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網易未來大會圓桌跨界對話:預見下一個十年

杭州網訊12月18日-20日,2020本站未來大會在杭州盛大舉行。大會以“洞覺·未見”爲主題,匯聚了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

在上午的“跨界對話:預見下一個十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國際著名通信專家、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兼教務長、法國凱輝會計學教席教授丁遠參與了圓桌對話。

話題一:航空航天科技發展宇宙認知和人類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歐陽自遠表示,對於國家來講,要能夠自主自強,纔不會受到“卡脖子”的問題。現在別人的基礎好一些,我們是後來做的,當然他會遏制你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自主自強。我相信,這些都會推動,使人民生活得到更高的改善,使我們國家能夠逐漸強大。

話題二:通訊技術包括5G、6G、7G等,這些研究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王江舟表示,通信技術只是提供一個最基本的東西。他預測,以後的通信發展到6G、7G或者再往後,一定是非常智能的。人工智能的技術一定會廣泛應用,雖然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只是很多是概念,整個應用的場景是越來越複雜,傳統思路、傳統的概念,已經不可行了,解決不了,優化不了我們的網絡,沒辦法做,即使再強大的計算,高級計算機都不行。所以,我們就要採用人工智能技術,變換一種思路來設計這個網絡。王江舟認爲,以後的通訊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就是變得智能。以前的信息社會變成一個智能社會,人工智能具有廣泛的應用。

話題三:在科技走向民用生活的時候,對企業家有什麼建議?

丁遠表示,這有一個平衡的問題,我們追求的這種商業上的成功、市場的擴大、利潤的獲取和背後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的一些災難性的東西。這個我們怎麼控制?所有技術的出現,都有“雙重性”。怎麼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丁遠以社交媒體爲例分析稱,人類的需求和不太有智慧思考的人工智能推薦,把人就放在一個非常舒服的舒適區裡,最後造成了整個社會裡面,不同社會階層、不同興趣取向人之間的信息實際上是割裂的,大家享受自己愛聽的東西,最後產生了社會的割裂。

話題四:暢想一下未來十年是什麼樣的?

歐陽自遠表示,未來的十年對於我們升空的探測可以說四十年、五十年,還是那句話,向太陽系星辰大海挺進,因爲這可能是更長期的事情,但是隨着航天技術的發展,隨着我們對太陽界的理解和認識,一定會相互結合起來,誕生新的設計。

王江舟認爲,未來十年是智能生活。整個社會高度智能化,一些應用,比如自動駕駛,十年以後會是非常普遍的。

2020本站未來大會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本站公司聯合主辦,杭州市商務局、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政府、北京本站傳媒有限公司以及本站(杭州)網絡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移動總冠名。大會將進行三天的頭腦風暴、涵蓋了預見未來、新基建、人工智能、區塊鏈、潮商業、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論壇。

主持人:說到下一個十年,可能很多朋友覺得很遙遠,回想過去的十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想想十年前,智能手機起碼還沒有大規模進入生活,可能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現在就用一個小屏獲取巨大的信息量相比,還相對的單薄。

我們從地面仰望星空,從空間俯瞰回地球。第一個問題問歐陽自遠院士,我們知道空間技術極大的改善了人類生活,比如說現在人們穿的太空棉、我們用的保溫杯,最開始用於空間技術,用於航天航空技術的民用,是成果轉化到民用當中。未來航空航天科技的發展,對宇宙的認知,又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請您分享一下。

歐陽自遠:這其實有很多實例的,美國阿波羅投資了254億美元,他們參加的人有好幾萬人,200家企業,還有80幾個研究組等等。

阿波羅的計劃,我先說一下美國的情況,誕生了3000多類新的技術,包括通訊、計算機、人的醫藥,包括軍事上的各種新型儀器。“阿波羅計劃”可以說引領了上世紀全世界各個所有方面快速的發展。這件事情是大家公認的。

我也知道現在航天技術,它是儘可能吸收現在已經有的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現在這些都具備了,也要學習這些技術,但最後依然要形成一定的產品,推廣到社會,提高生活質量。

我自己親身經歷了,有些東西我們國家造不出來,但是我有這個需要,跟人民生活未來的需求是相適應的,我覺得經濟的發展是推動技術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科學要引領,因爲它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一定要建設很多新的技術。

