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更多中產者出來助港走出亂局
數千香港市民11月16日前往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參與「反暴力,愛和平,撐警察,護安寧」集會。(中新社)
大陸黨媒《環球時報》19日刊出陸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文章〈更多中產者站出來有助香港走出亂局〉指出,當下香港現實的惡化會讓更多人覺醒,現實的教訓和歷史進程的必然發展,會讓這些人看到實際的風險和偏執造成的問題。香港的未來需要更多中產者明智的選擇和對自己社會責任的勇於承擔。
張頤武稱,隨着社會對於這場修例風波全面反擊的展開,香港的社會氛圍正在發生轉變。很多人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一部分香港中產者在這次修例風波中對激進示威者給予了或明或暗的支持。一些和極端「勇武派」「不割席」的所謂「和理非」,也來自這一中產羣體。
文章認爲,這種現象也引起一些人困惑:修例風波給香港社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整個社會爲此付出了沉重代價,一些中產居然還能給予理解和支持,反對派居然還能在輿論和民調等方面佔據一定優勢,這引起大家的思考。
文章指出,這裡面有一些原因值得注意。
首先,香港的社會氛圍、輿論氛圍和大陸的很不一樣。西方輿論和相當一部分香港輿論長期以來對大陸持有的負面看法,往往讓一些香港中產人士形成關於大陸的刻板印象和扭曲觀念,他們對大陸發展的現實並不完全瞭解。
同時,經過一些別有用心的內外勢力的有意營造,一些港人形成對大陸的不接受和不認同心理。還有一些人過去由於香港經濟比大陸的發達,形成一定的優越感,然而,隨着大陸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他們產生失落、焦慮,甚至對立的情緒。此外,在教育和文化領域,一些港人存在對大陸的認識偏差。
其次,一些專業型中產羣體,比如律師、教師、媒體人、醫護人員等,有一部分人是中間派甚至是親反對派的。一方面由於是固定職業,自身的經濟狀況與大環境的經濟起落關係相對較遠,經濟變化往往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影響到他們,因此對於當下的危機往往缺少明確感知,會誤以爲問題遠沒有嚴重到危及自身生存的程度,就容易在鼓動下做出荒誕的選擇。
同時,一些專業人士因爲一直在專業領域工作,他們的政治激情受到壓抑,他們想藉街頭運動跳出自己按部就班的工作和平淡無奇的生活。當然,受限於社會地位和現實狀況,他們中的大多數往往表現爲所謂的「和理非」。
第三,香港一些專業社團和工會等組織往往被反對派把持,形成有系統的對抗意識和破壞性影響,容易對相應的中產羣體產生影響。這些專業組織因爲具有所謂的「社會公信力」,也就對相應專業的人士造成約束與控制,負面效應極大,比如在這場修例風波中,就有着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