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重提舊說帖難解臺商新困境
面對中國大陸首度透過世貿組織(WTO),通知要對臺灣禁止包括農業、五礦化工、紡織等2,455項產品之進口限制進行調查,進而延伸可能波及臺商之下,4月26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特別邀請大陸委員會、經濟部、農業委員會、交通部等首長,針對中國大陸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影響評估,以及兩岸ECFA可能暫停等議題提出報告。
陸委會在報告中指出,依據兩岸經濟統計顯示,上述2,455項產品2022年對外出口金額248.5億美元,佔我對外出口比重5.2%,其中對陸出口金額44.3億美元,佔我對陸出口比重3.7%;至於佔我對外出口比重,更是僅有0.9%。如果中國大陸藉此2,455項產品作爲報復手段,雖對臺灣總體經濟的影響極其有限,但並不希望終止兩岸ECFA,造成雙方相關業者利益損失,進而導致兩岸經濟關係重創。
此外,陸委會強調兩岸業者所聚焦的減免關稅優惠「早收清單」,自2011年1月實施以來至2022年12月,我方對陸出口利用「早收清單」獲致減免關稅優惠達到93.87億美元,相對陸方對臺出口享受減免關稅優惠9.81億美元,雙方皆蒙其利,一旦運作中斷,勢必造成雙方深受其害。亦即雙方業者必須額外支付關稅,勢必影響其產品在對方境內之競爭。
雖陸委會認爲此一事件與兩岸ECFA間沒有因果關聯,同時指出,經濟部三年之前已經研擬「因應措施」,未來可以妥適協助臺商避免遭到衝擊。但在此同時,如果檢視經濟部因應措施可以發現,其是聚焦於協助廠商分散生產基地,進而重新佈局全球市場,其中特別重視傳統產業拓展其他市場,包括:新南向、美歐、中南美及非洲等市場。
不過,陸委會似乎忽略三年以來外在環境急劇變化,過去所提出的「舊」措施,已經難以解決臺商「新」困境。很顯然地,陸委會面對國會殿堂質詢,除了逕自喊話對岸別將貿易問題牽涉政治之外,甚至認爲陸方啓動貿易壁壘調查,不致影響兩岸ECFA,無疑說明仍兀自生活在上個世紀末葉。誠如以往批評兩岸ECFA是個「糖衣毒藥」,現今並未掌握「現實」,卻又輕巧加以答覆,其作爲令人覺得似乎是在搪塞卸責。
儘管政府爲了避免臺商不斷「西進」投資,造成臺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從李登輝時代開始推動的「舊南向政策」,至蔡政府加碼延伸的「新南向政策」;但是檢視過去30餘年以來,政府是否盤點臺商配合政策前往投資,迄今持續經營、在地深耕具有多少成功案例?以及臺商在遭到不公平、不合理待遇下,政府真正協助爭取多少實質權益?
舉例來說,在美中對抗日益嚴峻下,美國許多跨國企業受到政府壓力,要求代工廠將組裝基地從中國大陸移出,此一政策讓其供應鏈之下的臺商,必須配合同步遷徙之下,南韓爲了協助其廠商外移,在越南開發工業園區,同時向其地方政府爭取較好條件作爲企業生產據點。與之比較,在「新南向」政策下,卻無較積極之作爲,使得臺商類似無頭蒼蠅,四處亂闖。
畢竟,臺灣爲臺商的根基,同時是提供臺商對外投資創業的養分,去年政府稅收超徵4,950億元,其中6成來自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收,面對臺商發展境遇所迫切需求的協助,卻又舊調重彈。至於國內投資環境方面,在此之前產業所提出必須解決的「五缺」問題,歷經多年之後,其中缺水、缺電和缺工夢魘迄今仍然揮之不去,甚至更加惡化,遑論奢求加速產業升級轉型。
在此同時,兩岸ECFA仍然是不少臺商經營謀求生存之憑藉,尤其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未見曙光,以及臺灣經濟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卻又持續不斷深化之下,希望政府在重申「並不希望終止兩岸ECFA」的同時,能更深入瞭解現況。也就是說,面對中國大陸對臺啓動貿易壁壘調查危機之下,政府需要務實思考如何緩解兩岸關係,以及針對臺商經營需求,與時俱進提出較妥適的因應策略,如此始能真正解決臺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