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重磅發聲!涉退市率、IPO監管、投融資平衡等問題
1月19日,證監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就註冊制改革和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兩方面,相關負責人迴應了當前市場關注的多個熱點問題,包括註冊制的變革邏輯、A股退市率、IPO監管、投融資平衡等問題。
絕不是個別人講的“註冊制就是將IPO審覈從證監會搬到交易所”
綜合業務司主要負責人周小舟表示,境外成熟市場普遍實行註冊制,但沒有統一的模式。在改革之初,證監會就明確提出註冊制改革3原則。一是尊重註冊制基本內涵。註冊制改革說到底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我們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推動市場各方歸位盡責,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
二是借鑑全球最佳實踐。堅持尊重市場規律,綜合研究借鑑境外成熟市場實行註冊制的通行做法,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爲核心的註冊制架構,開門搞審覈、全程受監督;秉持嚴格監管執法的理念,壓實發行人及中介機構責任,嚴厲打擊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爲,進而帶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和中介機構盡職盡責。三是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徵。我國資本市場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發行上市機會比較稀缺,市場參與主體不夠成熟,法治誠信環境還不完善。特別是個人投資者超過2.2億人,這是哪個國家都沒有的,是最大的國情市情。針對這些特點,我國註冊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和監管政策。比如,板塊定位,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對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加強審覈把關等。
應當講,註冊制改革是一場從底層邏輯到思想理念、行爲方式的深刻變革,涉及資本市場入口與出口、一二級市場、投融資、立法與執法等各領域全鏈條,絕不是個別人講的“註冊制就是將IPO審覈從證監會搬到交易所”。我們堅持註冊制改革3原則,並貫穿於改革各方面和全過程,在實踐中逐步走出了一條試點先行、先增量後存量、以板塊爲載體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註冊制改革之路。總的看,註冊制主要制度安排已基本定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實現系統性重塑,市場對法治的敬畏之心更強了,市場生態不斷淨化,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更加受到保護,監管部門自身的透明度更高、各種約束更強了。
並不是退得越多越好
隨着全面實行註冊制,A股常態化退市逐步形成。但也有市場觀點認爲,A股退市率不高。
上市司司長郭瑞明表示,2020年底,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新一輪退市改革方案,滬深證券交易所修訂了退市規則。改革方案充分考慮了我國國情、投資者結構特點、市場承受能力和經濟發展階段,強調分類施策,既完善了強制類退市指標和流程,也暢通了多元化退出渠道,力求平穩推進。
改革3年來,共有127家公司退市,其中104家強制退市,強制退市數量是改革以前10年的近3倍,呈現兩個特點:一是面值退市顯著增多,去年面值退市的數量接近全部退市公司的一半,市場優勝劣汰的自我調節機制開始形成;二是重大違法類退市增多,去年8家公司因達到重大違法標準進入退市程序。這些公司的退市帶動中介履職、投資理念、市場生態發生了深刻變化,總體符合改革預期。
郭瑞明說,關注到市場上“A股退市率不高”的觀點。退市改革的核心是堅持“應退盡退”,在退得下的同時還要退得穩,也並不是退得越多越好。以美國爲代表的境外市場退市是以私有化、被其他上市公司吸收合併爲主,是自願退市爲主,有些市場自願退市佔總退市比例超過90%,真正強制退市的比例也不高。這些公司退市是自身公司戰略考量,主動作出的市場化選擇。A股強制退市的公司不少,但重組退市、主動退市案例大幅度少於境外市場。
註冊制絕不意味着放鬆把關
對於加強IPO監管問題,發行司司長嚴伯進表示,註冊制絕不意味着放鬆把關。可以說,發行監管更加嚴格,對IPO企業的質量要求更高。試點註冊制以來,證監會和交易所從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出發,持續向市場傳導從嚴監管理念,申報企業和中介機構都切身感受到責任和壓力。試點註冊制5年來審結的1000多家企業中,撤回和否決比例近四成,堅決把“帶病闖關”和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擋在市場大門之外。
實踐中,證監會和交易所堅持從嚴審覈,綜合運用審覈問詢、現場檢查、專項覈查等手段防範財務造假,強化內控和公司治理要求,關注持續經營能力,精準執行產業政策,整治信息披露中的過度包裝、“僞創新”等問題,強化發行定價等行爲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同時,我們堅決落實“申報即擔責”,對審覈和現場檢查發現問題的發行人、中介機構,按照問題性質,該整改的整改、該問責的問責、該移送立案的移送立案。
不存在只重視融資,不重視投資
如何促進融資端與投資端平衡發展,推動註冊制走深走實?機構司司長申兵表示,證監會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融資端與投資端動態平衡,2019年啓動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後,在保持IPO常態化的同時,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積極培育主動穩定的長期投資力量。
從融資端看,近五年A股IPO總額2.2萬億元,再融資總額3.8萬億元,合計融資總額約6萬億元。資本市場只有不斷有新的優質公司上市,才能保持這個羣體一池活水,這個基石才能不斷夯實。
從投資端看,加強投資端建設,積極推動各類投資者加大對A股市場的投資力度。公募基金、養老金、保險等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從6.4萬億元增長至15.9萬億元,增幅超1倍,持股佔比從17%提升至23%。權益類基金從2.3萬億元增長至7萬億元,佔公募基金規模比例從18%提升至26%。北上資金持A股流通市值從0.7萬億元增長至2萬億元。個人投資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從10.8萬億元增長至22.1萬億元。資本市場投融資兩端總體保持平衡發展。
與此同時,投資者回報持續增強。近五年A股累計分紅8.4萬億元,分紅金額超過當期融資額;公募基金累計盈利2萬億元,分紅2.2萬億元。“我們不存在只重視融資,不重視投資。”
採寫:南都灣財社 記者王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