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收“戰事”正酣
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州報道
隨着淨息差的持續收窄,銀行愈加重視通過提升中間業務收入(以下簡稱“中收”)改善經營業績。但近日陸續公佈的2023年年報顯示,不少上市銀行非息收入不升反降趨勢明顯,尤其中間業務普遍承壓。其中,受理財、公募基金等產品代銷業務波動影響,部分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同比降幅較大。
業內分析認爲,低利率環境下發展中間業務、提高非息收入依然是銀行發展的重點,不少銀行也在積極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存量客羣經營,不過仍面臨不小挑戰;下一步銀行在服務範圍和創新能力、金融科技的發展應用等方面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提升空間,需要進一步調整中間業務結構,提高創新能力,將業務重心向高附加值業務轉移。
手續費下滑拖累中收業績
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銀行非息收入普遍下降,其中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等中間業務營收增幅下行趨勢明顯。
平安銀行(000001.SZ)年報顯示,2023年集團實現非利息淨收入467.08億元,同比下降6.1%。 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94.30億元,同比下降2.6%;其他非利息淨收入172.78億元,同比下降11.7%。
招商銀行(600036.SH)2023年實現非利息淨收入1244.54億元,同比下降1.65%。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841.08億元,同比下降10.78%。
工商銀行(601398.SH)2023年實現非息收入1514.45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193.57億元,同比下降 7.7%。
銀行非息收入下降有多方面原因,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下降是其中重要因素。招商銀行年報顯示,2023年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中,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284.66億元,同比下降7.89%。
此外基金、理財等代銷業務壓力更爲凸顯。平安銀行2023年實現代理個人理財收入9.48億元,同比下降5.7%。招商銀行2023年實現代銷理財收入54.24億元,同比下降18.37%;代理基金收入51.79億元,同比下降21.52%;代理信託計劃收入32.06億元,同比下降19.43%。
招商銀行副行長兼財務負責人彭家文在年報發佈會上表示,去年銀行業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方面都面臨比較大的壓力,招商銀行也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在彭家文看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一方面,業務量增長放緩或減少帶來了收入的下降,比如權益類產品託管總量下降幅度達到了4.55%,使得相關業務營收出現明顯下降,拖累整體營收。另一方面,去年資本市場波動使得整個權益類產品收入下降,所以我們代銷基金的結構裡將費率相對較高的權益類產品壓縮,理財產品中也將費率相對高的非現金產品轉向費率相對更低的現金類產品,整體產品結構的變化也導致了收入的下降。此外,減費讓利,保險、基金費率改革等系列政策的影響,也影響了整體手續費的收入。”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也指出,去年以來,受金融市場變化的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基金股票價格波動大,理財產品也不穩定,銀行代銷類的業務收入普遍受到了明顯的影響;再加上減費讓利等各項政策的落地,整體來看銀行中間非息收入波動較大。
與基金、理財、信託等代理業務相比,代理保險業務成爲少數拉昇中收的亮點之一。
招商銀行2023年代理保險收入135.85億元,同比增長9.33%。平安銀行2023年實現代理個人保險收入29.89億元,同比增長50.7%。中信銀行(601998.SH)2023年代理業務手續費比上年增加1.63億元,增長2.86%。中信銀行在年報中明確,主要是市場波動影響下,客戶避險情緒及需求上升,保險代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增長。
董希淼認爲,去年基金股票下跌、銀行理財不穩的環境下,保險成了很多投資者進行理財配置的重要選擇,這也使得很多保險代理機構的相關業務快速增長。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指出,在市場波動的影響下,客戶避險情緒和需求上升,代銷保險業務出現較明顯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理財、基金代銷業務下滑。
不過,隨着保險降費政策的影響,代理保險業務面臨的壓力也在逐步顯現。招商銀行在2023年年報中披露,受銀保渠道降費影響,增幅較前三季度有所收窄。
某銀行零售業務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開始,保險降費政策進一步落地,對代理手續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不過整體來看投資者對保險產品的配置需求越來越高,銷售量也明顯增大,以量補價綜合下來收入有所增加。“今年我們對保險產量的銷售力度還將繼續加大。”
