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到崩潰!黎巴嫩民衆不滿「政府釀人禍」 淚求法國「重新接手」救命

文/中央社

黎巴嫩大爆炸2天后,法國總統馬克宏6日飛抵貝魯特,除承諾全力給予人道救助外,也呼籲推動政治改革。黎巴嫩人民不滿政府貪污無能,超過5萬人連署請求法國接手治理。

▲法國總統馬克宏前往黎巴嫩。(圖/路透社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6日上午11時抵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爲災後首位造訪當地世界領袖。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與當地政要親自迎接,馬克宏一落地,便在推特上寫道:「黎巴嫩並不孤單。」

帶來大批人道救助物資與協助承諾的法國,儼然成爲黎巴嫩這場造成至少137人死亡人爲災害的最後一絲希望。

早在爆炸案之前,黎巴嫩就因爲多年的政治動盪、貪污腐敗、經濟危機等問題而極不穩定,這一次的大爆炸使民怨更加沸騰。馬克宏也如預期以協助爲籌碼,呼籲黎巴嫩政府推動改革,「我等待黎巴嫩政府對於他們承諾的清楚回覆:法治國家透明度、自由、民主、重要改革」。

他呼籲黎巴嫩政要「深刻改變」,使國家走出政治與經濟困境。馬克宏疾呼「現在是責任時刻」,他要求重建政治議程

馬克宏向一羣高喊「人民要政權垮臺」的民衆表示,「我在此便是要推動新的政治倡議」。接着馬克宏在巡視受創港口時,被大批民衆包圍,他也停下與民衆對話。一位民衆向馬克宏表示:「人民要的不是協助,而是政治行動,讓我們擺脫這個政治階層。」他先是表示理解人民的憤怒,接着回覆:「黎巴嫩是主權國家,這件事不是由我來做,而是由你們。」

然而眼下最緊急的,仍是人道救援。馬克宏6日晚間在國際記者會中承諾,將給予黎巴嫩所有需要的幫助,「最緊急的是提供協助」。他表示下週將先派遣直升機航空母艦協助,同時補充協助與支援將會在未來幾天完成規劃,並由聯合國世界銀行進行協調。

法國與黎巴嫩歷史淵源相當深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聯盟原屬鄂圖曼帝國部分領土委託法國監管,其中就包含黎巴嫩和敘利亞

從1941年法國宣佈結束對黎巴嫩的委任統治至1943年黎巴嫩宣佈獨立,法國在此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治理角色;對部分民衆而言,法國打造了現代黎巴嫩的政治結構,甚至將法國視爲黎巴嫩的「教母」。

因此,大爆炸發生後,便有民衆在網路上發起連署,請求法國「在未來10年間治理黎巴嫩」,2天內連署人數就已超過5萬人。連署書寫道:「很清楚的,黎巴嫩當局完全無能鞏固與管理國家。體制失能、貪污、恐怖主義民兵,這個國家已搖搖欲墜。我們認爲黎巴嫩應該回到法國託管,以建立健全和永續的治理。」黎巴嫩外交部長維貝(Charbel Wehbé)今日接受歐洲第一電臺(Europe 1)專訪時表示,已經成立事故調查委員會,並承諾於4天內完成詳細報告釐清責任。

Le Liban n’est pas seul.

東西這樣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