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論壇》外省人,你爲何不能再沉默?(陳復)

圖/桃園市政府新聞處提供

臺灣社會目前有五大族羣,除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與新住民外,還有個人數佔臺灣社會人口一成左右,平日卻不容易聽見其聲音的族羣,這就是外省人。外省人是指因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的關係,而由大陸各省移居來臺的人民與其後裔子孫,其中最大宗的移居現象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到臺北,大批大陸各省軍民早先或跟隨流亡來臺,這羣人相較於其他四大族羣,有着共同的生命經驗,不只有大陸原鄉的記憶(不論是個人親身的記憶,或經由家人轉知與流傳的記憶),更有着臺灣眷村的記憶(眷村取其廣義,包括政府機關與民間組織替「軍,公,教,警,消」的人員與眷屬興建或配置宿舍組成的村落),形成我們特有的「雙鄉經驗」,儘管這個雙鄉經驗發展到今天,相當多數人已經變成「雙重失落」的記憶,但,這正就是我們要重新呼籲外省人自我覺醒的背景原因。

現在,我們最常聽見當有人問某個青年系出身於什麼族羣,本屬於外省人的青年,總會跟人說:「我爺爺(或我爸爸)是外省人,但我是臺灣人。」這種說法聽來很有語病。如果臺灣人意指「出生在臺灣的人」或「生活在臺灣的人」,那隻要這些人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他當然可自稱是臺灣人。但,如果閩南族羣的青年會說自己是閩南人;客家族羣的青年會說自己是客家人;原住民族羣的青年會說自己的部落屬於哪一族;新住民族羣的青年會說自己的家人來自哪一國,大家全都是臺灣人,難道只有外省族羣的青年屬於「族羣不明者」?從這個現象可知,外省族羣正面臨被污名化的處境,使得外省族羣的青年估計本屬於外省族羣的第三代或第四代後裔,卻不願意自稱是「外省人」,因爲這些青年很怕自己被刻板印象給標籤化,讓自己置身在臺灣社會邊緣化的位置,面臨被其他人排擠或霸凌的處境,寧可隨大流,只想簡單從衆就說自己是臺灣人。

但,我要請這些臺灣外省族羣的青年做個反思:泯滅與漠視自己的族羣文化,成爲社會中的族羣不明者,難道就能獲得「成爲臺灣人的榮耀」?臺灣社會如果是個值得我們榮耀的社會,絕對不是靠着排擠或霸凌任何一個族羣來獲得此榮耀,而是每個族羣裡的人都能平等生活在臺灣社會,跟人自在承認或愉快介紹自己屬於什麼族羣,有着如何的族羣文化,卻不會面臨被歧視或被消費的眼光。因此,淡化自己身上有着外省族羣的色調,遺忘自己的族羣記憶,來藉此覺得從此可融入到臺灣社會中,這絕對不是合適的作法。臺灣社會基於長期的移民歷史經驗,只有成爲族羣包容的社會,才能繼續壯大臺灣社會的質量,任何人都不可能因其他人的「族羣滅絕」而讓整個臺灣社會得利,更不要說,作爲外省族羣的青年,不可能因隱藏自己的族羣背景,而能坦然自若跟人介紹臺灣社會豐富的文化現象,難道這些文化現象中,只有四大族羣,卻不包括你的族羣文化嗎?

我更想跟外省族羣的父母或祖父母說:由於臺灣社會面臨劇烈的政經變化,你們面對自己的孩子,大多數人選擇沉默。你們自覺已經無法挽狂瀾於既倒,兒孫自有兒孫福,面對親子關係或祖孫關係,不論是家族記憶、生活型態或甚至國家認同,都面臨着嚴重無法溝通的現實處境,因此,你們索性放棄無效的對話,想說只要自己能頤養天年即可。但我想跟各位長輩說:不要等到我們族羣都完全滅絕殆盡了,纔會有人猛然驚醒:「我發現自己原來是臺灣外省人!」這時候想要保存或發揚自己的族羣文化,都處於記憶模糊或記憶空白的狀態。族羣文化記憶的消失,對你而言,最具體的影響就是不再有家鄉菜餚,不再有家族聚會,甚至不再有祖先祭祀,因爲不再有任何凝聚,每個外省人都是孤伶伶的一個人,每個人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都與他人無關,這種孤島效應,絕對不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但此刻隨着長輩逐漸凋零,正在劇烈影響着外省族羣的每一個人。

不論是年輕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只要你屬於外省族羣,就應該意識到我們的族羣正面臨着生死存亡危機,誰都不能再繼續坐視不理,畢竟已沒有任何政黨願意深度關注我們的族羣權益,提出相應的族羣政策,除非我們自己願意覺醒。族羣和諧有賴於族羣認同,當有人不認同自己的族羣,其族羣關係就會呈現緊張狀態,獲得尊重是每個人生命的基本需求,不可能有人能靠着不認同自己族羣,甚至反過來棲身於其他族羣來換回認同感,這本身就是「異化的認同」,其始終會被其他族羣嚴重輕視。因此,我們需要開始重塑「外省族羣認同」,凝聚臺灣外省人意識,來複振外省族羣文化。請不要再自我質疑生活於臺灣社會的正當性,只要我們是個人,就有基本人權,但當我們的基本人權因族羣背景而被犧牲,我們不能總是自認倒楣或自我矮化,覺得本該如此承受,當你希望自己與子孫都能永續生活在臺灣,請先大膽承認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臺灣外省人」。(作者爲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

附註:本文屬於《喚醒臺灣外省人》這本書第一篇,不論你是否屬於臺灣外省人,或者你屬於臺灣其他四大族羣,但對外省族羣能深度的共情與同理,請你傳給自己認識的外省同胞,來幫忙臺灣共創族羣和諧的社會。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