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度爲何都很頭疼?西方國家的電力陽謀,除了中國都無法破解

天氣越來越熱,全球變暖的問題愈演愈烈,但你有沒有發現,前些年西方各國喊得震天響的“碳中和”,逐漸沒有動靜了?

主要是不少發展中國家用血淚告訴,真要聽着西方的話,把碳中和執行到底,那就中“陽謀”了。比如越南和印度,發展之路就被“卡”得死死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深挖一下。

追本溯源“碳中和”,元兇究竟是誰?

既然要說“碳中和”是陽謀,那麼我們不妨把碳中和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稍微捋一捋吧。

我們爲什麼要普及碳中和?答案是因爲以二氧化碳爲主的溫室氣體排放太多了,大氣層已經快要被填滿了,地球正在逐步“玻璃大棚化”,所以才需要減少碳排放,讓大氣層裡現有的溫室氣體慢慢地中和稀釋掉。

那麼靈魂拷問來了:是誰排出了那麼多溫室氣體?

一問一個不吱聲。

因爲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元兇,正是現在主力吶喊“減碳減排”的同一波國家!

簡單數數:歐洲各國、美國、日本、韓國……一個個都是先行一步從農業國“轉型”爲工業國的“發達國家”。

這些國家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劣跡斑斑的環境污染實錄!

污水的排放以及垃圾的製造暫且不論,就光是溫室氣體,這幾個國家可真的沒少排。這一點,端看“世界工廠”這個美名是如何“擊鼓傳花”的過程就曉得了——19世紀,被稱爲世界工廠的是大英帝國。

20世紀上半葉,美國跟德國接過了這一稱號,到20世紀下半葉,日本又加入了“世界工廠”俱樂部,20世紀後期,德國和日本開始退出世界工廠,但“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鉚足了勁兒在世界工廠獲得了一席之地。

這世界加工廠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必須工廠一家家地開,機器連天價地轉,工人24小時三班倒地幹,才能獲得世界各地紛飛而至的訂單啊。

而支持機器不斷運轉的,無論蒸汽機還是電機,都需要不斷地燃燒煤炭以獲得動力。因此,工廠濃煙滾滾,溫室氣體不斷被排放到大氣中。

所以我們來看看西方國家“碳中和”的時間線吧——

歐洲發達國家陸續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是在1990-1996年。

而第一次涉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公約是在1992年被提出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主導國家就是西方那幾個工業大國。而主要內容則是要求將全球溫室氣體控制在穩定水平,避免進一步增多。

之後分別在1997年與2016年,又分別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前者號召世界各國齊心協力避免全球變暖,後者則要求參會國家嚴格執行減排任務。

前後兩件事聯合起來看,多少有些令人憤懣:溫室氣體是你們發展工業排放的,現在你們產業轉型升級完成了,來要求別人節能減排了?

別說是爲了全球氣候考慮,要真的爲全球氣候考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你們蹭蹭發展工業的時候咋不提這事兒呢?

碳中和計劃傷了誰?

所以,說“碳中和”計劃是個陽謀,實在太恰如其分。

從明面上說,先不管是誰排放了溫室氣體,傷害了環境,確實地球也已經無法再承擔更多的溫室氣體了,爲了全人類的生活,也是應該在這方面稍微管控一下,避免環境進一步惡化了。

但是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現在高喊“碳中和”的發達國家們已經完成了產業升級,自顧自去過高枕無憂的好日子了,轉頭就讓接手“世界工廠”稱號的國家們來承擔減碳減排的重任?

這算盤打得,真是連南極洲的企鵝都聽到了啊。

那麼,現在的“世界工廠”都有哪些呢?

要是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頒佈的那時候算起,那包括我們中國在內,還有東南亞一衆國家,像越南、印度、泰國等,都算,當然還有拉美各國和非洲各國。

這些國家,之前都窮得叮噹響,現在好不容易靠廉價的人工和密集的工廠接過“世界工廠”的接力棒,結果西方國家來一句“爲了對抗全球變暖,所以你們得控制工業規模,減少碳排放”?

