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駛入創新時代:零售轉型迎新增長點,創新藥商業化力破“最後一公里”難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文汐,實習生楊柳靜、楊毓 武漢報道“藥交會一年兩屆,我們已經參加了近15年,這次共帶來20款藥品參展,主要集中在維礦類、精神類、抗炎類和抗感染類等七類藥品,其中包含六個新品,例如依安凡阿法骨化醇滴劑填補了活性維生素D口服液體劑型的空白,相較口服常釋劑型,其生物利用度、劑量靈活性、服藥依從性均顯著提高。”11月20日,在位於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的第89屆全國藥品交易會(下稱“藥交會”)展區,青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賈歡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記者在展區現場注意到,這次藥交會上不乏國藥集團、通用技術中國醫藥、人福醫藥、復星醫藥、廣藥集團等醫藥工業百強企業和上市公司的身影。陳列展品中不僅有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下的“新中式”大健康養生產品,也有在商業化進程加速下逐步走向市場的各類創新藥產品。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醫藥行業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創新發展機遇。在同期舉辦的各類平行論壇上,醫藥新零售、合規、跨境電商、三醫聯動、醫聯體、立項准入等成爲熱點話題。
例如在創新藥專業合作及未來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談及,近十年來,隨着國家新藥評審體制改革、中國加入ICH國際組織、創新藥醫保國談、創新藥在資本市場融資便利化以及一系列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創新藥研發和商業化取得了很大進展,市場準入、銷售佈局、支付能力提升、合規體系打造等成爲創新藥商業化過程中的關鍵因素,而創新藥商業化仍然面臨着“最後一公里”難題。
醫藥流通業迎轉型機遇
在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展臺,展出了多種治療帕金森病的藥品。該公司市場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次參展帶來了20多類新品,卡左雙多巴緩釋片就是其中之一。據瞭解,今年6月底,石四藥的卡左雙多巴緩釋片獲得NMPA批准上市,成爲該品種國內首仿。
除傳統印象中的醫療器械和個護產品外,武漢左點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家用類醫療器械也吸引衆人駐足。左點科技品牌部門負責人肖一卓表示,這是公司第一次參加藥交會,主要展出一些家用產品,主打產品是助聽器,此外也包括睡眠、生髮類產品,聚焦家庭領域的健康需求。“此次參加藥交會更多想突破自身,在新的領域做出嘗試,也藉助這一平臺尋找更多的行業機會。”
在同期舉辦的2024中國藥品流通行業年度大會上,中國醫藥商業協會會長石晟怡表示,醫藥流通行業連接着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終端,是醫藥供應鏈的重要樞紐環節。近年來,醫藥流通行業在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面臨着宏觀經濟形勢變化、行業政策調整疊加、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挑戰。
會上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是14725億元(含稅),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下降0.17%,增速同比放緩11.99%。“這是十年來首次出現下降。”石晟怡表示。據現場專家分析,藥品流通行業“遇冷”原因來自行業內外部雙重壓力,醫藥壟斷、支付標準落地難等問題突出, 電商平臺進入到零售端,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不過,隨着國家政策持續加力,與會專家普遍認爲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從長期來講,我認爲行業還存在一些亮點和機會,創新政策體系正在全方面的加速形成。”中信建投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賀菊穎表示。
一方面,藥品集採政策落地實施,使得藥品價格降幅顯著。根據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濱展示的數據顯示,前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採共涉及112個品種,中選產品的平均降幅達到了54%。2023年,143個目錄外藥品參加談判或競價,其中121個藥品談判或競價成功,平均降價61.7%。
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監管二處處長楊玲介紹,今年4月,國家醫保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採集試點工作,截至目前,90%以上的藥品已經賦碼,在藥監部門的推動下,醫保藥品生產賦碼已具備採集的堅實基礎。
