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天的政策意味着什麼

(本文作者秦朔,秦朔朋友圈創始人)

秋意漸濃時分,中國資本市場,忽如一夜強勁春風來。

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三部門公佈了多項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磅政策,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幹字當頭、衆志成城,充分激發全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這是具有正面震撼性、建設性的三天,是打破“中國資產負債表衰退”“螺旋式向下循環”“中國經濟將會沉沒多少年”等漸漸流行的刻板印象的三天,是穩定和提振市場主體與人民羣衆信心的三天。

經濟是信心,是人心。

長期浸潤於一線調研,使我對經濟冷暖和市場人心有不少切身體會。2020年就寫過,“當前的中國經濟,既表現出強大的韌性同時也有相當的壓力,展望未來,形勢會更加嚴峻和複雜”。

僅靠政策驅動,當然不能解決中國經濟中許多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但走心的政策,一定能通過穩定預期,改善預期,對投資和消費產生正向影響。所以政策本身就是市場力,就是生產力,政策創新也是新質生產力。

過去幾日,百感交集,五味雜陳。故此文不像往常一樣作深入工整的解讀,而是以中國政府網發佈的正式文件爲依據,圍繞“這三天的政策意味着什麼”這一命題,做一些個人化的總結,不求完備,但求直抒胸臆。

01

中國經濟的天塌不下來

眼下中國企業是挺卷的,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挺複雜的。但放在全球,我們的人民爲了過得越來越好的吃苦耐勞與學習能力是極強的,寅吃卯糧、透支未來的程度是有限的,儲蓄率也很高;我們的中央政府是高信用、低負債、有強大號召力的;我們企業的競爭力是可以信賴的。我們要有危機感,但不必陷入恐慌。

政府希望對“高增長、高槓杆、高消耗”的傳統模式進行調整,邁向高質量發展,“樹不能長到天上去”。但政府也絕不會願意“天塌下來”,讓資產價格跌跌不休,牽連到整個金融與地方財政體系的安全。

政府希望的是理性繁榮,可持續發展,既不是非理性繁榮,也不是“只要理性不要繁榮”。

政府不希望資產負債表無度、瘋狂擴張,但也不希望資產負債表從此走上收縮,一直縮不回頭。那種讓中國經濟走向通縮的“理性”,如果不是錯誤的話,至少是片面的。

這三天金融政策的強力推出,相當於對市場,對世界宣佈了一個信號,中國經濟的天塌不下來!

中國會正視自己的困難,但以經濟的基本面和韌性看,目前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和投資者預期過於低迷,因此政府要鮮明地表達自己的態度,而且政策工具箱的“彈藥”是非常充足的。

誰都不要低估中國政府維護基於基本面的經濟信心的堅強決心。

02

中國老百姓的收入問題,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老百姓要過日子,過好日子,肯定希望錢包鼓起來而不是癟下去。

錢包裡裝着四種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

和收入最相關的是就業,就業也是一切之本。經營性收入和營商環境,財產性收入和資產價格,轉移性收入和政府再分配,則有很大關係。如果就業和收入不是上去而是下去,那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和政治問題。

這一次央行提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降低了“房貸族”的支出壓力。政治局會議強調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這對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是重要的支撐。

政治局會議還強調促進中低收入羣體增收,重點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人口、零就業家庭等重點人羣就業工作,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羣體的幫扶。

9月25日,民政部、財政部聯合部署,向特困人員、孤兒等困難羣衆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新華社也在當日發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

這些政策表明,當老百姓的收入有問題時,政府不會坐視不管,完全交給市場自發解決。

03

政府會用真金白銀表達對中國核心資產的信心

這次央行創設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者通過資產質押,從央行獲取流動性,並創設了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和增持股票。

