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挑戰金融業首例 拿20億赴陸合資全牌照券商

中信總經理吳一揆。(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中國信託金控公司今(29)日宣佈,董事會已同意出資人民幣3.92億元(臺幣約19.82億元)和中國2家國營企業合夥,在福建自貿區成立合資牌照證券公司,一旦兩岸主管機關審覈通過,中國信託證券將取得49%股權,且享有總經理派任權;中信金表示,預計8月底向金會提出申請,加上投審會、對岸主管機關審覈時程,最快可望在明(2016)年第2季開業,成爲臺灣金融機構赴陸開展全牌照證券業務首例

據悉,富邦羣益元富日盛、統一、元大、凱基、永豐證券業者雖有意赴陸投資,且已循兩岸服貿協議框架向對岸申請入境投資,但礙於服貿協議始終未完成立法程序,因此仍持續卡關;中信金此次則選擇從福建自貿區突破困境,且合作對象福建華投投資公司、福建省電子信息公司皆爲國營企業,過程給予不少協助,勝算因此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依中國現行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外資想在中國申設合資券商,僅能尋找證券公司作爲中方股東,且無法承作A股經紀業務,且在自營業務、承銷業務上也有相關限制;中信金此次所宣稱的「全牌照」,中國礙於「證券法」未修,過去10年都不曾開放,一旦順利取得,券商將可直接經營A股經紀業務,在出發點上有相對優勢。

至於近期陸股表現不如以往,被問及是否已錯過中國商機?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直言:「市場絕對還沒過。」他表示,根據中信金內部研究,顯示未來10年,中國券商業務的複合成長率機會挑戰15%,年化股東報酬率(ROE)則落在12%到20%之間,加上當地證券市場仍屬新興市場,目前除經紀手續費業務外,融資融券股票質押與借券等業務近年才陸續展開,衍生性商品也會是潛在業務商機,絕對有進入發展的潛力

此外,若以現階段來看,臺股每日成交量若是800億元,陸股就在4兆到10兆元之間,約是50倍到100倍的規模;臺股過去以散戶爲主,但如今已和國、內外法人共分市場,各佔3成左右,反觀陸股,外資僅佔1%左右,法人佔3成、散戶佔7成,他稱「這都資本市場演進的過程」。

吳一揆也提到,目前滬深兩市掛牌公司不到3,000檔,約是臺灣上市櫃公司的2倍左右,但實際上,倍率應提高至5倍纔算合理。他進一步分析,過去中國企業掛牌上市採覈准制,明年起改爲註冊制,約2到3個月就可完成掛牌,「速度會加快,未來1年的掛牌企業,有機會上看2,000家。」

在經紀業務方面,吳一揆指出,臺灣2,300萬人口中,約4成民衆持有股票帳戶,反觀中國逾13億人口,A股開戶數不到1成,加上中國政府今年開放民衆可開設20個股票帳戶,他說:「未來券商開戶業務不但有巨幅成長空間,也有機會重新洗牌市佔率。」

中國信託目前已有上海分行、廣州分行、北京代表處、申設中的廈門分行,以及所購併中信銀行國際(中國)公司旗下深圳、上海及北京等據點,壽險方面則有臺灣人壽旗下位於廈門的君龍人壽;一旦該案獲兩岸主管機關覈准、全牌照證券公司確定開業,中信金在中國版圖可望向前跨進一大步,成爲臺灣金控公司在中國擁有金融平臺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