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過半,樓市如何?
10月份前半個月,很多城市房地產市場活躍度提升,呈現企穩回升勢頭。去售樓處看房的客流增多,二手住宅成交量亦有增長。可以看出,各方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正在改善和提振。預期穩,對於市場穩定十分重要。
當前市場出現積極變化,讓各方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有所恢復。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釋放出國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強烈信號。
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於國慶假期前調整優化了房地產調控政策。據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監測,國慶期間22個重點城市認購面積同比上升26%,環比上升12%。其中北京、深圳、廣州總認購面積同比增加42%;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同比分別增加23%和40%。二手房成交回升幅度高於新房,重點10城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增加161%,其中4個一線城市二手房總成交面積同比增長262%,北京同比增長432%,還有多個城市如青島、蘇州、合肥等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超100%。
國慶假期後,市場活躍度仍在延續。當前正值“銀十”銷售旺季,100多個城市組織開展的金秋促銷季、房博會等促銷活動,對聚集購房人氣、降低購房成本、恢復市場信心有積極作用。
保交房的持續推進,有助於購房者重回新房市場。一些房地產企業曾經資金鍊告急,市場上出現了已售逾期難交付房地產項目。不僅已購房羣衆利益受損,也讓觀望者對購買新建住宅心存憂慮。他們因爲擔心買到“爛尾樓”,或是擱置購房計劃,或是轉向二手房市場。對此,今年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有效推動房地產項目建成交付。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鎖定396萬套住房,作爲保交房攻堅戰重點目標。一段時間以來,保交房持續推進,取得顯著成果。越來越多業主拿到遲到的新房鑰匙,爲仍在觀望市場的潛在購房者減輕了擔憂,對購買新建住宅更有信心。
從長遠看,我國房地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有很強支撐。
房地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於其所處的地位和政策支持。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條長,對經濟增長和運行具有重要影響。國家高度重視房地產業發展,多措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可期。
房地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於我國城鎮化進程仍在持續推進。2023年,我國城鎮化率爲66.16%,與發達經濟體80%以上的水平相比,還有提升空間。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還不到50%,仍有1.8億外出農民工在城市中並未完全市民化,在這些進城農民工中購房比例尚不高。我國人均住房面積爲41平方米左右,但現有住房存量中,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佔絕大多數,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化深入推進,房地產市場改善性需求、剛性需求都還較大。
房地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於居民對“好房子”的需求持續不斷。人民羣衆對居住質量和居住環境提升改善的需求不斷增多。“好房子”是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將有好標準、好設計、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務。新房子將被建成“好房子”,老房子也將結合城市更新,被改造成“好房子”。“好房子”的增多讓居民越住越舒適,也能讓房地產業不斷拓展未來發展空間,同時調動改善性需求羣體購房及其他住房消費的積極性。
房地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於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潛力巨大。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其中,正在推進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都在快速推進。這些工程也會帶動房地產相關投資消費。
我國房地產市場仍處於調整週期,但這有利於淘汰落後產能,有利於結構優化,有利於房地產業高質量發展。當前,房地產政策調整優化的作用在持續釋放,且已經呈現積極效應。隨着各地繼續堅持因城施策,加快各項政策落實,房地產市場將逐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人民羣衆的住房需求將得到更好滿足。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亢舒),原標題《持續提振房地產市場預期》
本文源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