這一前所未有之舉說明,滬深300等上市公司作爲中國資產的核心代表,政府認爲是被低估的,而且存在着不斷殺跌、擴散恐慌的危險性,不能再聽之任之,央行對此絕不答應。

過去中國一出經濟刺激政策,首先想到的就是“鐵公基”,這一次在資本市場上用真金白銀重拳表態,是一大突破,值得讚許。最簡單的理由是,資本市場的ETF指數基金和一些公司標的,價值是比較清楚的,可以“買個明白”,而把錢花在“鐵公基”和地方呈報的各種項目上,究竟能不能閉環,最終效果和投入程度能不能匹配,歷史證明大有存疑。所以,目前情況下,反而是“買紙頭”(證券)比“買磚頭”(投入實物項目)更具確定性。

04

實體經濟和金融/資產經濟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共生共榮

應該說,對於基建、製造業等方面的規律,我們是比較清楚的,促發展的手段也比較得力(有時甚至過度用力)。但對於金融/資產經濟,我們長期以來覺得是虛業,加之全球金融不斷變化,各國的金融生態也不一樣,無法簡單拷貝,所以我們從認識到實踐還不成熟。

到底要不要發展金融?如何看待資本?怎樣建設金融強國?金融的市場化、專業化、法治化、普惠化、現代化如何推進?方方面面的認識並不統一,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天差地別。

事實上,現代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經濟生活,已經離不開金融、資本、資產。從個體的行爲規劃到城市的建設,從企業的價值實現到政府的財政收支,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金融環境和金融條件。金融作爲一種跨時空的價值交換和資源配置工具,誰都離不開。金融/資產經濟出了問題,個人投資,企業運轉,政府運作,都會出問題,環環相扣,“蝴蝶效應”無比深遠。

最近的一系列政策表明,政府充分意識到,要把中國經濟搞好,就要把中國的金融/資產經濟搞好。最簡單的理由就是,對中國未來至關重要的科技創新,如果沒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加持,是無法想象的。“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兩者共生共榮。不能厚此薄彼,褒此貶彼,而要辯證理解,統籌發展。

05

在全球大變局中,我們要開始適應刺激政策常態化和結構改革長期化

從中國改革開放算起,現在可能是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最具挑戰性的時候,確實是大變局。一方面,全球多個經濟體尤其是發達經濟體都面臨着經濟增長乏力、老齡化、社會福利壓力加大、民衆對均衡分配的訴求上升等挑戰,宏觀負債率都在提高;

另一方面,國際間的競爭與合作、阻撓與擁抱、博弈與互補,在交替動態並存,加上此起彼伏的地緣政治衝突的纏繞,我們面臨的貿易和投資環境更加複雜。

我們看到,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2010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到非洲、拉美等多個新興市場的貨幣和通脹危機,一國的貨幣、財政等宏觀經濟政策的出臺頻率比以前加快了很多,刺激政策已經常態化了。

我們要有戰略定力,但全球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並不以我們的意志爲轉移,且中國已經處於深度全球化狀態,從現在到未來相當一段時間,我們將處於一場“持久戰”。

“持久戰”不能只靠意志,要靠綜合實力,而經濟爲國力之基。

所以,我們的經濟政策要“善於應變,以變對變”,要有更強的動態響應能力、智慧和靈活性,也要打出更強的“組合拳”。

這一次是金融三部門先強力啓動,但切不可到此爲止。“孤舉者難起,衆行者易趨”,接下來,財政、發改、商務等部門也要及時跟上,非經濟部門也要仔細考慮如何爲經濟振興做貢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徹底扭轉相對低迷的經濟精氣神,重回振奮精神謀發展、爭創新之路。

與此同時,也一定要明白,經濟需要刺激,但光是刺激不可能帶來可持續發展。在保持資產負債表穩定的同時,中國的根本和長遠出路還是高質量發展和生產性創新,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停擺,還要紮實推進。

在經濟刺激中,也要防止過去那些“高槓杆投機”“渾水摸魚”“慷國家之慨謀小團體利益”“道德風險”“不計成本盲目擴張”的問題。

06

“幹字當頭,衆志成城”最重要

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進一步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爲;要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要加大引資穩資力度,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等等。