同時,大型醫藥零售連鎖企業開闢了規模化、專業化、多元化的創新之路,加速醫藥流通行業院外發展。會上信息顯示,隨着集採推進與疫情衝擊,處方外流加速,醫藥市場格局重塑,院外市場崛起成爲藥企新戰場。米內網預測,2029年院外市場規模將達1.6萬億元,有望與院內市場並駕齊驅。醫藥電商O2O、B2B市場同步擴張,展現強勁增長勢頭,爲藥品銷售開闢了全新的渠道,2023年數據顯示,醫藥電商O2O市場規模達到124億元,同比增長22%,B2B市場高達659億元,同比增長21%,展現了強大的增長動力和市場活力。
打通創新藥利用“最後一公里”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與醫藥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增加優質醫藥產品供給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推動創新藥發展,也成爲了此次藥交會上的熱點話題。
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多項鼓勵政策,加力改善創新藥發展大環境。在11月20日舉辦的第三屆“醫改、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前沿政策分析論壇上,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表示,自2015年改革後,將創新藥物的定義從“中國新”升格爲“全球新”,將新藥由“未曾在中國境內上市銷售的藥品”調整爲“未在中國境內外上市銷售的藥品”;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釋放創新主體活力,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可以自行生產藥品,也可委託藥品生產企業生產;同時,加入藥品註冊技術協調會(ICH),使我國藥品註冊管理制度與國際接軌。此外,藥物臨牀試驗改革加速了創新藥的開發進度,審評溝通交流制度的完善降低了創新藥研發風險,優先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提升了創新藥上市速度。
“國家打出支持創新藥發展的政策‘組合拳’,對藥品創新有了很好的激勵機制,目前來看,創新藥整體的研發支出正在提升,我國在研創新藥數量和市場規模均不斷增長。”史錄文表示。
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據統計,2022年至今,我國累計批准創新藥品82個、創新醫療器械138個,僅今年前五個月已經批准了創新藥20個、創新醫療器械21個,其中既有CAR-T、單克隆抗體等新生物技術產品,也有創新中成藥,還包括採用全磁懸浮技術的人工心臟產品、採用人工智能技術的CT圖像輔助檢測軟件等。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看,都處於全球前列。
但在創新藥研發提速增長的同時,創新藥利用還存在“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畢井泉曾指出,創新藥面臨醫保準入難和醫院准入難雙重障礙。據艾昆緯公司(IQVIA)2022年底發佈的報告,全國3300家三甲醫院,近五年只有10%左右的醫院,採購了列入醫保報銷目錄創新藥。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藥學院醫藥商業貿易學系黨支部書記龔時薇在此次論壇上表示,很多原因限制着創新藥在醫療機構的使用,國家層面近年來大力推進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政策落地,但在實踐過程中,伴隨着醫療機構對於用藥風險的考慮、救治過程中的法律責任、社會藥房對於高價創新藥是否配備等問題,“雙通道”醫保創新藥落地也存在障礙。
“中國創新藥的研發已取得長足進步,在創新藥發展迅猛的當下,如何提高老百姓創新藥用藥的可獲得性,平衡其與醫保費用控制之間的關係,是目前面臨的難題。”龔時薇認爲,應在三醫協同下,實現創新藥在療效、安全以及新藥物附加值等方面的健康價值,同時考慮創新藥的經濟性,促進創新藥降低價格、控制預算;此外,也要考慮創新藥的社會價值,藥物研發的重點應是新藥上市需滿足患者的醫療服務需求,從這些方面促進創新藥的替代或是優先利用。
此外,龔時薇指出,應改變現有醫療保險對於創新藥的支付方式,處方藥的支付方式值得借鑑,這樣有利於構建以人民健康爲中心的三醫協同服務體系。
北京市衛生經濟學會HTA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隋賓豔也談到,早期業內普遍認爲國內醫保體制的資金支付路徑無法進行醫保支付創新,但近年來,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陸續開始有了創新支付方式的支持性政策。
“醫保支付方式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會影響臨牀使用,也會影響到醫藥企業研發生產的佈局,如何尋找創新支付與現有政策的結合點至關重要,包括如何將現有固定的准入價格管理模式與動態調整模式相結合,在醫保支付標準等方面如何結合國外經驗進行試點,考量醫保支付的風險點等。希望後續能先從小範圍做起,進一步探討實現醫保支付創新。”隋賓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