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及長間歇

圖1心電圖分析:

竇性P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態、間距不同的f波,QRS波顯著不齊,平均心室率89bpm,提示心房顫動。

T波:I、II、V2-V6倒置,III、avF低平,avR正向。

心電圖診斷:

1.心房顫動,

2.T波改變。

圖2、圖3分別是最慢和最快心率,圖4-圖6是截取的長RR間期。24h中,大於2.0s的有227個,大於2.5s的有22個,大於2.7s的有6個,大於3s的沒有。

相關知識點:

一、心房顫動

較心房撲動多見,是一種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因其心房激動快速而紊亂顫動,失去了協調一致的收縮,心房既喪失了正常排血功能,附壁血栓易於形成。

心電圖特徵: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態、間距不同的f波, f波的頻率爲350—600/min。典型的f波是診斷心房顫動的要點,是診斷心房顫動的唯一依據。但需要排除各種干擾和僞差。

2,心房顫動心室律顯著不齊是由於房室結內隱匿性傳導所致。心房顫動的R-R週期極度不規則,只能連續測量數個R-R週期,求其平均值,即爲心房顫動平均心室率。

3,心房顫動時室內傳導可以正常,也可呈室內差異傳導。

二、心房顫動合併心室長間歇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把在心房顫動情況下出現的心室長間歇看作是合併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結果,並制定出如下標準:

1,連續10個f未下傳心室,重複出現三次以上者。

2,平均心室率小於50bpm.

3,長R-R間歇> 2500ms,且出現三次以上者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出現三次以上者,符合的條件愈多,診斷合併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可靠性愈大。

通過動態心電圖監測發現心房顫動合併的心室長間歇不一定就是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現在多認爲,心房顫動合併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確實存在,但很少見,在診斷上存在一定困難。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提示心房顫動合併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1,竇性心律伴持續性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發生心房顫動時,心室率小於50bpm.

2,出現頻發的≥2500ms的心室長間歇。

3,心房顫動合併過緩的交界性逸搏、交界性心動過緩、室性逸搏或室性心律。

Holer監測顯示夜間睡眠時發生的偶發心室長間歇往往與迷走神經張力增高、隱匿房室傳導有關。

三、心房顫動引起的隱匿傳導

心房顫動都伴發有交界區內隱匿傳導,常見表現爲心室節律不整,這也是心房顫動的重要特徵之一。發生機制與隱匿傳導有關。

心房顫動時心房率高達350-600次/分,很多心房激動雖然進入了交界區,未能通過交界區“全程” (隱匿傳導),這些激動進入房室區的深度不一,對後繼激動的程度也不同,有些激動還能下傳至心室,但傳導延緩,另有一些激動則完全受阻,因而引起心室率的忽快忽慢,顯得絕對不齊。

心房顫動時在房室交界區發生隱匿性傳導的機會非常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