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突然發佈!
利好突現,直線漲停!
剛剛,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整體發展水平全球領先。鋁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力爭國內鋁土礦資源量增長3%—5%,再生鋁產量1500萬噸以上。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鋁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
方案還提到,加快推動國內鋁土礦資源增儲上產。受此刺激,閩發鋁業直線封板,常鋁股份直線拉昇。分析人士認爲,上述方向無疑有利於鋁行業的發展,且能給有色行業提供一定的示範效應。前一段時間,國內市場傳出工業金屬戰備收儲的消息,雖未獲權威證實,但亦激起了市場的做多情緒。
3月28日,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目標到2027年,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整體發展水平全球領先。鋁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力爭國內鋁土礦資源量增長3%-5%,再生鋁產量1500萬噸以上。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鋁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
目標到2027年,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電解鋁行業能效標杆水平以上產能佔比提升至30%以上,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清潔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新增赤泥的資源綜合利用率15%以上。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突破一批低碳冶煉、精密加工等關鍵技術和高端新材料,培育鋁消費新增長點,基本滿足重大工程、重點型號產品需要。
展望2035年,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引領全球鋁工業發展。鋁資源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結構及佈局進一步優化,參與全球鋁產業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大幅增強,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高質量發展局面全面形成。
方案還提到,加快推動國內鋁土礦資源增儲上產。紮實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國內重點成礦區帶內鋁土礦資源調查與勘查,新增一批可供開發的鋁土礦資源。積極開展現有礦山深部邊部找礦,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加強礦山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支持山西、河南等地煤下鋁高水平開發利用,力爭打造1~2個煤鋁共採示範性礦山。鼓勵鋁土礦開採企業貧富兼採,支持開展低品位鋁土礦、高硫鋁土礦開發利用技術攻關。
方案出臺的背景
鋁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是關係國計民生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鋁產業是第一大有色金屬產業。近年來,我國鋁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爲全球最大的鋁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
一是產業規模增長。2024年我國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材和再生鋁產量保持世界第一,分別約爲8500萬噸、4400萬噸、4950萬噸和1050萬噸,有力支撐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二是技術水平提升。首創石灰拜耳法、選礦拜耳法等氧化鋁生產技術,建成全球最大單條氧化鋁生產線,鎵、鋰、鐵等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領先,電解鋁綜合交流電耗較2020年約下降2%,500kA及以上電解槽產能佔比約45%。
三是產業結構優化。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有效實施,產能加速向清潔能源富集地區轉移,電解鋁使用清潔能源比例提升至25%。鋁加工集聚化發展效應增強,涌現一批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但與此同時,國內鋁資源供給不足、節能降碳壓力增大等問題日益凸顯。出臺《實施方案》,旨在加強全產業鏈統籌謀劃,充分發揮我國鋁產業基礎好、市場規模大等優勢,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實施方案》指出,一是明確發展定位。聚焦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碳達峰實施方案、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等有關要求,提出促進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年目標任務。二是強化系統謀劃。立足全產業鏈,統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系統謀劃提升鋁資源開發、冶煉加工、材料製備、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等全鏈條競爭力提升的發展任務。三是突出創新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促進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提升高端產品供給能力,加快綠色智能轉型升級,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着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供給側和需求側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環境部3月26日發佈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誌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大行業覆蓋範圍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本次《方案》擴圍包含:覆蓋行業:由原來的發電行業增加至發電、鋼鐵、水泥、鋁冶煉四大行業;覆蓋主體:由原來的約2200家增加至3700家;覆蓋碳排放量:由原來的約50億噸增加至80億噸,覆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由原來的40%增加至60%;覆蓋溫室氣體種類:擴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類,其中鋼鐵、水泥行業管控溫室氣體種類爲二氧化碳,鋁冶煉行業管控溫室氣體種類爲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
而從需求端來看,除了新能車、算力等產業對工業金屬需求增加之外,兩會報告亦提出,要穩步推進國家儲備建設。加快落實戰略物資增儲年度任務,持續擴大儲備規模。穩步推進糧棉糖肉化肥倉儲設施、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國家儲備通用倉庫等建設。強化國家儲備設施與國家物流樞紐、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的對接,提升儲備管理運行效能。
責編:羅曉霞
排版:王璐璐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