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 悄然長大(新業態新模式之新觀察⑨)

11月1日,主題爲“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北京石景山區首鋼園舉辦。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10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北校區,選手們正在參加科幻創意比賽。  熊 偉攝(人民視覺

11月1日晚,在北京2020中國科幻大會“科幻之夜”活動中,機器人模仿秀的表演者與小朋友互動。  陳曉根攝(人民視覺)

9月26日,在河南鄭州,金雞百花電影節首次舉辦中國科幻電影創作高峰論壇。  新華社記者 任沁沁

在北京首鋼園第三高爐,紅色燈光映襯着鍊鐵高爐,工業時代的老舊遺產依然鏽跡斑駁,經改造後卻搖身一變成了充滿未來感的發佈會現場。近日,以“科學夢想,創造未來”爲主題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在首鋼園召開。專題論壇、“科幻之夜”、科幻cosplay、科幻藝術展覽、國內外科幻影片展映等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給公衆帶來一場場科幻視覺盛宴。

如今,科幻產業作爲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新興文娛消費的重點方向,逐漸成爲全球範圍內頗具潛力的新經濟增長點之一。在中國,科幻閱讀、電影、遊戲也正成爲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中國科幻作家、《三體》作者劉慈欣曾說:“當今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正快速推進,已成爲全世界最具‘未來感’的國家,這是中國科幻成長的肥沃土壤。”那麼,科幻產業究竟是什麼?中國的科幻產業發展的如何?未來是否會形成全新的“中國科幻”?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科幻產業高速增長

還記得2019年年初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嗎?這部科幻電影票房高達46.88億元,不僅讓2019年被稱作“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也使更多人關注、瞭解到科幻領域,並將中國的科幻產業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根據今年中國科幻大會上最新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達658.71億元,較2018年的456.35億元增長44.3%,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這其中,《流浪地球》的熱映,功不可沒。給予人們無限想象力的科幻作品,在轉化成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後,帶來的產業價值同樣超乎想象。

一般認爲,科幻產業囊括了這一類型的文學、藝術、影視、動漫、遊戲等各種形式的載體,公衆日常接觸到的科幻閱讀、科幻電影、科幻電視劇、科幻電子遊戲、科幻教育及科幻周邊等都屬於科幻產業。更廣泛意義上,與科幻相關的主題公園建設等科幻娛樂體驗消費,科幻作爲城市規劃的形式、藝術設計理念等,也都是科幻產業關注的內容。

《報告》顯示,從2019年中國科幻產業的細分市場來看,科幻遊戲佔比最高。2019年國產網絡遊戲共審覈1380款,其中科幻類型題材遊戲約佔15%,全年產值突破430億元。2020年上半年,科幻遊戲產值已突破220億元人民幣。數據顯示,2020年和平精英職業聯賽S1賽季期間,快手總觀看人數已突破3000萬人次。

在我國科幻產業第二大細分市場――科幻影視領域,2019年涌現出一系列科幻大片,科幻電影市場票房達195.11億,年度票房前十名中有三部是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被光抓走的人》等影片貢獻票房71.41億元,是2018年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的2.12倍。與此同時,17部科幻網劇貢獻產值超過20億元。

2019年,中國科幻閱讀市場總體產值約爲20.1億元,同比增長13%。除傳統紙媒圖書之外,數字閱讀和有聲讀物也在穩步增長。2019年,科幻類型的數字閱讀市場規模約爲6億元,同比增長40%;科幻有聲閱讀市場規模約爲8000萬元,同比增長爲33%。

在科幻周邊產品市場,頭部效應開始凸顯。2019年全國科幻周邊產品品類總和超過1000種,市場總體價值約爲13.5億元。其中《流浪地球》《三體》等熱點IP的周邊產品在2019年貢獻產值5億元。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指出:“近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國科幻事業和產業的發展呈現蓬勃生機,許多部門和地方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給予高度關注和支持。科幻的社會機構、產業機制正在快速成長,迎來中國科幻事業強勁發展的勢頭。”

產業鏈條逐步完善

“科幻之夜”活動中,前沿的運動捕捉和舞臺追蹤技術展示,營造出身臨其境的科幻氛圍;科技創新新技術新產品展覽上,高端製造、新材料、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產業領域前沿科技成果,讓參觀者體驗未來“黑科技”;“晨星杯”辯論賽上,科幻主題的辯題帶來觀點交鋒……

其實,《流浪地球》等“爆款”出現之後,如何完善中國科幻產業的鏈條,成爲業內人士關注的重點議題。今年的中國科幻大會上,除了有精彩絕倫的思想碰撞、“腦洞”大開的科幻展覽,還發布了許多促進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硬核”措施。

