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論壇》完成民國南渡的歷史壯舉(陳復)

因爲有「民國南渡」,纔會在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後,臺灣卻揭開「中華文化復興」的偉大序幕,全面展開各種保護與闡發中華文化的政策與舉措。(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沒有住過眷村但屬於外省族羣的年輕人問我說:「我並沒有住過眷村,對於眷村的印象只有通過上一輩的訴說,還有自己曾經看各種戲劇帶來的想像,這種狀態該如何替復興眷村文化做點事情?」這的確是對「眷村」還有情感的年輕人會有的疑惑。現在,不只國防部曾經直轄的886個眷村都已所剩無幾,公教警消這些單位曾經設置的廣義眷村都已大幅改建成高樓大廈,「眷村」這一空間實體已經如同被刨根一樣幾乎蕩然無存了,我們該如何復興眷村文化呢?

眷村中的「眷」這個字本來就有「眷戀,眷愛,眷顧」的意涵,眷村中住着「眷屬」,這既是指自己的親人,更意指牽掛着親人產生的關懷與思慕,這些人不只牽掛着眼前看得見的親人,更牽掛着眼前看不見的親人,因此始終有着「雙鄉情結」,眷村既是自己的家鄉,正因腳踏着這結結實實的家鄉,則還能安然探索祖先居住的故鄉,但當家鄉同樣變成故鄉,眷村都被拆除,大家散落到都市各角落,則「眷村人」就接着產生「雙鄉失落」,徹底變成一羣「失魂落魄」的人。

人如果失魂落魄,這完全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更不要說一羣人都感覺到失魂落魄,就會變成國家存亡的危機。因此,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讓眷村中本來存在的「眷戀,眷愛,眷顧」的意涵重新恢復,變成人人都願意拾回的生命品質。

記得我曾經寫過〈眷村文化是臺灣質性飛躍的樞紐〉與〈眷村文化在四大領域的傑出貢獻〉這兩篇文章,從「中華現象論」的角度,探討眷村文化如何持續呈現與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包括政治、教育、風俗、文學、飲食、音樂、語言、電影、建築與軍事這十大領域),具體該如何落實呢?當前國防部已經挑選出13個地點當作眷村文化園區,加上各直轄市與縣市政府列管的55個眷村(包括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市定古蹟或縣定古蹟),除可做眷村文物的靜態展示外,其實應該從這十大領域出發,舉辦各種講座來跟大家闡釋眷村文化,甚至舉辦各類發表會(譬如飲食或文學),或舉辦眷村音樂演唱會或眷村電影首映會,讓眷村被活化,成爲臺灣社會的「文藝復興基地」。

當前眷村被國防部或各直轄市政府或各縣市政府各自列管的狀態,其實極其不利於眷村文化的凝聚與傳播,需要設立中央部會來統一管理,這就是敝人爲何要提倡設立「外省族羣委員會」的原因。爲何我們不乾脆稱作「眷村文化委員會」呢?這主要是因外省族羣並不見得都住在眷村中,外省族羣委員會要辦理的事項並不僅有保存與管理這些眷村而已。

而且,每個眷村文化園區應該要有實際任職的「村長」,意即設置辦公室,不只有主任的存在,更有各種職等相關工作人員來辦理眷村的實際運作,當有政府編制公務員每天在當地經營眷村,看着這裡的一草一木與一景一物,才能真正知道該如何活化眷村,這樣不只能讓外省族羣重新獲得凝聚,青年能過來政府單位工作,並能對外傳播眷村文化。

這時候,眷村文化既是外省族羣的文化,更超越外省族羣,成爲中華民國的公民都可接觸與參與的文化,這就像是在臺灣社會,年輕人常參與部落文化,體會原住民的祭典與狩獵;或者常參與宮廟文化,體會閩南人的求神與問卜,這些族羣文化都已經是臺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但當前不只外省族羣的青年,任何生活在臺灣的年輕人一聽到眷村,就會覺得很生疏且有距離,甚至覺得裡面的文化是「老人的歷史」,跟自己毫無關聯,如果在眷村中舉辦跟眷村文化有關的美食節或音樂會,或者舉辦眷村文學諸如詩歌朗誦會或小說讀書會,讓作家來跟大學生面對面相聚於一堂探討眷村課題,當眷村內重新恢復探索各種有關於族羣文化的動態活動,大家開始習慣回來眷村,年輕人還會覺得這跟自己無關嗎?