對於國家來講,要能夠自主自強,纔不會受到“卡脖子”的問題。現在別人的基礎好一些,我們是後來做的,當然他遏制你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自主自強。

我相信,這些都會推動,使人民生活得到更高的改善,使我們國家能夠逐漸強大。正像習總書記講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未來持續平安、幸福的發展,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我們去支持、去幫助、去實踐。

主持人:王院士,我想問一下,通訊技術,5G慢慢開始深入生活,您的團隊在做6G的研究,6G後面可能還會有7G、8G,最終這個通信研究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希望對我們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王江舟:這個通訊技術現在已經比較廣泛了,以前我們理解的通訊技術是傳輸,從這裡傳到那裡。

現在移動通信,智能手機已經是很多高新技術的集成,不僅是通信技術,還有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基建,甚至藝術,是非常綜合的一個東西。

通信技術只是提供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我的預測,以後的通信發展到6G、7G或者再往後,一定是非常智能的。人工智能的技術一定會廣泛應用,雖然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只是很多是概念,上午哪一位專家講了現在已經“降溫”了,我覺得這是一個趨勢。因爲整個應用的場景是越來越複雜,傳統的思路、傳統的概念,已經不可行了,解決不了,優化不了我們的網絡,沒辦法做,即使再強大的計算,高級計算機都不行。所以,我們就要採用人工智能技術,變換一種思路來設計這個網絡。

我覺得以後的通訊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就是變得智能。用我們以前的信息社會變成一個智能社會,人工智能具有廣泛的應用。

主持人:我們說人工智能是代替人腦來進行思考,在某種程度上。

王江舟:可能不一定完全能夠代替,但是它一定讓很多的設計、整個系統的集成,會採用人工智能的思路去做,從大數據裡面挖掘、訓練、求解、預測一個解,像我們學理工科的學函數,Y等於FX,是一個函數,解一個X,Y就出來了。以後人工智能不一定是這樣的,給我一個數據就可以預測Y是什麼東西,所以整個思路完全變化了。

我覺得是一個顛覆性的,這個技術需要很多的開發,比較好的人工智能算法,也不能複雜,它的解非常優。主要的思路是“求解算法”。

主持人:您和您的團隊在進行這方面開發的過程當中,會把人類的倫理思考帶進去設計嗎?

王江舟:人工智能還是需要人去設計,我認爲它不能完全代替人,它是非常高的智能,它會做決策,但是設計決策還是基於人來做。我們開發這個算法有機器去訓練、求解,找到預測一個解。但是整個訓練、設計思路還是由人來做的,不能完全代替人,它不可能代替人。

主持人:科技往尖端發展,但是最終是爲人服務的,人倫的思考和善意的思考,出發點非常重要。

王江舟:對,高度智能會引領很多決策。以前是用計算機幫我做什麼東西,提高我的工作效率,以後它要做決策的。

主持人:問一下丁教授,在科技走向民用生活的時候,對商界的各位企業家有什麼樣的忠告建議?

丁遠:這個會議非常好,從剛纔丁磊先生開場演講,包括剛纔主持人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關於商業倫理一些新的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挑戰。

人作爲一種生物,它的演變過程是非常緩慢的。但是我們手上所擁有工具的力量變得越來越大,剛纔歐陽先生提到在覈能的開發,核彈的生產,全球處於核威脅下的恐怖幾十年,我們最重要相信人的智慧。

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怎麼樣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非常重要。一個是從商業的牟利,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剛纔樊綱教授提到“全球化原動力來自於對商業利潤的追求和最大效率的追求”。目的這個技術背後,我們也看到了很多資本,包括國內,因爲我們現在也是市場經濟,包括國外。

這個當中就有一個平衡的問題,我們追求的這種商業上的成功、市場的擴大、利潤的獲取和背後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的一些災難性的東西。這個我們怎麼控制?具體可以講很多,剛纔也提到本站的遊戲,可能大家對它有一些相對比較負面的看法是涉及小孩的,但是也有一些正面的,可以把遊戲作爲一個智力開發、學習的工具。所有技術的出現,都有“雙重性”怎麼把這個問題解決好?王院士關於“智能”的問題,智能在社交媒體、信息推薦上,做了很多安排,像國內頭條在這方面在全世界非常領先。

