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澄清公告 兩大股東減持 翻倍大牛股終於崩了!
(原標題:跌停!一份澄清公告,兩大股東宣佈減持,“7連板”翻倍大牛股終於崩了)
接連七個漲停,股價幾乎翻倍的彩虹股份今天(12月4日)跌停,截至午間收盤報7.74元/股,跌停板上封單近50萬手。最新市值278億元。
彩虹股份12月3日晚間發佈減持公告,兩個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減持超3%的股權。12月2日晚間,公司還發布了其監事的減持公告。
製圖:每日經濟新聞
要知道,自四年前成爲陝西咸陽市屬企業以來,彩虹股份被指依賴政府補貼,業績增長乏力,僅今年前三季度便虧損16.7億元。
七連板後終於跌停
11月25日起至12月3日,彩虹股份創下七連板,股價由4.42元一路上漲至8.6元,漲幅約95%,創下近3年來新高。
股價如火如荼之際,卻出現一個插曲。
12月1日,五連板後,彩虹股份發佈澄清公告,否認市場所傳聞公司“擁有的OLED、柔性屏、石墨烯手機等熱點話題”。
然而,依舊架不住市場的熱情。次日,開盤再次封在一字板,報收7.82元/股。
收穫七連板後,彩虹股份再追加一份澄清公告——不存在OLED、柔性屏等業務。
此時,高管減持卻已在路上。
12月2日晚間,拿下六連板的彩虹股份公告稱,監事王曉陽擬減持不超過3000股。
如果說這3000股只是“灑灑水”,那麼3日彩虹股份再發布的兩名股東減持公告,可算是“動真格”的了:
芯屏基金計劃半年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7177萬股,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2%。
如意廣電計劃三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3588萬股,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1%。
彩虹股份異軍突起的這幾天,整個面板市場行情也表現不俗。京東方A、TCL科技、東旭光電、深天馬A等龍頭公司,也已走出一波行情。
譬如,TCL科技2日也漲停,股價升至8.01元/股,漲幅超10%,市值突破1100億元。
國海證券研報認爲,從中長期來看,韓國廠商退出LCD將是大勢所趨,面板產業將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價格將繼續保持上漲態勢。
多位證券分析師在11月發佈的報告中也認爲,當前面板需求持續超預期,第四季度面板價格將會保持上漲態勢。
市場炒作一陣風
回頭來看,彩虹股份這幾天漲停的“熱鬧勁”,並非個例。
就在彩虹股份發佈澄清公告的次日,以新型顯示和新材料爲主營業務的凱盛科技,也發佈了一份類似公告,明確提到該公司不具備OLED核心部件和OLED面板的生產能力。
然而,此時該公司股票已拿下兩個漲停,最近三個交易日上漲超22%。
原來,前一陣OLED行業出現利好。華爲自研的OLED驅動IC芯片實現新突破,已經完成流片,不久將可實現量產。
受此影響,OLED板塊現漲停潮。
凱盛科技則主動發佈風險警示,並澄清不具備上述的OLED相關生產能力。3日,該公司股票大幅回落8%以上。
彩虹股份則不同,依然一字板,並已多次登上龍虎榜。
誰在大舉掃貨?
從近幾天的龍虎榜實力買家來看,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證券營業部,可謂是多頭中的實力派。11月30日,該席位買入1.23億元;連續三日累計買入金額高達1.84億元。
其它上榜營業部中,興業證券陝西分公司、東方財富崑山前進西路證券營業部等,也都是這幾天彩虹股份連續漲停背後的實力買家。
不過,有時候個股的“瘋狂”往往是盲目的;再說,漲勢過猛,也會透支股價空間,數不清的散戶已經驗證。
就資本江湖中,已有ST金剛受“重組”話題炒作,股價強勢拉昇後又回落作爲前車之轍,再有七天六漲停,六登龍虎榜的青青稞酒的後車之鑑。
熱鬧歸熱鬧,股價瘋狂之後,一切終歸還是要回到正軌上。
也因此,關注彩虹股份公司的自身發展,纔是根本。
補貼初見成效?
作爲咸陽的市屬企業,它寄託着咸陽打造千億電子信息產業集羣的野望。
2017年,彩虹股份定增引入咸陽金控爲首的地方國資,由央企變爲地方國企。
這一年,咸陽豪擲3.37億元補貼。2018年,補貼擴大到至少6.89億元。而到了2019年,彩虹股份收到咸陽市各類政府補貼資金共20億元。
這讓彩虹股份變爲頗爲“受寵”的陝企之一,同時也讓它背上“依賴政府補貼”的包袱。
衆所周知,面板行業是一個需要砸錢的行業。
彩虹股份定增的募集資金,主要用來增資建設咸陽8.6代相關項目以及合肥8.5代相關項目。這還僅是增資的金額,遠非全部建設投資總額。
圖片來源:彩虹股份官網
不過,咸陽多年的補貼,似乎初顯成效。
今年第三季度,彩虹股份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0萬元,並在11月份宣佈,其自主研發、設計、建成的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完成用戶認證並實現量產。
但是目前依舊面臨鉅額虧損。自2011年以來扣非淨利潤已連續9年虧損,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額也高達16.73億元。
今年11月,彩虹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咸陽彩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計劃以22.65億元,投資第8.6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170K產能擴產技改項目。
這能否成爲其下一個利潤增長點,仍需時間檢驗……
(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投資依據。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