2022年,沒有金九銀十

今年,似乎真的沒有人再提“金九銀十了”。

上一次還是2019年9月23日,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在萬科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坦言,“今年9月份銷售成色不足,金九不一定有了。”

再往前,2018年也曾有專家感慨,“最近三年都沒有金九銀十了。”

但不管在你心中,金九銀十已經離開了幾年,2022年一定是第N+1年。

01

開發商與購房者的情緒共謀

根本上來說,“金九銀十”並不是基於市場成交數據的結論,而是開發商與購房者的情緒共謀,或者說社會氣氛。

於開發商而言,這是促銷衝刺跑量季,供應組到位;對購房者來說,年底辦大事,買房三喜臨門,氛圍組到位。

但要較真成交數據,“金九銀十”其實並不成立。

市場好的年份,九十月份並不是最突出的那兩個;市場不好的年份,九十月份更是平庸的存在。

尤其是近幾年,“金九銀十”更像是個鬧鐘,提醒房企操盤手們---

距離上交年度KPI只剩100天了。

再加上推行土地集中供應模式後,新房市場連鎖反應扎堆上新,開發商連推盤節奏都已沒有自主性可言。

快,就是唯一的破解之法。像北京新房市場,拿地三個月開盤已成爲常規操作。

至於今年,“金九銀十”也大概率失約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前7月商品房銷售面積7.8億平方米,幾乎已經回落到2016年前7月水平(7.6億平方米)。

業內預計,今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或只有10萬億。

連續5年17萬億的行業高位,成爲歷史 。

02

爲什麼今年都不買房?

相較於“金九銀十”失約,更應該問的是,爲什麼今年大家都不買房了?

原因很多。比如整體經濟下行、居住需求透支、人口紅利消失……

相關的一板一眼論證不再多說。嚴肅君認爲,有幾個近期熱搜倒是可以重點關注下,折射真實。

熱搜①是,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超10萬億元,而過去幾年的半年住戶存款增加量基本在6-8萬億之間。

是今年大家都多掙錢了嗎?不是,是大家更愛存錢了,或者說,更不願意消費和支出了。

熱搜②是,交通銀行公告“提前還貸收1%違約金”,雖然隔天就撤下了,但越來越多的購房者提前還貸是事實。

面對收入和投資的不確定性,如果找不到更高收益的投資渠道,閒置資金用於提前還貸,被動成爲“最佳選擇”。

嚴肅君的N個500人置業羣裡,有網友說---

“前三十年儲蓄,後三十年貸款,換來房地產10年高速增長。”換句話說,市場需求和購買力過度透支,行業規模見頂。

從目前表現來看,不僅過去的需求透支,新增儲蓄和貸款流向的首選,也不再是房子。

不能忽視的,還有疫情三年信心的崩塌。

對於房子的信心。我們見證了巨無霸房企的一個個暴雷,新房項目的一個個爛尾,交房中的一次次拉鋸維權……

“房住不炒”前所未有的深入人心,未來房價既不會大跌,也不會大漲成爲共識。

畢竟,購房止於投資。

對於自己的信心。誰知道下一次隔離什麼時候來,下一個裁員的會不會是我,明年還能不能還得起房貸?不確定性越大,越要緊緊抓住確定性,越來越不敢花錢。

於是,現金爲王。

03

分化,未來樓市關鍵詞

接下來的問題是,那還能買房嗎?真正有居住需求的購房者,去哪兒買,怎麼買?

建議也已經很多了---

越是放鬆限購的城市,越要遠離;選擇一線/強二線人口流入的活力城市;上車不難,換房難……

嚴肅君想聊一些細節和關鍵詞---分化。

不同能量級城市之間的分化,自然已十分明顯。長三角、珠三角與中西部、東北部的分化;省會城市與非省會城市;產業發達的強二線與普通二三線城市……

但就算是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也已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規律和市場截面,並更具代表性。

2019年,北京還是全國城市平均房價第一,2020年被深圳反超,2021年又被上海反超。

過去兩年,上海、深圳、包括廣州都迎來了不同程度的普漲,而北京只有個別優質板塊上漲,大部分遠郊片區持續陰跌,一直未能回到2017年價格高點。

城市內部分化也在加劇。

從2020年起,我們就說北京“商品房市場迴歸”,今年更是改善年,豪宅年,津津樂道的是“有錢人最愛乾的兩件事,一是買奢侈品,二是買豪宅。”

但沒有人注意到的是,改善大年,就是剛需小年。

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二手房500萬以內的成交總價佔比約85%;新房成交均價爲2.9萬/㎡;

到了2020年底,這兩個數據分別爲65%和51076元/平。

深圳樓市也是典型的“紡錘”型結構。最新數據,2022上半年深圳二手房成交500萬以下房源只佔42%。

單價越來越高,面積越來越小,總價居高不下,很多大城市正在全面香港化。

上海,則是“金字塔”型。

從剛需,到改善,到頂豪,是梯度明顯,結構穩定的。300萬以下房源成交佔比最多,2022年上半年爲38%,300萬-500萬房源佔比35%。

這意味着,每年都有大量的剛需購房者,買入300萬、500萬的房子,再不斷置換。有託底,有輪動。

而這背後又能聯繫到的是,北京“減量發展”,低端產業疏解,全國落戶最難;上海卻是連續兩輪放鬆落戶,依靠外來人員實現城市人口正增長。

看似無關,卻又息息相關。

所以,除了GDP和人口數這樣的硬性指標,城市的內在氣質和奔赴方向也同樣值得關注。

互動時刻:

對於“金九銀十”失約你怎麼看?今年會出手買房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