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黨百年 學者:臺海全面衝突可能性不大

中央廣播電臺與陳文成基金會今天舉辦美臺關係座談會。(崔慈悌攝)

今年是中共建黨百年,外界擔憂兩岸是否有爆發軍事衝突可能。對此,臺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認爲,建黨百年對中共是喜事,明年又有冬奧,在2022年下半年之前全面衝突可能性都不太高。至於大陸近來一連串強勢作爲,戰略專家蘇紫雲則認爲,主要是對內,爲建黨百年要團結內部網民輿情

中央廣播電臺與陳文成基金會今天舉辦美臺中關係座談會,賴怡忠表示,中國肯定是想打臺灣,他的能力也比過去要強許多,美國很多人認爲,從2022年中共二十大之後,到2027年建軍百年以及二十一大之間,可能是兩岸衝突比較要注意的時間點,尤其是2024年底至2025年美國若面臨政黨輪替,中國就可能會採取攻擊。

他說,從中國最近在軍事上的態勢來看,已非政治威脅而是進行聯合實戰訓練,有兩次報導更是針對美航艦進行密集的模擬攻擊,這是非常挑釁的動作,最近美國馬斯廷號混到中國航母戰鬥羣中且一直跟着不走,是否美國要以此行動告訴中國,「你可能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厲害」,要中國自制。

賴怡忠強調,臺海的兇險確實比過去要多,臺灣也要有所準備,但這兩年因爲有中共建黨百年和冬奧,短期內他認爲臺海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可能性不太高。

蘇紫雲則表示,拜登上任百日以來,內政外交、安全是三合一的,外交上是團結盟友,戰略上是圍堵中國的軍事擴張,拜登政府上任72小時,1月24日就派遣航艦進入南海,2月9日雙航艦就進入南海,對中共軍事壓制已經很清楚。

他認爲,拜登政府現在是從以往的戰略模糊變成一個比較建設性清晰路線,用間接方法傳遞給北京一個訊息,就是一旦動武,美方跟其他盟國也會採取行動

蘇紫雲指出,目前美國國會兩黨,包括臺灣保證法、美國的戰略競爭法,都是指向支持臺灣,無論是硬體軍售或是軟體的軍事改革,並且把中共界定爲比較明確的威脅對象。

美國民主黨柯林頓政府當年曾協助中國發展經濟,因爲他認爲,經濟會促進中國政治的轉變,但2017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認爲中共不可能去改變,反而把賺來的錢拿去發展武器,威脅鄰國,並利用科技監控人民。

蘇紫雲指出,2018年川普政府國防部出版國防產業鏈的安全評估報告,指稱紅色供應鏈對美國的威脅,這是科技戰的起始。拜登政府也清楚延續科技戰這樣的做法。

美國政府不管是共和黨或民主黨都逐漸重視臺灣真正價值的原因,他舉例晶片不只涉及到經濟的問題,更涉及到軍事武器的性能問題。目前臺海戰略已不只是地緣戰略上的競爭,而是微型化軍備競賽電晶體數量會決定晶片的速度和效能,又決定大型武器載臺最終的性能。

蘇伊士運河一年航運只佔全球航運12%,通過的貨物約2.9兆美金,約佔全球年貿易量的六分之一。但他說,南海海運一年佔全球海運的60%,通過的貨物佔6兆美金,也就是全球貿易的將近三分之一,這就連接到美國的地緣戰略。拜登對中共採戰略圍堵的架構已經形成了,剩下的是戰術上的對弈。

至於大陸,蘇紫雲強調,今年在中共建黨百年前提下,會有更多軍事上的動作,但這些展現的目的其實最大的成分是對內而非對外,他要團結他們內部網民跟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