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安《五月雪》 詩意戳歷史傷口
張吉安執導《五月雪》成爲今年金馬獎入圍大贏家,也在國際影展收穫豐盛。(海鵬提供)
萬芳在《五月雪》飾演「513事件」受害者,入圍金馬獎女配角。(海鵬提供)
張吉安執導新片《五月雪》,探討馬來西亞禁忌的流血歷史傷痕「513事件」,成爲金馬獎9項大獎提名的大贏家,他說:「513事件沒有在馬來西亞的教科書裡面,所以是不清楚的、被消失的,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社會禁忌。」就連他小時候也不知道513事件,甚至以爲「513」是一個恐怖人物的代號。
張吉安回憶,以前大人不會去解釋「513事件」,只記得小時候出門在外溜達,玩到很晚纔回家吃飯,外婆就會嚇唬他說:「513事件會把你殺死!」就像嚇人的牀邊故事《虎姑婆》,「513」在他心中被定位成一個會抓你、會殺你的恐怖名詞。
1969年5月13日「513事件」爆發,起因是馬來西亞第一次反對黨得票率反超執政黨,自此後,每次大選前1周,張吉安家裡的大人就會去囤積米、囤積物資,他能感受到恐懼感壟罩着老人家,大家都很害怕政黨輪替。
超現實手法拍敏感議題
面對這樣的血痕歷史,張吉安仍勇敢拍攝出《五月雪》,「總是要有人走出第一步,現在我也很安全,應該是可以提起(513事件)。」他選擇用魔幻寫實的手法探討這個議題,「史實通常很暴力,我們比較寓言,這部片用了詩意又優雅的超現實手法,主要原因是我們處理513事件不會那麼直觀,因爲它比較禁忌,我也較擅長用非直觀的方式寫故事。」
張吉安不諱言《五月雪》非常難拍,畢竟觸碰敏感議題,對演員是種取捨,「這個劇本改了好幾次,我們拍的是第35稿,裡面改變最大的,是原本會出現14個女人,因爲我採訪過14位事件倖存者,但沒用原版是因爲很多當地演員都拒絕演出,演員從14個變成7個、變成3個,最後變成2個,就是蔡寶珠跟萬芳,她們完全沒顧慮接演的。」
像原先演出萬芳小時候的小演員,她嘴上的痣跟萬芳長在一模一樣的位置,完全是天選之人,於是張吉安替小演員安排上肢體課,準備了1個多月,直到開拍前她爸爸發現這事,突然叫她別演了,張吉安解釋:「因爲她父親是公務員,怕女兒去演513會被革職,所以臨陣換角,改用替補的小女生,她的痣就是用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