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乳腺密度大 是乳腺癌高風險人羣

▲隆起的乳房女性主要性徵。(圖/示意圖/Ingimage)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

乳腺並不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並不致命;但由於乳腺細胞喪失了正常細胞的特性,細胞之間連接鬆散,容易脫落。癌細胞一旦脫落,遊離的癌細胞可以隨血液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轉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爲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腫瘤。

2013年12月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醫學影像期刊)上發表了馬來西亞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健康科學學院診斷成像和放射治療組Kanaga Kumari Chelliah的一篇研究論文,研究調查了馬來西亞三個主要民族女性的乳房密度情況

2006年,馬來西亞3525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佔診斷患有癌症的女性總人數的31%。據報導,在馬來西亞的所有民族中15歲女孩被診斷出乳腺癌是很常見的。乳腺癌的平均發病率(ASR)在馬來西亞39.3(ASR爲每10萬人中發病個體爲39.3),中國人發病率最高ASR 爲46.4,緊隨其後的是印度人ASR 38.1和馬來人ASR 30.4。

乳房X光檢查婦女有任何症狀之前能探測到80-90%的乳腺癌,乳房X光檢查是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的40歲以上女性乳房早期檢查標準。它還可以用於評估乳腺密度和檢測治療中病人的情況。乳腺密度的定義是在乳房X光檢查中不要組織的密度特徵,乳腺的纖維腺體成分吸收X線束要比脂肪多,纖維和腺體因吸收較多的X先呈白色,脂肪吸收X線較少而呈黑色,所以,乳腺密度是通過白色和黑色的比例進行描述的。

在緻密的乳房和相對不致密的乳房X光成像中識別癌細胞時,乳腺密度是一個問題。乳腺密度的乳房X光成像使用沃爾夫實質模式、塔巴分類和乳房成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乳房密度分類的國際化程度在預測患癌症的風險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他導致乳腺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人口位置、早發性月經初潮絕經期晚、大齡妊娠、肥胖、酒精、輻射、激素替代療法(HRT)和使用避孕藥

全球研究已經證明乳腺密度和乳腺癌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緻密的乳房患乳腺癌的風險更高,且乳腺密度因種族而異。因此,這個研究旨爲確定馬來西亞三個不同民族乳腺密度與乳腺癌風險的關係

研究人員用乳房X光檢查了平均年齡爲53.35±7.4歲的300名女性,馬來人、中國人和印度人的數量相同。分析顯示乳房密度和年齡因素之間呈現出正相關關係(p<0.05),而身體質量指數(BMI)與乳房密度呈負相關關係(p>0.05),孩子的數量和絕經情況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表明受試者中乳房組成密度密集的中國人爲65%,馬來人50%,印度人35%。乳房密度在三個民族之間有顯著差異,中國人乳房密度是2.4 (OR=2.45,95% CI:2.45—3.948),其次是馬來人(OR=1.020,95% CI:1.020—1.689) ,最低的是印第安人(OR = 0.406,95% CI:0.406—0.668)。

基於乳房密度的不同,作者認爲,在馬來西亞,中國人正處於一個更高的患乳腺癌的風險中,其次是馬來人,最後是印第安人。(新聞來源:科研出版社/爾灣閱讀)

閱讀原文請點擊http://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