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顫日科普 | 關注房顫 預防卒中

一、什麼是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導折返環引起許多小折返環導致的房律紊亂。我們的心臟之所以會跳動,是因爲電活動引發機械收縮。電活動起始於竇房結,通過心臟傳導系統將電活動傳至心臟各處,使心臟有規律地機械收縮。首先是心房收縮,將血液泵入心室,然後心室收縮,將血液泵至全身各處。正常情況下心臟跳動節律整齊,一般爲60-100次/分。心房顫時,心房內激動傳導的方向不一致,頻率快且不規整,頻率高達300~600次/分,使得心房不能進行有效的機械收縮,心房的激動也不能全部到達心室,所以心率一般可達到100~200次/分。這時就會有心慌、氣短的感覺,有些人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據統計,我國房顫病人可能已多達1000萬人,成年人的房顫患病率從1%~6%不等,隨年齡增長,房顫的患病率也是急劇升高,75歲以上人羣達到10%。

二、爲什麼會發生房顫?

1、房顫的發生常常與其他疾病有關,比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臟外科手術、風溼性心臟病、慢性肺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栓塞、甲亢、心包炎、電解質或代謝失衡、嚴重感染等。

2、有時沒有其他疾病,但存在酗酒或嗜酒、長期精神緊張、大量飲用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也會發生房顫。

3、有6%~15%的房顫患者臨牀檢查未發現任何已知的基礎心臟疾病,也無其他常見促發房顫的原因,這種房顫又被稱爲特發性房顫。

三、房顫有哪些不同類型?

根據房顫的發作特點以及對復律治療的反應,分爲以下四種類型:

1、初發房顫:既往無房顫病史,初次發現的房顫;

2、陣發性房顫:7天自行轉復爲竇性心律者;

3、持續性房顫:持續7天以上,需要藥物或者電擊才能轉復爲竇性心律;

4、永久性房顫:不能轉復爲竇性心律或在轉復後24小時內復發者。

四、房顫的診斷?

房顫的診斷並不困難,房顫發作時的心電圖就是確診的依據。如果發作時間短暫、頻繁者可通過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診。

五、房顫的危害有哪些 ?

1、血栓形成與栓塞是房顫最嚴重的危害所在。房顫時由於心房喪失有效收縮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脫落則可隨着血液至全身各處,從而導致腦栓塞(中風、偏癱)、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顫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率爲正常人的5~17倍。非瓣膜病房顫患者不抗凝狀態下的年卒中發生率爲5.3%,至少3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發生一次腦卒中。如果還有栓塞病史、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房擴大或年齡超過65歲等,更容易發生血栓形成。

2、房顫時心率增快,節律不齊會使人感到心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心房收縮功能喪失和長期心率增快引起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可導致心力衰竭,表現爲乏力,活動能力下降。

3、房顫本身即可增加死亡率(是健康人羣的2倍)。

六、房顫治療的目標是什麼?

現階段房顫治療的目標是:

1、轉復房顫心律,使之恢復並且長期維持竇性心律,是治本之策。

2、控制房顫發作時快速的心室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治標之策。

3、預防房顫的血栓栓塞或卒中併發症。

七、房顫的治療策略: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

(1) 轉復和維持竇性心律,這類藥物主要有伊布利特、胺碘酮、索他洛爾、普羅帕酮、莫雷西嗪等,轉復竇性心律的藥物長期服用副作用明顯甚或增加死亡率,且治療的成功率至多僅爲30%左右;

(2) 控制房顫發作時的快速心室率,這類藥物主要包括地高辛、ß-受體阻滯劑(例如倍他樂克)和鈣離子拮抗劑(例如合心爽、異搏定)等,控制心室率可以改善症狀但是不改善預後;

(3) 對血栓栓塞的高危患者進行抗凝治療,是非常必要的治療,抗凝治療需要經常抽血化驗以減少抗凝過度導致出血或者抗凝不足導致失去預防作用。

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

(1) 電覆律治療:是通過直流電電擊的方法,使房顫轉復爲竇性心律,其優點是轉覆成功率高,缺點是需要充分催眠鎮靜,而且不具有維持竇性心律的作用。

(2) 導管射頻消融根治房顫,相對傳統的藥物治療而言,這種手術微創,且能夠達到根治的目的。世界指南中,導管消融術已是房顫治療的I級治療方式。

(3) 外科手術:目前主要用於因其他心臟疾病需要行心臟手術治療的房顫病人,手術效果好,但是開胸手術本身創傷較大。

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藥物、應激所致的房顫,在去除病因之後,房顫可能自行消失,也可能持續存在。【科普】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系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車改雲。腦心同治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現代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特聘專家、陝西省心血管專科聯盟理事會理事、從事內科臨牀工作33年。擅長:內科急危重症、各類中毒的救治;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內科疾病、身心疾病及內科常見病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