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作爲一種文化現象的“阿勒泰”

新聞回放

今年,電視劇《我的阿勒泰》走紅。劇中廣闊美麗的北疆風光、樸實純粹的風土人情,治癒了無數觀衆,在短視頻平臺掀起了一股“阿勒泰”熱潮,原著銷量及當地的文旅熱度也成倍增加。

主持人語

《我的阿勒泰》成爲爆款,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我們需要精神療愈,可是誰又能找到療愈的秘方?它隱藏在北疆——那個我們都知道,卻又熟視無睹、遠離當下的地方;一如文學,一如理想,一如“停下來”,一如“勇敢去愛”。本期3名同學的評論,分別聚焦作爲文化現象、作爲文化文本和作爲時代情感表達的“阿勒泰”,爲我們解讀影視作品提供了一種立體的評論視角。

青年說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以廣闊美麗的北疆風光和樸實純粹的人情風貌爲背景,描繪了一幅幅動人心絃的畫面。這部劇在年輕人中掀起了一股追求真性情的熱潮,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對真誠和純粹生活的渴望。

進入智能互聯時代,快節奏和高壓力的生活可能讓很多人感到疲憊。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內心格外渴望一片寧靜和真實的空間釋放壓力。《我的阿勒泰》擊中的正是當代青年心中的這根弦,其手法則是質樸的自然風光和真實的人情故事。劇中人物的生活雖然簡單,卻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劇中的每一個笑容、每一次擁抱,都讓人感受到一種久違的真情。“去愛去生活去受傷”“再顛簸的日子也要閃亮地過”“愛就是清楚地看見你”等金句,讓阿勒泰在網絡上一度成爲理想生活的代名詞,填補了過度虛擬社交帶來的空虛感。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年輕人獲取信息和娛樂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然而,面對無從逃避的“信息繭房”和“算法旋渦”,年輕人越發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渴望一種真實、純粹的情感體驗。《我的阿勒泰》恰恰滿足了這種需求,它讓年輕人看到了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值得珍視的真誠和美好。

這種珍視很快轉化爲文化的另一重表徵,就是原著作者李娟的走紅。從影視遷移至文學,一種逆媒介化的傾向再度蔓延。《我的阿勒泰》與《繁花》類似,都是智能互聯時代傳統文字媒介(小說、散文等)得到重新認可的符號性入口。更進一步,隨着電視劇的“出圈”,阿勒泰的文旅熱度也隨之上升。這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也讓更多人瞭解並愛上了另一種生活。這種擊中時代痛點,由電子媒介回溯文字,又進一步向文旅場景蔓延形成的文化現象,值得重視。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2日第2版

作者:袁曉瀅(浙江大學廣播電影電視研究所2021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