中國科協與北京市政府簽訂了促進北京科幻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科幻研究中心也成立運營。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就表示,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將形成科學家創新、科幻作家創作、創意者創造、企業家創業、投資家創投的完整鏈條,創造更高思想價值、更多產業價值。

首鋼園區也瞄準了科幻產業這塊“大蛋糕”,宣佈將以工業遺址公園爲載體,建設佔地71.7公頃的科幻啓動區。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曉明表示,今後幾年,園區將通過加快科幻產業創作人才集聚,高新科技製作場景及體驗場景營造,科幻活動交流與版權交易平臺建設,科幻特色主題劇場建設等工作,打造京西“科幻之城”。

首鋼園所在的北京石景山區同樣發佈重磅舉措,出臺《石景山促進科幻產業發展政策》(即“科幻16條”),聚焦科幻產業關鍵技術、原創人才、場景建設三大關鍵要素,設立科幻產業專項資金5000萬元,從八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我們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把首鋼園建成一座科幻之城,成爲科幻產業發展的重要承接地和科幻產業創新展示重要窗口,成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幻產業特色園區。”付曉明向本報透露,自11月1日起,通過“AI尚首鋼園”微信小程序,已經徵集到7個科幻相關項目。此外,已有近50個科幻相關項目來問詢合作,其中部分企業對園區未來影視製作相關配套設施場地、“科幻16條”政策具體執行等較爲關注。

近年來,爲促進科幻產業發展,各方面做出不少努力。自2016年以來,中國科幻大會已成功舉辦五屆,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科幻業界和廣大科幻愛好者的廣泛關注。2017年,專門以科幻和想象力的探索爲主的研究機構“科學與人類想象力中心”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宣佈成立,持續追蹤中國科幻產業的發展狀態。今年7月23日,國家電影局與中國科協共同發佈《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中國首次就科幻電影事業發展頒佈的指導性文件,簡稱“科幻十條”,爲科幻產業注入一針強心劑。

“中國科幻產業鏈正在逐步完善,過去存在於文字中的科幻正在向更多維度拓展,影視、遊戲、玩具、周邊等都將成爲科幻經濟的動力和引擎。”致力於推動科幻產業發展的科幻品牌“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姬少亭表示。

期待一種“中國科幻”

科幻來源於科技發展,科幻引領科技發展,科幻的疆域永遠沒有盡頭。業內人士普遍認爲,目前中國科幻產業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隨着未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幻將會進一步融入人們的生活,科幻產業也會迎來發展機遇,中國科幻產業市場潛力發展巨大。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科普作協科幻創作研究基地主任王晉康,秉持國強則科幻強的理念。他認爲,科幻與國家發展尤其是科技發展呈很強的正相關性,只有社會達到了足夠的發展水平,有了足夠豐厚的科技土壤,纔會帶來足夠的科幻讀者和科幻作家,形成科幻的高潮。

《科幻世界》副主編姚海軍表示,正如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曾說,在快速變革的社會,人們會自然地把目標轉向未來。“就像開車一樣,車速很慢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擡眼看更遠的地方,而當車速很快,如果你只盯着腳下會出問題,我們不得不把雙眼擡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今天中國正處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經濟實力也在不斷提升。這是時代的必然,也是中國科幻最核心的發展動能。”姚海軍說。

在美國,科幻創意產業是僅次於航空工業的美國第二大創匯產業。好萊塢科幻電影在全球的成功,證明了人們對科幻的喜愛。而“新科幻出東方”這個流傳甚廣的說法,則反映了《流浪地球》後人們對中國科幻的厚望。

“從題材、風格、流派來看,我們期待一種‘中國科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科幻評論家嚴鋒說,不停留在模仿跟隨,確立“中國科幻”的價值和獨創性是非常迫切的問題。在他看來,循着中國科學創新、技術哲學、社會心理等的路徑,中國科幻完全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巖坦言,在科幻作品內容方面,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大的差異,同樣關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科技等新變化,“但我們需要一些非常有特色的、能夠表現出不同的作品,這纔是科幻創新的本質”。

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化學博士David G・Evans(戴偉)說,“科學是全世界的,科幻也一樣,好的科幻作品肯定會吸引外國觀衆。我相信中國肯定會保持自己獨特的思路,我對中國科幻作家有信心,有自己獨特的方向會有更大的成功。”

“作爲科幻產業的排頭兵,中國科幻電影無疑是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推動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電影導演張小北從科幻影視角度,指出了中國科幻的發展潛力。電影導演郭帆也表示,中國的科幻土壤有待更多的硬核科幻作品來培育,養成中國的“科幻語境”,形成良好生態之後,科幻產業必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