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王屋山

王屋山是聯合國批准的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風景名勝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和文明旅遊景區。王屋山是中國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祭天之所、中國道教文化發源地和道教勝地,位居天下第一洞天

中國古代傳統思想文化有兩條主線:一是以孔孟之道爲核心的儒家文化,二是以老莊思想爲基礎的道教文化。再加上漢代外來的佛教文化,構成了中國古代三教鼎立的基本格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這是魯迅先生1918年給許壽裳信中的一句話,高度概括了道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從華夏之祖軒轅皇帝天壇祭天開始,王屋山道教就伴隨着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一路走來:從春秋時期道教鼻祖老子王屋山悟道、秦漢時期于吉曲陽泉上得太平經、魏晉時期神仙道派魏華存王屋山撰黃庭經,到玄宗司馬承禎和玉真公主在王屋山立觀修道、宋真宗賀蘭棲真入宮講經並賜建奉仙觀。王屋山演繹了一幕幕道教歷史劇。

王屋山道教歷史,與中國道教歷史一樣源遠流長。春秋末年的老子,被公認爲是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本是周朝官吏,因看到王室衰敗,遂離周隱去,尋求修身治國之道。傳說王屋山上老子祠就是當年老子悟道的地方。老子悟道後,爲使大道遠播,西遊至函谷關,遇見關令尹喜,請爲著書立說。老子遂著書上下二篇,就是道德經,或稱老子。

老子之後到王屋山隱居悟道者代不乏人。春秋時期的周靈王之子王子晉,自緱山(今河南偃師)過黃河,駕臨王屋山華蓋珠峰悟道,號華蓋君。杜甫有詩「昔謁華蓋君,綠袍昆玉腳」。其中的「華蓋」指的就是王子晉。

戰國時期的道家方士列禦寇,就曾雲遊王屋山,其所着列子一書被尊爲道教經典之一。魏晉時期,著名女道士魏華存曾在王屋山修道,撰寫道教經典黃庭經,被後世尊爲上清派的創始人。

隋唐統一國家的形成,促進了南方和北方道派之間的交流與發展,道教進入鼎盛時期。唐玄宗李隆基時,更把崇道活動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頂峰。唐代最負盛名的道士司馬乘禎,入主王屋山後,曾上言玄宗:「應於五嶽山建玄元廟」。玄宗採納了建議,還命他冊封天宮地府。司馬乘禎於是把天下名山大川封爲「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小福地」,完整提出「洞天福地說」。

開元十五年,唐玄宗命胞妹玉真公主入王屋山陽臺師事司馬乘禎學道,震動朝野。在唐皇室支持下,王屋山相繼建成了紫微宮、陽臺觀、清虛宮、十方院、靈都觀、迎恩宮等道教宮觀

自司馬乘禎入主王屋山,先後有李含光、玉真公主、薛季昌、焦守靜、張探玄劉若水、謝自然、杜光庭張果老、侯真定、魯希言魯和光李仲卿王損之、柳默然等名師道羽到此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