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數學教育的“中國經驗”,中國學者第二次登上這個演講臺
這是一個三代人堅持了45年的數學教改“實驗”,21世紀以來受過基礎教育的學生,或許都與這場“實驗”息息相關。
7月13日晚,在華東師大舉辦的第十四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現場,一場大會報告備受矚目。這是繼華羅庚之後,時隔41年,第二次有中國學者登上大會報告的演講臺,向世界展示“中國經驗”。
這位77歲的高齡學者正是顧泠沅,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榮譽教授。在1977到1992年間,顧泠沅尋找到一條最常見教育條件下能夠普遍提高教學質量的可行途徑,使得該地區9年級畢業生數學成績合格率由1979年的16%上升爲1986年的85%,是爲“青浦實驗”。
1992年,國家教委也將青浦經驗作爲基礎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在全市、全國推廣。此後,顧泠沅帶領團隊,結合不同時期的中國教育問題,在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等領域持續推進探究。
在這場題爲《一項數學教改實驗的45年見證》的報告中,顧泠沅系統介紹了這項由三代人分了三個針對性階段、堅守了45年進行的數學教改實驗——“青浦實驗”的過程和成果。而如此係統完備地呈現這項教改實驗的過程,也屬首次。
顧泠沅作大會報告。華東師範大學 供圖
探索最常見的教育條件下能夠普遍提高教育質量的可行途徑
1972年,顧泠沅被正式調到青浦縣教師進修學校工作,踏入了教研工作的大門。1977年,在對全地區4373名高中畢業生的摸底考試中,考卷的難度並不很大。但學生的及格率僅爲2.8%、平均分11.1分(百分制)、零分比例23.5%。自此,顧泠沅決定發起教改實驗。
顧泠沅根據不同階段改革的重點目標,將整個實驗分爲三個階段:大面積質量提高(1977-1992)、突破高認知瓶頸(1992-2007)以及推進探究與創造(2007-2022),每個階段均持續15年。
顧泠沅在大會上展示1977年珍貴的“摸底試卷”。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鄒佳雯 攝
“第一階段主要探索了最常見的教育條件下能夠普遍提高教育質量的可行途徑”,顧泠沅這句輕描淡寫的結論,來源於他和團隊3年的教學調查、1年半的經驗篩選、3年的對比試驗、8年的經驗推廣。
舉例而言,“低分學生遍佈全縣”是一個重大問題,經過調研,顧泠沅團隊發現問題的根源之一,是由於學生和老師之間直接的溝通不夠充分,導致學生學習進度脫節、喪失自信心等問題出現,形成惡性循環。於是,顧泠沅團隊經過研究,給出了當日作業反饋、當面指導、面批鼓勵的解決策略,有效地阻斷了上述惡性循環的發生。
這些在現在看來習以爲常的教學過程,卻是經過十餘年的摸索與推廣,得來的珍貴經驗。
通過聚焦課堂改進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學習、組織好教學內容的層次和順序、指導學生開展嘗試探索的活動、及時瞭解學習效果和隨時反饋調節四項關鍵行爲,青浦教育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學生整體成績相比之前有了顯著提升。
解決學生“不夠聰明”的問題
成績上去了,但學生還是“不夠聰明”。
爲使學生“聰明”起來,必須“尊重學生思維發展規律”,擺脫概念的死記硬背、題型的機械訓練,讓學生在“嘗試和體驗”中加深領會,破解灌輸。顧泠沅倡導的“啓發+嘗試”的“變式體驗”策略,現已成爲被廣泛使用的“中國經驗”。在他看來,這十幾年“取得了符合地區實情的能力目標框架和破解瓶頸的有效經驗”。
“最近十幾年,我們關注學生的創造力。借鑑國際經驗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侷限,也針對性採取措施並初步取得成效。”他說的措施具體指,依託循環改進的教師教研“行動教育”優勢,通過教師設計的“高水平任務”來推進學生思維再加工學習,實現探究水平與創造才能的提升。顧泠沅說:“這一階段也是老師進步的關鍵性時期。”
而實驗發展到今天,仍在穩步推進中,“數學學科不定期會根據學生學情開設拓展課程學習,以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一方面讓學生勇於創新,另一方面激發教師教研跟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青浦實驗中學東校區副校長班麗亞介紹道,青浦實驗中學是“青浦實驗”的發源地,而她也曾深受“青浦實驗”的影響。
“這個實驗爲中國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指明瞭方向,並且我們總結了自己的經驗。”顧泠沅在大會上表示,“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向世界展示這份立足中國特色的實證研究,接受國際同行們的檢驗,將對中國數學教育發展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