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正視勞工生計並未擺脫疫情陰霾

國內勞工生計疫情衝擊不輕,在疫情完全結束前,如何透過政策工具提供協助勞工輔導措施或創新就業方案,是政府無法迴避的挑戰。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國內就業市場受到頗嚴重的衝擊,不但失業人數大幅增加,而且失業週數更是同步升高。不過,最近主計總處依據甫完成的統計指出,隨着下半年度景氣回升,失業人數開始降低,失業週數已下降至22.6周,創下2000年以來最低;尤其是今年前兩個月的失業人數或失業週數,皆在持續降低。此外,失業超過一年長期失業人數,不但跌破6萬人,甚至遠低於過去全球金融海嘯期間的超過10萬人。

然而,最爲受到矚目的是,稍早之前主計總處除了將今年臺灣經濟成長從之前預估的3.83%大幅上調至4.64%,創下近七年來最高之外,去年受僱員工薪資表現,更是不遑多讓。其中,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2,498元、年增1.47%,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5萬4,320元、年增1.24%。扣除物價漲幅之後,去年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1,538元、年增1.70%,實質總薪資平均5萬3,094元、年增1.47%,四者皆創歷史新高。

從上述主計總處所公佈的統計資料觀察,雖然讓國內社會各界認爲,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就業市場「尋職難度」已經有明顯的改善,以及受僱員工的「薪情」並未受到影響,但是其實「真相」卻非如此。亦即在上述統計資料中,並未針對疫情是否導致民衆生計受到影響更進一步加以分析。

無庸置疑,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雖國內部分產業例如電子資通液晶面板光學等產業,因5G、宅經濟、遠距商機高效能運算等需求暢旺,皆呈雙位數字成長;但相對觀光相關產業及許多傳統中小企業,因國際旅遊停滯或消費緊縮,則是迄今持續低迷,這些行業受僱員工,尤其基層勞工無疑是最大的受害對象。再者,則是2020年國內受僱員工平均795.5萬人、年減1.2萬人,顯示就業市場並未完全重返疫情之前水準

這些或許我們可以從部分資料統計中發現,其實許多基層勞工生計並未擺脫疫情陰霾。依據勞動部公佈2020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資料顯示,因疫情衝擊而遭到裁員、減薪、沒有加薪服務單位倒閉的勞工超過70萬人;轉職或轉業的勞工超過60萬人,以及規劃進修學習其他專長的勞工接近110萬人;轉赴海外工作計劃的勞工接近40萬人。亦即國內至少有三成的勞工生計,因疫情危機而受到嚴重影響。

其次,則是主計總處去年12月所公佈的「2019年工業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及分佈統計結果」,雖受僱員工薪資中位數49.8萬元、薪資平均數64.4萬元,皆較2018年分別增加1.6%及2.4%;但中位數與平均數的差距14.6萬元,卻又較2018年的13.9萬元擴大5.0%,而且中位數對平均數之比值從2013年0.81下降至0.77,呈現高薪者薪資成長速度超過低薪趨勢

此外,令人擔憂的是,未滿25歲勞工全年薪資中位數僅有34.9萬元,亦即25歲以下年輕就業族羣,超過五成每月總薪資平均不及2.9萬元,僅略高於現行勞工最低基本薪資,除了顯示高、低薪階層勞工之間所存在的所得分配不均擴大現象之外,也反映了過去20餘年以來經濟成長果實並未完全分享受僱員工。如果再將其與近年以來資本利得、財產所得的大幅成長比較,更加說明臺灣所得或財富分配不均日益嚴重程度

很顯然地,去年疫情較嚴重的6月之前,遭到解僱、退出職場受僱員工,大多是觀光相關產業及許多傳統中小企業屬於低技術、低薪資者,相對留在職場大多是電子、資通產業具有專業技能、高薪者。亦即上述國內受僱員工薪資四者皆創歷史新高統計資料,是在因低薪者退場、高薪者相對增加的情形之下,而理所當然獲致整體平均薪資持續增加「假象」之結果。

整體而言,疫情無疑對勞工造成極負面的衝擊。面對疫情危機並未完全解除之下,我們希望政府與其爲了宣揚政績過度解讀上述已失真的受僱員工薪資增加數據,不如將政策聚焦於目前薪資中位數49.8萬元以下接近3百萬人的基層勞工,尤其薪資中位數僅有34.9萬元未滿25歲年輕就業族羣。此外,加上從今年起上調健保、勞保及國保等保費,此對基層勞工生計衝擊更甚以往。因此,在疫情完全結束前,如何透過政策工具提供協助勞工輔導措施或創新就業方案,是政府責無旁貸無法迴避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