此外,隨着手續費率改革和銀保渠道的合作持續深入,銀保業務對銀行中收影響也將呈現新的趨勢。平安證券在最新研報中分析認爲,2023 年下半年以來,多項監管規定與行業自律公約落實後,行業費用率水平趨於一致,銀保渠道的競爭焦點將從手續費轉向保險公司和銀行的合作關係,銀保業務發展亟須合作模式煥新,預計頭部險企有望率先突出重圍。
在柏文喜看來,儘管銀行代理業務在2023年面臨諸多挑戰,但保險代銷業務的增長以及理財和基金代銷業務的調整,爲銀行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銀行在財富管理代銷業務方面也在不斷調整和優化,以適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
深耕存量調整產品結構
銀行也在積極推進中收業務的調整。
招商銀行在年報中指出,2024年將繼續推進大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財富管理客羣擴面和挖潛並重,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挖掘重點客戶的資產配置潛力,密切關注權益市場回暖機遇,優化保險、基金、理財等產品結構,量價並舉,提升財富管理手續費及佣金收入貢獻,推動非利息淨收入保持高質量發展。
彭家文強調,關鍵是要抓客羣,通過客羣的擴面帶來收入的增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源頭性因素,同時也要重點抓存量客戶經營。“如何加強存量客戶的經營,通過爲客戶創造價值來帶動我們手續費收入的增長,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一項重點工作。”
此外,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銀行業中間業務發展報告暨創新案例選編(2023)》(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目前各行通過加大市場拓展、發力產品創新、借力金融科技等多樣化手段,進一步圍繞客戶資產管理、消費升級、線上支付等金融需求,促進中間業務高質量發展。
同時,銀行鍼對財富管理代理代銷業務也在積極佈局。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與此前相比,近來銀行代理業務發展呈現出更加註重風險管理、客戶體驗和產品創新的特點和趨勢,開始加強風險評估和合規管理,同時提升服務質量,以應對市場的不斷變化。
彭家文透露,招商銀行也將優化產品結構安排,希望通過量的增長和保險結構的變化,能夠一定程度上緩釋降費政策的影響。“我們將加大分紅性保險保障性保險產品的佔比,同時推動量的增長,通過客羣擴面以及產品結構、機制等安排,儘量減少手續費收入受外部政策的影響。”
中信銀行在年報中也強調,該行堅持價值化轉型,業務結構持續優化;2023年長期保障型產品銷量佔比 50.73%。
平安銀行也在聚焦產品服務升級,優化產品篩選、引入及定製能力,豐富、優化產品貨架。該行在年報中強調,代理保險產品上,其藉助平安集團“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生態優勢,敏捷定製有市場前瞻性、客戶吸引力的保險產品。
國內諮詢機構科方得Co-Found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指出,去年以來,基金、理財等代理業務表現普遍不佳,不少銀行相關營收同比下降;與此前相比,近來銀行代理業務發展業務重心轉向、產品結構調整和創新也在加強。
業內普遍認爲,發展中收業務、提高非息收入,是低利率環境下銀行業務發展的必然選擇。隨着市場環境的回暖,銀行中收業務對營收貢獻率也在逐步提升。
光大銀行(601818.SH)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我國經濟保持良好恢復態勢,消費穩步修復,企業盈利改善,經濟長期向好,機構積極轉型發展,這些爲機構中間業務復甦、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上述銀行零售業務人士認爲,在各種政策政策性因素的加持下,目前資本市場也有望築底回升,未來在債券、票據等市場都有一些結構性的機會,這些機會也會爲銀行中收的增長帶來一些結構性的機會。
《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政治經濟形勢、金融監管趨勢和金融發展態勢都正在發生持續深刻改變,在我國經濟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經濟前景長期向好的背景下,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在收入總量和收入結構、服務範圍和創新能力、服務收費理念、金融科技的發展應用等方面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提升空間。
董希淼表示,如果從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看,我國商業銀行與國際領先銀行的差距並不大,主要差距在於其他創新型、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對監管而言,應有序推進綜合經營,鼓勵銀行良性創新,通過豐富的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以獲得多元化收入;對銀行而言,應逐步調整中間業務結構,將發展重點從賬戶管理、支付結算等傳統中間業務向高附加值業務轉移。”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