會議要求“幹字當頭、衆志成城”,並提出“要樹好選人用人風向標,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爲擔當者擔當、爲幹事者撐腰”。

(注:“三個區分開來”是: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爲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爲區分開來;把爲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爲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爲區分開來。)

我認爲,這些要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並不亞於已經出臺的刺激政策。

這些年我和大量市場主體接觸,包括中國極爲優秀的企業家,經常有一種感覺,大家不怕辛苦,怕心累,不怕艱難,怕不確定,不怕一時受委屈,怕一直有壓抑。原因究竟何在?我認爲主要是在對傳統增長模式進行矯正的過程中,出現了“上下不對稱”和“輿論錯位”。

所謂“上下不對稱”,是指很多宏觀上是爲了糾偏、規範發展的政策,在具體實施中,被不斷加碼、放大化、絕對化,甚至變成了某些權力部門顯示存在感的偏好和新的“隱形尋租”的愛好。

我們廣大的市場主體,是要提升自己的合規、守信、創新等能力,但中央從來的態度都是把發展擺在執政興國的首位,因此反覆強調“兩個毫不動搖”。

換句話說,中央對於市場主體的態度,一部分要大力弘揚,一部分要建設性地規範,然後幫助其前進,少部分違紀違法坑蒙拐騙的,則堅決打擊。但在現實的涉企執法、監管行爲中,對於中間這很大一部分,一些地方和部門往往採取了“越嚴越好,越查越好,罰得越多越好”甚至是有罪推定的態度,而且對歷史形成的,且不違反當時規定的不少企業行爲,盲目倒算,這讓很多市場主體疑慮“下一個倒下的是不是自己”,爲此心灰。因爲安全比掙錢重要100倍。

所謂“輿論錯位”,是中央強調有爲政府和有效市場的結合,強調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結合,強調自主自強和對外開放的結合,一直是辯證統一的,儘管這在實踐中並不總是順風順水,交點學費也完全可以理解。但過去幾年,社會上尤其是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種傾向,就是非常片面簡單粗暴地,打着“社會主義”的旗號聲討市場經濟,醜化資本,貶損企業家,視其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對立面。最近一兩年,在中央不斷正本清源之下,這種情況有所好轉,但總體上還不能說已經消退。很多模糊、錯誤的“僞正確”仍然很有市場。

前一種“非善意監管”和後一種“非善意輿論”,就是企業家內心揮之不去的兩大焦慮。

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當創業者、企業家的“動物精神”漸漸消退時,還能保持經濟活力。

因此,我們無疑非常需要經濟的法治化、規範化和企業治理的合規、負責,但也需明白,這些工作的目的,不是爲了把大部分市場主體弄得灰頭土臉,好像低人一等,恰恰相反,是爲了在規範後,“充分激發全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倘以此爲準繩,則監管的出發點、方式方法、力度程度就能有很大調整空間。

如果仔細讀中國政府網上的文件,可以看出,中央和國務院對廣大市場主體的態度是明確的。大量政策都在出臺,包括環評改革的政策、普惠信貸盡職免責的政策、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政策、做好續貸工作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政策、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的政策……。政策的基調是寬一些,放一些,包容一些,開放一些。

這種真心發展經濟的善意,我覺得比發錢還彌足珍貴。

那些還在給市場主體找麻煩、添雜音者,無論是有意還是理解片面,抑或就是爲了流量而製造極化對立情緒,該好好對鏡自照和收手了。

幹字當頭,衆志成城,應該成爲我們所有人的新共識。

結語

中國經濟有偉大的願景,中國人民有吃苦耐勞的韌性。此刻,我們需要一場新的敘事,掃除沉悶情緒,昂揚起樂觀剛勁的鬥志。

我們不怕面對現實,也應該誠實地面對一切,但我們也理當有信心。

只要我們不做空自己,就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把中國做空。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