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190萬補助古蹟歷史建物管理維護 避小問題釀大災害

新竹縣府今年編列190萬元經費提供古蹟歷史建物管理維護補助計劃,旨在透過即時的幫助,避免小問題釀成大災害。(邱立雅攝)

新竹縣府今年編列190萬元經費提供古蹟歷史建物管理維護補助計劃,旨在透過即時的幫助,避免小問題釀成大災害。專家也指出,早期的風險辨識,有利後續的資源投入、排序與規畫。

新竹縣重視古蹟歷建的管理維護,從2018年起年年開辦講座、課程與演練,務求將日常管理維護深刻融入管理人腦海。文化局表示,許多廟宇管理人因爲長年來的習慣,容易對雜亂的電線視而不見、香灰未能定時清理,文資防災演練就是希望把觀念落實。

文化局調查發現,管理人對自己的古蹟歷建日常管理越落實,發生災害的機率越低,像是防漏水、蟲蟻防治就是最基礎的日常管理,古蹟歷建空間有被關注、擾動,問題就會減輕很多,需要大型修復的機會減少,避免不斷修復,減輕管理人負擔。

爲此新竹縣從2015年起,提供「新竹縣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羣管理維護補助計劃」,預算年年提高,今年已達190萬來補助全縣歷史建築,只要漏水、消防設備老舊過期等問題,都可申請,讓管理人即時處理問題,避免小問題釀成大災害。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價巨也表示,目前古蹟歷建文資守護常面臨的包括設備、法規、人力以及風險辨識等問題,在人力方面,根據消防法歸需要自衛消防編組,許多文資場域僅有一、兩人管理,希望能連結社區、學校、企業共助,現行推動的防災室、自主應變工作,均是把自助、共助等民間力量擴大。

王價巨認爲最重要的還是最前端的風險辨識,臺灣包括地震、水災、火災、海嘯等災害多,風險辨識清楚,才能釐清後續資源投入、排序與規畫,從前端到後端如何有效逐步教導民衆,最後才透過演練,整理全局,並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好文資防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