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英國德國大PK:輕稅福利好,憑什麼?
英國政府爲了省錢,對於失業津貼的資格審查非常嚴格,只能滿足最低生活保障。圖/路透
英國曾經是福利國家,但現在還是嗎?看一看就知道。
英國政府爲了省錢,對於失業津貼的資格審查非常嚴格(曾於2019年發生數起判定適合勞動卻致死案例),而且,失業津貼與失業前的收入不成比例。如今,25歲以上的失業者每週只能領77英鎊(摺合臺幣3126元),最長支付6個月。換言之,英國的失業津貼只能滿足最低生活保障,不要忘了,他們失業前可都繳了全民社保費(NI)的喲!
反觀德國失業津貼的金額是失業前淨所得的60%。以2023年來看,整個德國的平均月淨所得爲2425歐元,因此,一旦失業,可以月領1455歐元/月(摺合臺幣50925元)。如果有孩子,那麼失業津貼自動提高到稅後工資的67%。至於支付期間,一般可以領12個月,最長可達2年。
再來說學費。英國的公立大學,不管是牛津還是劍橋,一年學費就要9250英鎊(摺合臺幣37.5萬),而德國的公立大學,例如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高品質,免費的。
再來說托育。英國的托育費用高不可攀。根據BBC去年的一份報導,整個英國平均,一年的全日制(每週50小時)托育費用高達14836英鎊(摺合臺幣60萬)。托育不只貴,而且,供給嚴重不足,以至於經常要排隊,等候時間平均長達6個月。要是在倫敦,托育費用更高達當地平均工資的50.2%。反觀德國的託兒所、幼兒園都是免費的,而且品質極高,我是見證人。
再來說育兒津貼(Child Benefit)。英國提供育兒津貼給16歲以下的家庭。第一個孩子,每週可領25.6英鎊,要是有兩個孩子,第二個小孩周領16.95英鎊。一直領到滿15歲,這個家庭總共可領33189英鎊(摺合臺幣135萬),但前提是父母的年薪沒有人超過6萬英鎊,要是至少有一方超過6萬英鎊年薪,就不能領。
反觀德國。每個德國小孩,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可領育兒津貼,一直到滿18歲,目前,每月250歐元。假設一個家庭有2個孩子,那麼,這個家庭總共可領10.8萬歐元(摺合臺幣378萬元),且德國沒有排富條款。(表一)
由於文長的限制,只能擇要簡介。事實上,英國的社福品項寥寥可數,給付單薄;相反的,德國的社福品項琳瑯滿目,給付實在。按一般人的思維,德國的稅負一定比英國重很多,事實剛好相反。
先說綜所稅。英國綜所稅分成3級累進,分別是年所得在12571- 50270英鎊(摺合臺幣204萬),適用20%稅率;所得超過50270英鎊但未達125140英鎊的部分,適用40%稅率;超過125140英鎊(摺合臺幣508萬)部分,則適用45%的稅率。
與英國相比,德國的最高邊際稅率雖然也是45%,但所得需要超過27萬7826歐元(摺合臺幣972萬)纔有「資格」繳45%的邊際稅率(英國只要508萬),可見,德國綜所稅比英國來得輕。再則,英國的綜所稅率採3級累進,這種設計就如同拳擊賽中,輕量級與中量級對打的不公平,相比之下,德國採連續累進(請參考作者《臺灣綜所稅率分5級,爲何德國999級》https://udn.com/news/story/121823/7914373 一文),更顯公平。
臺灣所稱的營所稅,在英國稱爲公司稅(Corporate Tax),在德國稱爲法人稅(Körperschaftsteuer)。2024/25年的英國公司稅,淨利5萬英鎊以下,課徵盈利的19%;淨利超過25萬英鎊,則課徵應稅利潤的25%,而德國的法人稅則一律課徵淨利的15%,外加團結附加捐(Solidaritätszuschlag),總共也只課徵淨利的15.825 %。可見,德國的營所稅比起英國輕很多。
再來說消費稅,也就是加值營業稅,又稱增值稅(VAT)。2024年,德國的增值稅稅率19%,低於整個歐盟27個國家的平均水準,也低於英國的20%。
再來說市政稅(Council Tax)。在英國,擁有房子就要繳市政稅。市政稅做什麼用?用來維護及清潔道路、街道照明、垃圾處理等。英國的地方政府會根據房子所在地點和價值,將房子分成8級而予以課徵高低不同的稅。以倫敦而言,2023/24年,市政稅從811.93~ 2435.78英鎊,注意,這筆稅,年年得繳。德國則沒有市政稅。(表二)
本文無意貶抑英國,只在證明一個事實,單單稅率高低本身,沒有任何絕對意義,它必須有政府產出(output),例如自由的空氣、公平的機會、義務教育、免費營養午餐、完善的基礎設施、安全乾淨的公共空間、便利醫療等等來對照,然後才能下結論,究竟稅負值不值得。不是稅率高,福利就好;也不是稅率低就什麼都好,沒這回事!
英德主要稅負比較。表/作者劉明德提供
英德主要福利比較。表/作者劉明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