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鎮,藝術如糧食一般滋養生命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任飛帆

烏鎮戲劇節已經舉辦11屆了,今年的主題詞是“如磐”。“精神如炬,信念如磐”,我想,這不僅概括了支撐烏鎮戲劇節持續舉辦11年的精神內核,也道出了戲劇帶給人生的意義與力量。

漫步在這片被藝術之光溫柔照耀的水鄉,滿目都是戲劇的身影。古色古香的街道兩側,插滿了印着戲劇大師肖像的彩旗;石橋上,或許能邂逅環境式戲劇《邊城》裡無憂無慮的翠翠;樹蔭下,人偶“雨男”正在介紹他的寵物——一朵烏雲;泛舟河上,光與影、水聲與歌聲和諧交融的水上歌劇《漂浮皇后》正擦肩而過……在烏鎮,戲劇沒有侷限在劇場裡,而是隨時隨地發生,你不經意間就會與它撞個滿懷。

這樣的碰撞可以是激烈的,是目不暇接的,是排山倒海的,也可以是溫柔的,是浸潤的,彷彿面向冬日屋中的壁爐,暖意會漸漸包裹住身體。所以,我很喜歡此次烏鎮戲劇節開闢的一個新版塊“戲夢糧倉”,好似在說,在烏鎮,藝術如糧食一般滋養生命。深入探訪後得知,“戲夢糧倉”表演區原址是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烏鎮糧管所,2017年經重新改造後成爲綜合性的展示空間。肢體劇、現代舞、說唱表演、行爲藝術……一切都在這個非鏡框式舞臺、非劇場空間裡盡情展示。新的空間形式正帶來新的藝術可能。觀衆不是被束縛在座椅上,而是與演員有深入互動,甚至直接參與現場創作。創作者和觀衆徜徉在滿倉滿谷的精神食糧中,共同探索和思考究竟什麼是戲劇,它會有怎樣的未來。

正如劇作家曹禺所說:“一個弄戲的人,無論是演員、導演或者寫戲的,便欲立即獲有觀衆,並且是普通的觀衆。只有他們纔是‘劇場的生命’。”在烏鎮,每一位身在其中的人,就算是路過的遊客,都是這個如夢似幻的戲劇世界的主角,都會收穫一段難忘的獨家記憶。

清晨6點,劇院門口已經人頭攢動,爲了求得一張青年競演的門票,戲迷們頂着星光就來排隊。微風吹過,遊船碼頭的空地上,幾位舞者用心跳着一支古風舞蹈,一名保潔阿姨手拿黑色塑料袋,全神貫注地盯着表演。夕陽低垂,一位從沒進過劇場的遊客在看完公益演出後,急切詢問“這就是舞臺劇嗎”,語氣裡滿含欣喜。午夜零點,年輕的人們席地而坐,高聲朗讀着卓別林、於是之曾寫下的文字,在江南的秋意微涼中升騰起戲劇的溫暖。

如果說烏鎮滿足了戲迷對“戲劇桃花源”的想象,讓遊客一窺戲劇的魅力,那麼對另外一羣人來說,這個舞臺則意味着更多。今年的烏鎮戲劇節中,一部科幻題材劇目分外特殊,因爲演員和主創大多是殘障人士。他們來自一個叫“樂意”的劇團,劇團成員近七成是殘障人士,平日裡在各行各業工作,業餘時間則聚在一起排戲。這是他們第一次登上如此重要的舞臺,接受這麼多專業人士的目光。

舞臺很簡樸,幾把椅子,一塊投影布,一位手語翻譯站在角落,爲觀衆席中的聽障人士服務。儘管劇本還需打磨,表演仍有些稚嫩,但創作的真誠掩蓋了專業的瑕疵。一位聽障觀衆告訴劇組,之前她不覺得電影院、劇場是對她開放的,但看完演出後,她覺得藝術在爲她說話,生活更接納了她。正如謝幕時一位演員所說,“生活欠缺的,戲劇會還給你”。戲劇提供了這樣一方舞臺、一次契機,不僅讓臺上的演員得以抒發,也慰藉了臺下的觀衆,感動着每一個普通人。

提振精神、消融隔膜、慰藉心靈、凝聚共識,這是戲劇營造的能量場,也是今天戲劇依然爲人所需的原因。當高品質作品彙聚,當藝術從殿堂釋放到日常,“戲劇桃花源”已經不再是烏鎮戲劇節的願景,而正在成爲一種自然的默認。但“桃花源”也意味着距離——裡面的人孤芳自賞,外面的人不知所以。於是,網絡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劇迷嫌遊客擁擠,遊客不理解劇迷的執著。如何把“桃花源”變成“公園”,讓更多人享受到戲劇的滋養,理解戲劇的意義,烏鎮戲劇節還可以做得更多。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0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