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新高成常態 獨立航商大搶歐美線商機

上海航交所SCFI出口貨櫃運價最新指數

旺季加上四缺效應,帶動貨櫃海運運價漲不停,最新一期上海航交所SCFI綜合貨櫃運價指數、德魯裡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均續創新高。高運價也吸引各路貨櫃船商投入歐美線搶生意,據Sea-Intelligence統計,獨立於三大航運聯盟的航商在亞洲-北美線的市佔率已拉高到30%,並超越THE、2M兩大聯盟。

對照27日發佈的SCFI數據,綜合指數上漲45.44點、達4,385.62點,續創歷史新高,其中美東線、美西線、地中海線運價續漲,美東線每40呎櫃上漲262美元、達11,138美元,地中海線每20呎櫃上漲45美元、達7,125美元,美西線上漲22美元、達5,949美元。

WCI指數26日則來到9,818點、周漲2.1%,也是北美線漲最多,上海-紐約每40呎櫃運價14,136美元、上漲631美元,上海-洛杉磯運價11,362美元、上漲393美元,上海-義大利諾瓦運價13,464美元、上漲203美元,上海-鹿特丹每40呎櫃運價13,787美元、上漲89美元。

由於疫情加劇貨櫃船運市場缺工、缺櫃、缺艙、塞港,造成歐美主要航線船隻週轉率、準班率持續探低,粗估少掉25%運力,也讓新的航商有可趁之機,Sea-Intelligence統計,非三大聯盟船隻在亞洲-北美航線的市佔率已拉高到30%,並超越THE和2M聯盟。

在非聯盟船公司中,包括中聯、萬海、阿里等航商,萬海動作積極,自去年下半年來積極購入與訂造船舶,今年3月將美西線擴充爲四條定期航線,6月進一步開出美東線。

貨代業指出,原本亞洲-北美航線以中小型貨櫃船營運無利基可言,但疫情讓運價翻了近10倍,小船也能賺大錢,且隨疫情期間拉長,萬海等航商競相訂造新船,壯大船隊。

三大聯盟A咖航商也不甘示弱,包括地中海航運(MSC)、達飛等近期紛紛砸大錢搶購二手船投入市場,據Alphaliner報導,MSC在短短12個月時間大手筆購買超過100艘二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