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書寫青春中國

影像書寫青春中國

青春之於人生是最好的年華;青春之於中國是永葆初心夢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近期許多影視作品不約而同地用飽含深情的筆觸,生動記敘了百年來中國青年追尋信仰、檢驗真理改變命運、築夢未來的生動畫卷。與以往一些偶像劇言情劇不同的是,這些作品洋溢着理想主義的浪漫,蘊含着現實主義的真切,以青春書寫中國,用理想照耀未來。

激昂的青春主題

青春是百年中國的重要主題。近期的影視作品,青春氣息撲面而來。主創們以青蔥歲月的時態、青年男女心態和青春昂揚的語態作爲敘事基調,從令人熱血沸騰的“五四”運動到建黨偉業,再到中共的各個歷史時期,信仰追尋與青春成長一路相伴,生動記述了時代精神與青春話語同頻共振的百年征程,完成了對青春主題的深情致敬。

革命總是不破不立,建設總是除舊開新,理想總是乘風破浪;青春也總是意味着革故鼎新、突破自我。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也是一部青春奮鬥史。

《覺醒年代》裡的青春是激情奔涌、肆意瀟灑的。這部以北大爲主要背景的作品,講述了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先驅苦苦尋找救國真理,啓迪並引領毛澤東、周恩來等進步青年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奮鬥歷程。革命之澎湃如同青春之激越,當我們看到北大學子在五四運動中羣情激昂地遊行抗議時,當我們看到陳延年、陳喬年邁着堅毅的步伐從容就義時,我們確信他們的青春必將芳華永駐。

《跨過鴨綠江》裡的青春是熱血沸騰、壯懷激烈的。70年前那場氣吞山河的戰爭,爲今天的幸福生活夯實了基礎。正如劇中所言,這場戰爭的參與主體是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的志願軍戰士,他們在最好的年華以身許國,留下萬世永存的青春豐碑

《大江大河》裡的青春是朝氣蓬勃、挺立潮頭的。這部劇講述的是改革開放之初,滿懷理想、憧憬又激情四射的一代青年的奮鬥史,全面展現了在全民所有制經濟、農村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大潮中的青年創業者的人生選擇,用青春的旋律唱響了春天的故事

山海情》裡的青春是樸素溫暖、吃苦耐勞的。這部劇講述了寧夏西海固地區的老鄉們在易地扶貧搬遷、對口幫扶政策指導下襬脫貧困、走向富裕的歷程。那些掙扎在貧困線以下的青年人是最渴望也最有動力改變命運的羣體。他們不甘心苦守着貧瘠又毫無希望的土地走過一生,懷着逆天改命的決心和韌勁走出大山。

《在一起》裡的青春是扶危濟困、浴火重生的。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人猝不及防,年輕的醫生護士志願者們不懼危險、勇擔重任,在生命的拐點唱響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別樣的青春故事

青春期是人的心理與生理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確立的重要節點。青年人的激情與活力,在充滿變革的社會語境下會被加速激活和催化,成爲推動時代發展的有生力量。

無論是革命運動、武裝鬥爭還是社會主義建設,青年人的故事總是有着別樣的意趣和風采。青春在任何時代都有共性,青春的朝氣蓬勃、躁動不安乃至冒失莽撞如出一轍,這是儲存在青春血液裡的基因密碼。在面對學業、事業、情感、理想和信仰時,彼時青年的困頓、迷茫、焦慮和糾結,與當下青年人的心靈軌跡大抵相同。因此,青春故事無須過多的闡釋,就可以在各個年齡段的成年觀衆中產生共鳴,因爲我們同樣走過或者正在經歷着青春。

《覺醒年代》裡的陳延年、陳喬年起初和父親陳獨秀的關係非常緊張,他們曾經信誓旦旦地要與父親“劃清界限”,一如當下許多叛逆期的少年會對家長有諸多的抱怨和牴牾。因此,他們會在父親的菜裡放上一隻活青蛙,會在開辦互助社時“強迫”父親洗碗。這些略顯幼稚的逸聞趣事,讓青春之革命故事多了些許活潑詼諧的色彩。

《激情的歲月》裡的青春故事既有報國志又有赤子心,還有屬於青年男女的愛情樂章。艱苦的生存環境和枯燥的科研攻關,絲毫不能遮蔽青年科學家對於愛情的渴望,尤其是王懷民楊佳蓉的情意相投又愛而不得,令觀衆唏噓不已,共情效應喚醒了觀衆曾經怦然心動的記憶

《送你一朵小紅花》揭示了本該肆意綻放的青春所面臨的病痛與死亡。在電影裡,原本自暴自棄的韋一航偶遇積極樂觀的馬小遠並由此改變了消極心態。於是,同病相憐的兩個年輕人用盡全部的力量爭分奪秒地完成生命中渴望實現的夢想。那些面對絕症向死而生的人,都值得擁有一朵盛放的小紅花。

《你好,李煥英》裡的青春是對親情的致敬和對舊時光的緬懷。作品通過一個神奇的穿越故事讓母女兩代人的青春在同一刻相逢,用共同的青春話題小心翼翼地縫合母女之間的代際溝壑,用幽默、溫暖的語態喚起了人們的親情記憶。

多彩的青年人物

青年是塑造角色時最爲活躍、最具戲劇性的形象。青年角色有着專屬於青年的美學氣質,青春期噴薄欲出的荷爾蒙,旺盛的精力,人生無限的可能性,賦予角色豐富的性格、差異化的外形和多樣化的命運走向。青年人的言談舉止,時而青澀衝動、時而迷茫糾結、時而肆意瀟灑,卻總是不願墨守成規

因爲有了青春,影視作品的情境多了一抹朝氣和明媚。正如李大釗先生的名作《青春》所言:“以青年純潔之躬,飫嘗青春之甘美,浹浴青春之恩澤,永續青春之生涯。”近期的影視作品中,青年角色在轟轟烈烈的時代洪流中完成自塑與他塑,勾勒出百年來中國青年的生命意義和精神版圖。

《覺醒年代》裡的陳延年、陳喬年、毛澤東、周恩來等進步青年,英武挺拔、意氣風發,他們給老舊迂腐的中國灌注了新鮮血液。劇中的青年毛澤東在讀過《青年雜誌》後心潮澎湃,他迎着風雨振臂高呼:“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心力體力合二爲一,世上事未有不成。”一個鬥志昂揚、充滿革命理想主義情懷的青年形象瞬間生動起來。

《山海情》裡的得福、得寶、水花、麥苗等山村青年,他們質樸甚至略顯土氣的形象絲毫不能遮擋青春的光芒。他們未被世俗侵染的純潔心靈與清澈眼神,正是那一方土地賜予他們的最爲寶貴的禮物。

《在一起》裡的青春故事與生死相連。當青年人更早面對死亡的降臨,他們對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就會更加成熟和深邃。劇中的年輕護士,面對患者乃至同事的死亡而無力迴天時,幾近崩潰。她一度恐懼、沮喪、動搖,想辭職離去,但在經歷了艱難的心理調適和重建後,尤其是看到身邊有更多青年志願者加入後,她毅然返回抗疫一線,踐行了醫務工作者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從《覺醒年代》到《在一起》,影視創作者沿着百年來的時間脈絡,以矩陣式接力賽的方式尋找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足跡。這些作品或深沉內斂、或悲壯豪邁、或詩意浪漫、或曠逸練達,在時代洪流的激盪中,把青春成長融入宏大的家國視野,既關注小悲歡,更關注大格局,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飽滿的創作激情,擘畫出充滿活力、動力和生命力的青春中國。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