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景觀協進會精彩論壇 淨零時代下景觀新角色促進「與自然共好」人類美好生活

▲中華景觀協進會舉辦「淨零時代:景觀與自然共好」倡議論壇,吸引許多專家學者及對環境保育的有志之士一同參與。(圖/記者張芳瑜攝,下同)

記者張芳瑜/綜合報導

氣候變遷爲全世界帶來各種挑戰,迫使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爲此產生巨大改變,大至國家小至個人都以追求淨零排碳、守護環境爲首要任務,人人都有責任發揮所長積極應對,而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景觀專業也當仁不讓,從評估、規劃、設計到施工等不同尺度、不同階段都嘗試迴應淨零時代的各種環境倡議行動,中華景觀協進會更特地選在10月19日(六)舉辦「淨零時代景觀與自然共好倡議論壇」,邀請六位重量級的產官學研專家齊聚討論,希望以「與自然共好」爲核心凝聚共識,促進跨界合作與交流,爲未來的景觀設計與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指導方向。

▲衆多重量級專家參與「淨零時代:景觀與自然共好」倡議論壇,協辦單位如中華民國景觀學會、中華民國園藝花卉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等也熱情參與。

中華景觀協進會創辦人蔡秀瓊致詞時感謝協會創建以來,許多景觀、環境與生態的產學界菁英一同努力,此次論壇臺上臺下也有來自全臺不少的土木、水利、建築專家,期待透過專業人士的合作,讓景觀法儘早實現,爲臺灣的未來環境創造更美好的前景。協會理事長藍麗珠也認同立法是改善生活與生態環境的重要一步,她笑說「我們都希望能夠愛這片土地」,因此努力推動專家間的對話與交流、催生景觀法的立法進程,「要讓更多人感動更多人」,聚集衆人之力保護生態讓生活共好。

▲▼中華景觀協進會創會人蔡秀瓊(上圖)和理事長藍麗珠(下圖),都希望聚集衆人之力催生景觀法,保護生態讓生活共好。

擔任立委時積極推動景觀法的臺灣海洋環境保護學者邱文彥表示,氣候變遷雖然帶來危機但也帶來轉機,專業人士如景觀建築師和生態保育者,可藉此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景觀建築師,他認爲應該扮演服務者統合各行業、引領氣候行動,「就像樂團指揮一樣,帶領每個樂器演奏出和諧的樂章」。邱文彥相當認可日本將良好景觀視爲國民共同資產的理念,「所謂景觀不只有硬體,還包含了文化、歷史、社會和人們的生活與經濟活動」,因此國家必須有更全面的視野及格局。

邱文彥提倡迴歸崇敬自然、修復自然,且不光是陸地,對於臺灣這樣的島嶼國家而言,海洋保護與利用也應納入整體規劃考量,「促成地景、海景,甚至是聲景的全景觀保全」,這一切需要尊重專業評估和技術,異業合作才能達成共好。邱文彥更以歐盟自然覆育法2月通過、8月生效爲例,表示由國家制定政策,研思短中長期行動更具影響力,這仰賴立法(景觀法)完成,即使需要許久時間但腳步不能停。

▲邱文彥教授與會,談到氣候變遷下環境的危機與轉機,認爲政府應要有「視野」並趕緊做出行動、加強溝通教育。

長年投入社運、致力環境保護的臺灣生態學會理事蔡嘉陽,分享他近年迴歸專業、追隨大杓鷸候鳥遷徙見聞,水鳥的遷徙路線穿越多個國家,因此他去了中國、俄羅斯、蒙古、蘇格蘭、英國等地,見到了溼地、草原、高地等自然壯闊風光,但也看到了中國土地開發,如水稻田與玉米田的擴張,導致候鳥的繁殖地受到威脅,「水鳥的遷徙範圍被迫往俄再多飛一千多公里」;而臺灣同爲候鳥遷徙必經之地,景觀不輸國外,論壇中展示了中央山脈起點烏巖角、活火山龜山島、火山口磺嘴池、濁水溪河口溼地等影像,美景令人震撼陶醉。

蔡嘉陽笑說臺灣好比東亞的諾亞方舟,保留了許多物種和適合的生態環境,但進行開發時卻破壞了生態,爲了短時間內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離岸風場、風機設計等都無法全面環評」,衝擊鳥類棲息地、噪音造成白海豚的傷害等,就連文化歷史建物如福寶退輔會宿舍都拆掉,只爲做太陽能板,消耗了生態資源、農漁產業和文化資產,十分不值。他呼籲政府切勿短視近利「削臺灣生態環境之足,適2025年非核家園之履」,而是應該「用每一雙腳和眼睛好好看看臺灣這片土地的美,纔是真正愛臺灣」。

▲臺灣生態學會理事蔡嘉陽認爲,不該只以人類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山林、海洋,追求與自然共好才能永續家園。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劉柏宏,認爲臺灣已經在推動2050淨零目標,但目前仍存在資訊不清晰、缺乏系統性等問題,因此需要業界和民間力量的積極參與,他提出淨零政策下的新景觀系統,可以利用民間資源如國土城鄉綠網、臺灣步道守護網、動物路殺社、河溪守護網,以及地震、環境基質等資料,這些臺灣生態系統的第一線數據,有助於識別潛在的環境危機,幫助景觀分析、規劃城鄉空間和國土發展。

