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面對水情告急、綠能不足 臺積電與晶片業者該如何挺過產能危機?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臺灣逆勢寫下佳績半導體晶片全球爭搶,「護國神山臺積電更是訂單塞爆,積電、晶片業、科技廠大舉加速在臺灣北中南新廠,在一片看好之際,潛藏諸多危機

臺灣降雨量在2020年創下52年來新低,今年各水庫蓄水量持續下降,春耕也因此停灌休耕,極端氣候讓臺灣陷入缺水的新常態水情告急。在全球晶片大缺貨之際,國外買主原已憂心產能過度依賴臺灣,在水情拉警報之後,供應短缺問題更加惡化,臺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雖然啓動水車載水備戰,但長期缺水將導致晶圓廠擴廠受限制

除了用水危機,臺積電在2020年起陸續發佈了包括簽署離岸風電購電協議、2030年生產設施使用25%以上的再生能源、加入RE100組織、2050年底前100%使用再生能源等目標,其他業者亦陸續跟進。然而以目前風、光爲主的再生能源設置方向,若不加速開發其他再生能源,幾年後除了無法滿足臺積電的需求,更不足以供給其他科技業者需求,面對此一問題,臺積電等業者受到了訂單的壓力,也只能先擴廠增加產能再想辦法解決綠電的問題。

再生能源除太陽能與風電,還有海洋能、小水力生質能、地熱能等,其中國產小水力發電機組技術供應鏈逐漸成熟,多家業者2021年合作籌組「臺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希冀推動小水力來解決臺灣電力問題,然而遇上1964年以來最大幹旱,只能等待旱情解除。

海洋能包含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溫差能等,可以全天候進行供電,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能量特性,更是零廢棄物零排碳的發電方式,從長期的能源結構效益來看,納入海洋能將有助其他能源的互補性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448公里,具備了發展海洋能的先天優越條件,從東北角與澎湖地區的波浪能,到東部的溫差能與洋流能,開發潛能高達數十GW,然而各界對海洋能發電方式卻知之甚少。其實臺灣發展海洋能技術已超過20年,然因技術成熟度遠不如風能和太陽能,產業鏈也尚未形成,因此提及再生能源或綠能,上自政府單位、下至一般民衆只知有太陽能與風力能,不知其他各種不同的技術,更遑論投入海洋能技術研發。

海洋能相關技術仍在摸索中,包含能量擷取轉換裝置與海事工程等,亦須長期監測各海域水文與天候資料,這都需要大量經費、長期投入研發及政府政策支持,然而近年政府對海洋能研發補助經費卻大幅縮減,其中經濟部110年公告的「110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取消原已逐年調低的海洋能躉購費率,使得海洋能業者投入研發的意願大幅降低。

「淨零碳」是全球趨勢,用電需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政府需要善用臺灣海洋優勢,超前部署,提供優惠政策,積極盤點潛力海域,重新檢討並加速海洋能源開發,培養人才,鼓勵臺灣具有技術實力業者投入研發,民衆亦應多瞭解並支持海洋能發展,除可補足2025年後臺積電等業者與民衆的電力缺口,更不會重蹈風力發電必須引進國外技術而無法國產化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