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實踐進行時|職普融通,讓教育選擇更加靈活多樣

【職教實踐進行時】

原標題:中職和普高實行學分互認、學籍互轉,職普融通成爲四川職教改革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引題)

職普融通,讓教育選擇更加靈活多樣(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娜 通訊員 潘文苑

閱讀提示

逐步構建一個更加開放、靈活、多元的教育體系,四川通過推進職普融通、深化產教融合,實現了教育與產業的緊密對接,爲職業教育開闢了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新路子,爲企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產業發展到哪裡,我們就跟進到哪裡;產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就提供什麼樣的人才支撐!”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拉開帷幕,半個世紀以來,這所學校與重裝企業脣齒相依,從火電、水電、核電、風電成套設備到航空模鍛件製造,見證並參與了“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發展歷程。今年1月,該校正式升格爲四川省第一所公辦職業本科大學,迎來了通過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探索探究,爲產業技術變革、社會發展不斷培育高層次技能人才,爲四川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嶄新使命。

該校的教育教學實踐,正是四川職校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實踐的具體體現。近日,爲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推動建成職普有效融通、產教深度融合、科教集聚融匯和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四川省正式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在優化職業教育佈局結構、提升職校辦學水平、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等多方面進一步明確方向。

搭起人才培養“立交橋”

“地方能依靠、產業離不開、行業認同、學生自豪、國際國內有影響”,這是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正在努力的方向,構建現代大學治理體系、提升現代大學治理能力,強化辦學特色、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等等都成爲題中之義。而在職業教育階段,職普融通正成爲四川職業教育改革中一項重要創新舉措。

職普融通,即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之間的合作,通過雙方共同設計課程、互派師資,實行學分互認、學籍互轉,爲學生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教育選擇。

“職普融通班主要開設普高課程和部分職高專業核心課程,高一第一學期結束參加德陽市統一的普通高中期末考試,成績達標可自願申請並經審覈後轉入聯合辦學的普通高中學習。”綿竹市職業中專學校相關負責人稱,作爲德陽首批職普融通試點學校,去年首屆職普融通班招收了23名學生,有8名考試上線獲得了去普高的機會,其中4位選擇去普高就讀,4位同學選擇留下繼續讀職高。

同樣,在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職普融通也取得了顯著成果。該校與洛帶中學聯合舉辦的職普融通育人模式實驗班,自2017年啓動以來,已招收35個班、1439名學生,職普互轉331人。已畢業學生中,有295名學生通過職普融通路徑升入本科院校,其中12人升入四川農業大學,約340人升入優質雙高職業院校。

“這種模式爲職業教育開闢了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新路子,也爲普通教育打開了提高人才適配度、破解就業矛盾的新窗口。”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相關負責人認爲。

訂單式培養爲企業提供人才支撐

逐步構建一個更加開放、靈活、多元的教育體系,四川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實現了教育與產業的緊密對接,爲企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來,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與東方電氣集團通過“學校走出去”和“企業引進來”的方式,聯合培養了3批次12個班合計300餘人的現場工程師班人才,成爲企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現場工程師班的定向培養,企業培養週期大大縮短,從以前的3年縮短到現在的1年。”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去年分到東方電機的53名學生中,有43名留了下來,並且實踐能力強,各個分廠都搶着要。這種產教融合“訂單式”培養的模式,不僅解決了企業的用人需求,也爲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

“我們也與吉利等汽車集團建立了人才培養合作關係,與沃爾沃、大運汽車等企業開展員工在職提升、培訓等工作。”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相關負責人稱,目前,該校已經培養了近2000名汽車行業人才,培訓了近500名汽車行業人才,併爲汽車行業企業提供了超過5萬人次的員工培訓服務。

記者瞭解到,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通過“校中廠”,帶動學生參與到訂單生產過程中來,提升了實操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廠中校”,讓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在生產線上鍛鍊能力,在實習中不斷學習。這種產教融合的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也爲企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進一步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

“新業態產生新職業、新職業產生新崗位,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無論是職普教育還是產教融合,最終的目標都是助力學生多元成才,實現出彩人生。”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多家職校相關負責人表達了同樣的實踐感悟。

四川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也明確提出,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並將該項改革放在僅次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位置。

該省還將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緊扣該省產業發展佈局,優化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佈局結構;聚焦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教育、經信、財政、科技四部門聯動發力,創新校企“雙激勵”模式,計劃投入20億元分批打造50個省級產教融合示範項目,着力打造集實踐教學、生產服務、技術研發等爲一體的產教融合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同時該省還將建立科研反哺教學機制,制定一批適應產業需求的崗位職業標準、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標準,引導教師將最新研究成果及時融入專業教育,將本領域的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及時引入課堂教學和教材建設,推動科研優勢轉化爲教學優勢,促進科教互動融合育人。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