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改變救地球!學者籲:深度節能應納入「食物減排」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在24日召開,主題是政府部門設置「永續長」、深度節能,該委員會委員何宗勳今天與多個民間團體呼籲,深度節能應納入「食物減排」。(臺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提供/蔡佩珈臺北傳真)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在24日召開,主題是政府部門設置「永續長」、深度節能。該委員會委員何宗勳今天與多個民間團體指出,農業部門排碳量接近2%,比例雖不高,但若民衆在每日飲食多盡點心力,可降低氣候變遷衝擊,例如一天不吃肉,便能減少2.4公斤二氧化碳排放,並呼籲深度節能應納入「食物減排」。

何宗勳22日與健康推動委員會委員、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臺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協會、屏東縣珍愛環境推廣教育協會等民間團體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強調深度節能就差臨門一腳,盼納入飲食減排。

何宗勳指出,行政院雖已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針對「生活轉型」規畫零浪費與低碳飲食,但仍有不足。

他強調,今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顯示,2022年農業部溫室氣體排放量約3178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佔總溫室氣體排放量1.11%,比例不高,但若民衆在每日飲食盡點心力,例如一天不吃肉,便能減少2.4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將能降低氣候變遷衝擊,政府應提出無死角的深度節能,納入食物減排。

臺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協會理事長張祐銓認爲,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深入研究「植物性飲食」的永續、健康及經濟效益,可參酌丹麥農業部提出「丹麥植物性飲食行動計劃」制定我國的植物性飲食行動計劃,並參考英國等其他先進國家,將「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肉類蛋白質計劃」,視爲國家對抗氣候變遷產業轉型計劃不可獲缺項目。

何美鄉表示,植物性飲食近年來被證實有益健康,包含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風險,臺灣研究也證實素食者的健保使用比葷食者少,尤其在血脂問題、高血壓、和憂鬱症等,飲食介入卻鮮少在臺灣醫界施行,呼籲健保體系對適當的病人,建立飲食及生活模式介入的指引,並建立專業營養師及醫療給付制度。

她也提到,政府應以健康一體的理念,攜手食品供應連相關業者,供應低碳排、高營養密度、符合國人品味的植物性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