劉柏宏表示,要打造宜居韌性城市需要建構環境分區系統,「像是桃園、臺北、基隆都是不同的地景系統,需要不同的都市發展,景觀專業人士需判讀哪裡應發展、哪裡應該保護」,結合科技和數據發展出系統化的景觀規劃工具,一方面讓政府制定的政策更加精確且具可持續性,另一方面則要向一般民衆溝通,像是他參與的臺北內湖大港墘公園實現90%綠覆率、政大指南溪從直線疏洪水道變成曲線水系統等,「這些都有跟居民討論出共好做法」,劉柏宏強調政府若能聽取民間意見,政策制定將更符合實際需求。

▲劉柏宏以自身參與工程爲例,說明景觀和環境專業如何與臺灣的國家策略結合,進行生態保護和系統化的景觀規劃。

逢甲大學特聘客座教授曾梓峰則是疾呼,解決氣候變遷帶來的種種問題,不應該只停留在倡導價值的層面,而是要具體落實如何在社會中推動「自然爲本」的解決方案,景觀不再只是美醜,而是有了新的時代角色,除了一般人認爲的種花種草或增添綠地之外,景觀要成爲社會和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載體,並以自然爲本進行各項規劃和建設,才能達到與自然共生的目標。

曾梓峰舉德國柏林爲例,政府提出的「柏林城市自然公約」重新檢討人們對於都市發展的控制,一個城市該如何自然成長、多元地景共好?景觀是最主要的領頭羊,但臺灣目前仍只是將景觀納入都市計劃細項內,反而使得土地使用管制內容無法包容全部脈絡,他認爲應該要師法國外,從土地使用品質和性質進行管制,「禁止、避免、平衡、補償、促進、發展這些都是工具,要有系統法治化才能落實」,有了立法,相關的交通、水利、土木工程、文化社會等各部門才能更順利互相共構,創造自然與人類活動緊密結合的城市,從而真正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在應對氣候變遷和達到淨零碳排放的過程中,曾梓峰認爲景觀應該被視爲自然解決方案的核心。

中華民國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於玻,以生態專業迴應社會需求,他舉例像是企業受到ESG評價,若是無法負起生態責任,就可能出現投資壓力,公部門也一樣有着以身作則的壓力,但卻常常因爲缺乏相關知識或技術而踩到「地雷」,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和衝突。像是苗栗的光電發展與石虎棲地保護問題,之所以綠能發展與生態保育產生矛盾,往往來自缺乏前期溝通所引發;黃於玻暖心看待這個過程,他認爲非專業人士本來就會犯錯,甚至連專業人士也可能因爲技術不足而遭受批評,因此重要的是跨領域合作時,彼此之間花更多的時間溝通與包容。

黃於玻笑說臺灣是個寶島,有許多保育物種都在淺山範圍和人類共存,因此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之間難有平衡,這時候不妨改以「景觀發展」角度來看待,從「不要做什麼」轉變成「去做些什麼」,他表示人類需要的公園、高速公路等透過適當規劃也能成爲物種的庇護所,人類也能與自然共好,「大地復健工作」需要統合出一個全新領域,社會各界異業合作,讓生態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項可受討論的議題。

▲黃於玻強調在開發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溝通與跨領域合作,生態保育不僅僅是專業人士的責任,而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

中華景觀協進會榮譽理事長郭瓊瑩指出,臺灣生態多樣性堪稱是世界級寶藏,而未來人口將有80%集中於都市,因此必須更加關注自然與城市的和諧發展,「景觀要結合自然與社會科學,提供美學與實用兼具的設計,以提升人們的生活質感」,她強調這個觀念並非創新,而是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提出「道法自然」談環境保護,而與自然共好的結果最終也能提供人類更好的生活福祉。

郭瓊瑩表示,該從walking in the air變成down to the earth,景觀規劃必須跨越物理和行政界線,並從流域、海域等廣泛角度進行考量;至於城市規劃方面,則是要將設計應融入生態美學,她舉例從停車場到高架橋都能綠化,提升整體的綠覆率與美感,呼籲政府與專業合作,不只是與自然共好,還能推動綠色產業帶來經濟發展,另外當景觀美化成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也會更加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創造共贏局面。

▲郭瓊瑩鼓勵各行業在景觀設計中採取科學證據爲基礎的做法,以實現永續發展,打造美而舒適的環境讓人喜歡生活、從而愛上臺灣這片珍貴的土地。

論壇精彩探討了景觀專業在面對淨零排碳挑戰中的重要性,強調景觀設計要兼顧生態保護和社會需求,專家們期待加速景觀法的立法,並強調跨領域合作的必要性,因爲氣候變遷其實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因此論壇內容不僅公部門要重視,每個人也應該關注。景觀設計不再只是美化環境,而是改善生活品質的重要手段,透過更全面的規劃與技術,專業景觀人士可以爲未來打造一個更可持續的環境,讓自然和城市生活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