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自動駕駛三大痛點:安全?溢價?隱私泄露?
2021上海車展剛剛落下帷幕,會場內外,自動駕駛受到高度關注。華爲自動駕駛全球首次公開試乘獲得好評,大疆、百度、滴滴、商湯等企業紛紛展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不久前,我們還在討論自動駕駛何時能夠落地,有哪些應用場景,如今自動駕駛已經成爲很多即將量產車型的重要賣點。消費者不禁想問——量產車的自動駕駛安全嗎?買車的自動駕駛溢價值得嗎?自動駕駛數據和隱私安全有保障嗎?
量產車的自動駕駛安全嗎?
在本屆上海車展正式開幕前,“不造車”的華爲掀起了刷屏效應,搭載華爲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車型在全球首次公開試乘,已經可以實現城區通勤無干預自動駕駛。這款華爲與北汽合作的“極狐阿爾法S華爲HI版”車型也成爲車展亮點之一。此前,很多人對華爲自動駕駛的能力保持懷疑,而當新車型宣佈即將量產交付後,又有人提出問題,自動駕駛車輛在路上跑,真的安全嗎?
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透露,有關部門即將會發布自動駕駛的准入評測標準,量產車型會根據有關要求進行認證。“我們自動駕駛的系統也在不斷優化提升,我相信之後的版本會比現在更優秀。”
特斯拉也在積極推進自動駕駛服務。特斯拉大中華區總裁朱曉彤此前接受記者專訪時,曾對自動駕駛安全問題作出迴應。他表示,特斯拉現在車輛上應用的是自動輔助駕駛技術,它可以讓駕駛員的體驗更輕鬆,但是駕駛員仍要對駕駛行爲負主要責任。特斯拉制造的所有車輛,其實都具備了未來實現全自動駕駛的能力,但在實現之前,還是一種自動輔助駕駛。
如果自動駕駛上路後出現交通事故要由誰負責?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楊勝兵指出,目前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幾乎空白,各地的示範應用可以爲立法提供一些經驗和依據,加速立法進程。肇事者、整車廠、技術運營主體、保險公司等均有可能是責任的承擔者。
買車的自動駕駛溢價值得嗎?
自動駕駛是車輛的賣點,但也是車輛的溢價點。“極狐阿爾法S華爲HI版”的基礎版車型,比不配備“華爲HI”系統的最低配置車型貴了近14萬元。WEY品牌的摩卡車型,“準L3級自動駕駛”最高配車型與普通的最低配車型價差約4萬元。特斯拉、蔚來等則推出了自動駕駛訂閱服務,用戶訂閱需要額外付費。蔚來NAD自動駕駛服務月費爲680元。
正在選購新車的消費者黃先生說:“我很想體驗自動駕駛的新車,但是現在自動駕駛還不能真正上路,車輛硬件的溢價有點高,軟件訂閱的費用按月收也不便宜,我還要再考慮一下。”
目前,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主要有機器視覺和激光雷達兩大類技術方向,激光雷達的硬件成本較高,使得相關車型價格居高不下。瑞銀投資研究分析師鞏旻表示,國內硬件生產的供應能力會很快把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下來。但是企業賣自動駕駛選裝包或者訂閱模式,仍將是重要的變現模式。
小鵬汽車品牌管理總監於洋認爲,傳統賣車是賣配置,車企提供很多功能或概念,消費者並不能完全理解,甚至買了也不會用。“現在賣車,我們想從用戶的使用場景出發,告訴消費者在哪裡可以用上自動駕駛功能,如泊車或高速公路行駛等。如果某種智能功能用戶都不使用,就是僞需求,我們可能會取消這類服務。”
自動駕駛隱私保護有保障嗎?
關於自動駕駛車輛或智能汽車隱私保護的問題,曾在3月中旬引發一輪熱議。一位海外黑客提取到了特斯拉車內攝像頭的拍攝畫面,視頻中車內駕乘人員的動作、姿態等清晰可見,不少消費者對車內攝像頭隱私安全產生懷疑。特斯拉對此迴應稱,國內車輛的攝像頭並未開啓,且國內用戶的數據都會在本地存儲。
這些迴應並沒有消除消費者的擔憂,在汽車智能化時代,車內攝像頭幾乎成爲車輛的標配。有業內人士表示,車內攝像頭與手機、電腦攝像頭類似,消費者無需有太多顧慮。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談劍鋒指出,據統計,特斯拉可以採集覆蓋車主個人信息、車輛環境信息、車輛行駛信息、車主手機信息等200多項信息,國內同類廠商也採集有170多項。這些信息很多是用於自動駕駛分析決策的,加強對智能汽車數據安全監管非常重要。
“我們車內有兩顆攝像頭,一顆用於拍照的攝像頭,內容存儲在車身內,一顆用於監測疲勞駕駛的攝像頭,只有識別功能、沒有記錄功能。用戶可以直接選擇關閉監測疲勞駕駛的攝像頭。”蔚來汽車上海地區負責人夏慶華說,“而自動駕駛機器學習所需要的數據與個人信息是脫敏的。”
談劍鋒表示,對智能汽車的數據安全,應該從法律法規上做好規範和提前立法,明確適用於整個行業的細化標準。可以參考近期出臺的《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範圍規定》,出臺智能汽車等設備的標準,企業的數據採集要遵循合規和最小可用原則,不可過度採集。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也建議,從加強數據隱私保護、制訂過程審查制度以及嚴懲違法違規行爲等方面保護汽車數據安全。建立准入制度,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包括高精地圖數據的採集、存儲和商業用途需經國家相關部門備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