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綠能及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臺灣綠能有夢 氫燃料發電 開啓氫谷大門

工研院綠能及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圖/本人提供

臺灣打造氫谷能不能?氫能專家工研院綠能及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的答案是肯定的,可以築夢。臺灣以出口爲導向,發展氫能主要目的爲了減碳,因此以氫氣作爲能源載體,是減碳趨勢中不得不選擇的一條道路。

萬皓鵬說,臺灣發展氫谷短期不太可能像國際有大規模氫谷示範區,也絕不可能成爲氫氣出口國,但可以選擇小範圍應用,包括髮電、工業及交通載具。其中大型巴士可作都市減碳載具驗證;而產氫聯華林德公司,有氫氣來源也有加氫站,可在工業區建立加氫應用驗證。

萬皓鵬歸納國際間發展趨勢有四種型態:一、以氫氣出口爲主:例如澳洲,利用化石燃料等天然資源,生產大量氫氣輸出,把氫氣當出口重要項目;二、產品出口導向國家,例如日韓對出口氫燃料電池汽車最積極。

三、打造具備氫能生產輸儲場域,建立能源自主生態系,例如德國,把整個產業如工業或貨車運輸業打造成氫應用生態系。四、利用港口地理環境成爲氫氣重要交通樞紐,例如德國和荷蘭,利用北海和波羅的海再生能源生產,再用港口與管線輸送至歐陸。

國發會雖訂2050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達6~7成,但萬皓鵬說,屆時臺灣自產氫氣不足,約75%仍需仰賴進口,之所以發展氫能,主因臺灣出口爲主,工業要減碳,氫能是國際供應鏈「減碳」必要手段。但價格灰氫最便宜,其次藍氫,綠氫最貴。

萬皓鵬認爲,臺灣在燃料電池領域深耕20多年,具產業鏈優勢,明年開徵碳費後,運用氫燃料電池的分散式發電,是短期臺灣可發展的機會,初期可先用灰氫發電。

工業方面,灰氫應用廣泛,石化業及半導體業使用最多,短期工業餘氫純化應可大規模應用。但各國在短中期最想發展藍氫,亦即利用化石燃料生產氫氣再把CO2捕捉封存再利用。國際已有藍氫及綠氫製造工廠,大多是示範區或驗證區。

至於交通載具,是雞生蛋、蛋生雞問題,要先有加氫站或車輛有不同想法。但他說,以載具爲主的動力系統是首要可發展重點。日前工研院材化所研發氫燃料電池應用在輕量型無人機,完成3千多公尺運補任務,工研院對氫能應用均積極研發中。

惟成本是決定各國大規模應用的關鍵。目前綠氫1公斤高達7~8美元,美國最樂觀,預估2030年可降至1美元/公斤,但指的是藍或綠氫並不清楚。歐盟也訂出2030年可達2美元,但大多數國家在2045或2050年才能達此目標。

以技術及展望來看,萬皓鵬說,在2035年前大規模應用不大可能。當2035年後化石燃料需附加碳費,成本變得相當高,國際間會形成新的供應鏈,去年日澳合作氫氣低溫運送首航,就是新的合作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