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壯年急性心肌梗塞增!新北人數最多...發生率最高則是「這四縣市」

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提高,40至64歲中壯年成長一至四成。(圖/示意圖/pixabay)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急性心肌梗塞爲國人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分析健保資料指出,107年全臺縣市人口因爲心肌梗塞掛急診人數新北市最多,但如果以發生率來看,花蓮爲全臺最高,接着依序是南投、基隆臺東;觀察也發現心肌梗塞發生率逐年上升,特別是中壯年人口的發生率比10年前高出1至4成。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公佈2020臺灣急性心肌梗塞治療指引,呼籲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應及早透過救護車系統就醫,接受早期診斷與治療。

新指引撰寫委員會委員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從健保公開資料庫分析107年全臺各縣市人口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人數,以新北市2,869人居冠,但若以發生率而言,則以花蓮縣的每十萬人口15.4人最高;其中40歲以上中壯年人口發生率更比10年前高出一至四成。

心臟需要冠狀動脈供應大量氧氣養分,當冠狀動脈因血栓阻塞導致心臟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與營養時,將會引起心臟肌肉壞死,容易併發心律不整及心臟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如冠狀動脈完全被阻塞時,心電圖中ST段會對應呈現上升訊號,因此該類心臟病稱爲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STEMI)。

▲臺灣搶先全球公佈急性心肌梗塞治療指引,呼籲民衆症狀應打119。(圖/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提供)

新指引撰寫委員會主席成大醫院心臟血管主治醫師李貽恆表示,研究顯示,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病患每延遲30分鐘治療,一年後的死亡率將上升7.5%7,因此如果能在到院前的救護車上,就用心電圖早期診斷STEMI;提前給予雙重血小板藥物,同時通知醫院的心導管團隊,於到院時立刻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將有助於縮短治療所需時間,早期打通血管,降低死亡率。

黃偉春分享,曾有患者忍着心痛胸悶機車至醫院就診,人雖到了卻倒在急診室門口,幸而醫療團隊合作無間纔將患者搶救回來,他強調,心肌梗塞患者有三成會在就醫途中死亡,可能是多數民衆自覺不適,採取自行就醫的方式,反倒在過程中延誤了救命黃金時間

目前學會也積極推動救心救命口訣:「心痛喘、冒冷汗,卡緊叫救護車」。當民衆出現心痛、胸悶、噁心嘔吐、氣喘吁吁、冒冷汗的症狀時,代表高度可能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刻撥打119請求救護車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