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擴大 臺電規劃與工研院合作製氫
國營事業帶頭佈局氫能世代,中油首座移動式加氫站今年完工,並將在北部打造第2、3座加氫站。臺電則表示,隨着綠能發電量持續提升,多餘部分可拿來製造綠氫,未來將與工研院合作在臺灣制氫。
工研院今天舉辦第3屆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展示臺廠淨零技術能量,包含新世代氫能應用供應鏈廠商。
臺灣政府宣示2050氫能發電佔比將達1成,經濟部已與臺電、中油等國營事業成立氫能推動小組。臺電總經理王耀庭今天接受媒體訪問表示,臺電負責應用端,包含制氫方面,春節期間再生能源發電量已突破5成,且只會越來越多,當綠能過剩,便有機會轉成氫能,未來將與工研院合作在臺灣制氫。
此外,臺電前年也和興達電廠3號燃氣復循環機組的製造商西門子能源合作,去年已達成5%混燒目標,今年將再提高混燒比例。
臺電補充,去年12月已完成原目標混氫5%驗證,過程中嘗試提升混燒比例至10%,後續將測試機組在不同條件下的發電效率,作爲相關數據蒐集參考。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氫能輸送方面,除了氫能接收站正與日本進行可行性研究,也和工研院有多項合作,像是去年在大林煉油廠打造一套碳捕捉再利用(CCU)計劃,即是來自工研院技轉,將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轉化成甲醇。
李順欽說,中油也進行觸媒研發,透過性能的強化提高甲醇轉換率。高溫型燃料電池發電系統(SOFC)也是和工研院合作範疇,目前正在高雄測試中。
李順欽表示,中油從氫能生產端、輸儲、應用端都有投入相關研究,目標是在2050打造「氫淨」家園,今年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也會完工,並將在北部陸續打造第2、3座加氫站,逐步勾勒出點線面的願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