現在幾乎已經難有人實際住在眷村中,因此,「眷村」應該要變成一種意象,其象徵着最經典的中華民國,不論經歷如何的苦難,都能堅苦卓絕的奮發圖強,就像歐陽修撰寫《新唐書‧張廷珪傳》中說:「古有多難興國,殷憂啓聖,蓋事危則志銳,情苦則慮深,故能轉禍爲福也。」後來蔣中正將其轉化,拿其中八字來說「殷憂啓聖,多難興邦」,意指常有憂患反而能開啓聖明;常有苦難反而能興盛國家,眷村文化就是「中華民國文化」具體而微的呈現,這裡會是民國文化最精湛的博物館,如果能細緻規劃,不只吸引曾經有眷村經驗的外省人回來眷村,更能吸引不曾有眷村經驗的外省人回來眷村,還能讓其他幾個族羣的人都願意來接觸眷村,成爲「愛國」與「愛家」最具典範的教育園區。

而且,敝人還想從「中華本質論」來談如何恢復眷村文化,畢竟任何文化的現象都有其文化的內核,眷村文化裡面的人情義理,全都來自於中華文化,如果有年輕人覺得眷村對其而言已經變得很空幻,除依照前面所說,動手耕耘前面十大領域的眷村文化外,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認真研究並闡發中華文化,尤其是探討中華思想的「經,史,子,集」這些典籍。如果你有「外省人」的自我認同,就要知道民國38年(1949)不只是任何一家一姓渡海來臺的生命史,而是中國歷史上自東晉的永嘉南渡與南宋的建炎南渡後,第三次由中央政權帶領大批軍民展開的民族大遷徙,這固然是國家的大悲劇,卻在遷徙地點替中華文化保存大可燎原的星星火種,開創出「中華文化的一大盛局」。

如果我們只站在臺灣主體的角度來思考,或者由地理格局來看,就會覺得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是「東渡」;如果我們站在中華民國主體的角度來思考,就會知道政府的首都由南京轉往臺北,由文化格局來說是「南渡」,因爲有大批不願意接受中共統治的文化精英,由北而南跟着政府輾轉來到臺灣,使得臺灣社會主流本來只有中華文化脈絡裡的閩南文化(其他族羣文化則屬於非主流),開始有機會大規模接觸到具有內核意涵的中華文化,由於有相當大量高素質的精英來臺,他們不只穿着民國時期的服飾(男性常穿長袍而女性常穿旗袍,後來順此脈絡發展出「唐裝」的服飾),更重要在於帶來整個中央政府機構在臺完整運作,型塑出真正意義的「衣冠南渡」,因此我會將其冠名爲「民國南渡」。

因爲有「民國南渡」,纔會在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後,臺灣卻揭開「中華文化復興」的偉大序幕,全面展開各種保護與闡發中華文化的政策與舉措,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重新註釋「經,史,子,集」,讓無數青年學子能很便利就閱讀這些典籍,從中影響自己的做人處事,其中更有些人接棒成爲研究中華文化的學者或教師,我個人就經歷這段成長曆程。

現在被保存下來的眷村,不能只辦各種「嘉年華會」,更應該成爲學習與傳播中華文化的學校,這種學校就是「書院」,聘請講師來傳授典籍,有外省族羣意識的同胞,不只平日自己來學習,更可引領自己的子弟來學習,當親子有探索中華文化的共識與交集,更能在家庭中自己形成讀書會,使得家人從中凝聚彼此的情感,完成「眷戀,眷愛,眷顧」的人生。

因此,請不要再自我質疑:沒有眷村,我們該如何替眷村文化做點事情?眼前百廢待舉,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你的覺醒,纔有可能獲得振興。不要再抱怨當前的政府在「去中國化」,沒有什麼事情都要靠政府來完成,你不認同政府的作法,政府不要的東西,你自己不會撿回來?當你願意重新在臺灣復興中華文化,你就是新一波的「眷村人」,你在眷村中把弟子視如子弟,教導其學習中華文化;回到家庭中,你把子弟視如弟子,同樣教導其學習中華文化,當我們這樣一羣人凝聚起來,還會怕政府「去中國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馬來西亞政府長期壓制中華文化的傳播,馬來西亞華人就自己辦「獨中」來凝聚彼此,馬來西亞華人做得到的事情,我們在臺灣的外省人會辦不到嗎?完成民國南渡的壯舉,捨我其誰!

(作者爲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