這個當中帶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今年1月份參加達沃斯上面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就是社交媒體這種信息的,人類的需求和這種不太有智慧思考的人工智能給他推薦,把人就放在一個非常舒服的舒適區裡,最後造成了整個社會裡面,不同社會階層、不同興趣取向人之間的信息實際上是割裂的,大家享受自己愛聽的東西,最後產生了社會的割裂。

主持人:信息繭房

丁遠:實際上它是一種認知力的鈍化,這個會帶來很多問題,我們作爲商學院,也是我們學校最近一直在推的研究和案例,怎麼給商學院的精英培養的時候,能夠找到一些平衡點,這是需要去思考的。

主持人:剛纔丁教授的發言過程中說到了其實我們現在是“被餵食”的,由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你喜歡什麼我就餵你什麼,最後口味變得很單一,人就進入到了信息繭房。可能商學院教育面臨的一個新的話題就是如何破繭,讓這些進入商學院的學生們破繭成蝶,有更好的視野。丁院長,我接着問一下,如何讓他們打破自己認知的壁壘,在更廣闊地接觸新信息的過程中作爲商學院有什麼思考呢?

丁遠:這裡很重要的問題是把這個放到緊張度的討論當中,現在最怕的就是一邊倒的輿論,其實在我們很多的課程案例討論裡面是非常危險的,最近比如說我們做了一些案例,有國企的,也有外企的,比如你開發出一個介媒,可以降低吸菸對人體的有害,介媒是不是應該推廣到菸廠行業,這是一個案例,這是降低了對你肺損害的同時又鼓勵人抽菸。我們出現了農藥降解新的化學成分,但是這個成分是不是應該推廣,推廣萬一出現倫理風險,那最後沒有降解,100%出現中毒了,降解化工廠應不應該承擔責任?

主持人:今天的大會是未來大會,場上的三位嘉賓,聽一下就各自領域已掌握的經驗和知識,給我們暢想一下未來是什麼樣的?

歐陽自遠:未來的十年對於我們升空的探測可以說四十年、五十年,還是那句話,向太陽系的星辰大海挺進,因爲這可能是更長期的事情,但是隨着航天技術的發展,隨着我們我們對太陽界的理解和認識,一定會相互結合起來,誕生新的設計,但是現在來說,我們目前沒辦法和外面聯繫,我也希望可以找到外星人,我不敢說十年之內一定找到,爲什麼?你發一個信號過去,它幾千年才能收到,收到以後再回來,我們已經過了七八千年了,所以這是遙遠的,所以我覺得未來的十年我們的國家一定會飛得更遠,飛到木星,因爲我飛過去要六七年,基本上你十年花了一大半時間,再飛過去,我們要搞太陽系的行星際,推動航天技術的發展,提高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把它的起源、演化過程,理論上能夠搞得更清楚。我們一步一步征服我們居住的家園—太陽系。現在火星才4億,最近五千萬公里,遠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4億公里。

主持人:我記得2005年美國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那個時候我們也在暢想什麼時候中國有探測器到火星去,現在已經發射了。我們期待明年2月份可以收到來自“天宮一號”發回來的信號和信息。王院士通信領域您暢想未來十年有什麼變化?

王江舟:未來十年我還是覺得是智能生活。整個社會高度智能化,一些應用,比如自動駕駛,十年以後會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我覺得是智能生活。

主持人:智能生活。也希望它是爲人們帶來美好的智能生活,不要像一些恐怖大片裡面展示的場景。丁教授呢?

丁遠:我從整個中國的經濟和商業,未來五年到十年我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剛纔樊教授給我們展示的,他的結論我非常支持,但是他對前景展望太黑暗了,我並不認爲所謂中國和美國,美國對現在中國的壓力沒有解,我認爲是完全有解,因爲美國是各個社會階層組成的,他講這個問題的過程中,背後是美國企業原動力,追求全球化,把中國這麼大一個市場納入它的版圖中,這個興趣是沒有任何變化的。所以核心的事情是要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剛纔可能樊教授談得更多是國內產業發展,今天下午我也有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中國怎麼到外面做好中國。

主持人:未來的十年,每一個人都是見證者,本站的未來大會就是讓大家充滿了暢想,並找到當下執行的方案和路徑。太空很大,人類很渺小,宇宙很永恆,我們活在當下!未來大會開啓未來,特別感謝今天各位的光臨!

本站未來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