雙標啊,實在太雙標了。

因此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前夕,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就尖銳地指出:如果按照大會上拿出的5個減排方案以及2個排放空間分配方案來看,它就不具備公正性和公平性——按照碳排放總量計算而不是按照人均排放量計算,明顯就是偏向地廣人稀的西方國家,對人口密集的國家,比如說我們中國來說,真的太不友好了。

比如說按照這7個方案來看,中國的碳排放總量是世界第一,但是按照人均碳排放量來算,中國則是遠遠低於美國的,要是按照這7個方案來執行,那麼最遲從2026年開始,中國就要從其他國家購買碳排放權了。

這裡科普一下:碳排放權一般是每噸30美元,別看單價不貴,但扛不住它需求高啊,要是真的這麼搞的話,那以中國爲首的發展中國家,每年至少得爲了碳排放而額外付出10億美元。

這就令人憤怒了,憑什麼你排放我買單?我一個發展中國家,想要發展工業賺點錢,還得額外給你們交錢?

丁仲禮院士對這些方案的總結格外意味深長。他表示:過去的一百年裡,西方國家的碳排放量是我們的7.5倍,現在我們不要求是他們的7.5倍,只要求達到人均碳排放量相同就行了。

當然,這個方案是得不到西方發達國家的認同的。

因此,在“碳中和”方面,現在陷入了一個僵局:確實地球需要保護,溫室效應不能再嚴重化了,如果本世紀內全球平均氣溫升高超過1.5℃的話,北極地區的冰川有可能會完全消失,海洋地區的珊瑚礁也將趨於徹底滅絕,地球的整個生態系統,將會產生更大規模的連鎖反應。

但是發展中國家也需要工業化升級,不能永遠處在全球化產業鏈的低端,一直受到發達國家的全方位打壓。

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就成爲了“碳中和”這個陽謀所帶來的最大傷害——發展中國家無法大力發展工業,始終被髮達國家卡着脖子不能前進。

有破局“碳中和”的方法嗎?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既能解決環保問題,又能讓發展中國家能夠大力發展工業呢?

別說,還真有。

並且你現在出門,去馬路上兜一圈,準保能看見。

說到這裡有不少朋友懵了:去馬路上看?能看到啥?

答案就是滿大街跑的新能源汽車。

就全世界來說,咱們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普及率,也是算高的。而新能源汽車只不過是國家新能源政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前面說過,傳統發展工業,用得最多的能源就是煤炭,其次就是石油。但是這兩個能源都是釋放溫室氣體的“大戶”,不管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只要用電,就必須涉及燒煤,而一燒煤,就會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因此,像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在這個悖論面前是一籌莫展,可對中國來說,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只要找到更清潔的發電方式就可以。

因此,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包括地熱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等“綠電”成爲了我們大力發展的項目,既然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又對環境有影響,那麼我們乾脆減少用它,乃至到最後可以做到不用它,靠更清潔更環保的能源來發電。

包括現在我們主推以電力爲主的新能源汽車,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也是這個原因,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而綠色清潔的電能源則是可再生可循環使用的資源,用它作爲驅動汽車的主要能量來源,無疑就是在減少碳排放規模的同時,也讓我們能夠大力發展工業而不受“碳中和”的影響。

結語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雖然說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碳中和確實是西方發達國家先行發展之後,又回頭限制發展中國家進一步發展的“陽謀”,但站在可持續發展的立場看來也並非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不管西方究竟是陰謀還是陽謀,我國利用新能源“綠電”破局,打破了“要發展工業規模必須消耗更多煤炭”的固有思維,不僅減少了對煤炭的過度依賴,也達到了保護環境的目的,把握了發展主動權,這無疑是一件“雙贏”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