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線城市房價下跌,三四線城市房價卻上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你問,未來哪些城市的房地產有潛力,專家們會清一色地告訴你:一線城市房價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三四線城市房價能保持平穩不跌就非常理想了,在專家們的眼中,三四線城市、小縣城的房子是不保值的,是即將下跌的樓市。

那麼,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近些年來,雖然專家們口口聲聲地喊着三四線、小城市、縣城的房價在下跌,但實際上除了個別城市之外,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依然處於快速上漲趨勢中。而且不少城市的房價漲幅一度領先一二線。

一二線城市大城市房價下跌,三四線小縣城房價卻上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總結起來,有3個方面的原因,也是需要留意的3大問題:

第一、大城市房價泡沫過大,需要時間沉澱,小城市打工人迴流購房。自從1979年之後,全國出現了人口東南流的浪潮,中部城市的人紛紛向東部、南部的沿海城市聚集,一方面爲了打工掙錢、另一方面爲了創業找出路。大量的人口涌入,直接帶動了這些一二線城市住房供不應求,最終引起了房價上漲。

公開數據顯示,在1998年前後,全國平均房價爲2000元/平米,2020年房價平均爲9980元/平米,整體漲幅爲400%。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發展快速的大城市裡,房價更是一天一個樣,在2009年前後,不少在北上廣深的打工人已經在努力地呼喊着“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北上廣房價已經到天花板、誰買房誰是房奴等類似口號。然而現在看來,當時內環2-3萬元的房價僅僅是小巫見大巫,現在已經漲到了7-10萬元的高價。

收入跟不上房價增幅,這是內地年輕人到沿海一二線城市務工多年的直接感受。但人生終歸需要一個落腳的地方,所以“人口迴流、回鄉置業”成爲了近10年響亮的務工流動詞彙。每年的春節前後,都是三四線城市的小熱潮時期,那些在一二線城市打工了1年,懷揣一年的滿滿收入走向家鄉的房地產市場,他們成爲了這些年三四小縣城的購房主力軍。

這樣一來,小縣城市的房地產很可能出現一種短暫性的供需錯配情況,開發商們都把目光和精力投入到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開發,必然會導致小縣城市住房供給不足,但這裡卻成爲了買房資金涌入的區域,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房價就這麼上漲了。

第二、名牌開發商紛紛入駐小縣城市,帶去了高品質樓盤,同樣帶動了房價上漲。購房需求流向何方,那麼住房供給便會向這裡傾斜,這是市場自發調節的結果。面對近些年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事實,除了中小房企和本土房企外,名牌房企也紛紛佈局三四線城市,他們會帶去更先進的住宅設計風格、更高大上的小區設計理念、更高檔的智慧生活小區。這些都讓長期足不出戶的縣城人看到了新奇點。

當然了,更優質的房產、更高大上的小區品質,就意味着更高的市場價格。在過去的10年裡,70%以上線城市的房價上漲牽頭者便是明星房企。一旦他們某個樓盤落成開售,必然會惹得周邊二手房一片躁動景象。原來均價3000元,大房企開發樓盤銷售價格7000元,那麼周邊房產的價格就會隨之上調至7000元,越廉價的房產,價格漲得更快。

第三、小縣城市也存在巨大發展潛力,房地產春江水暖鴨先知。縣城房價的上漲,並不是沒有支撐的“泡沫”,隨着國家經濟格局均衡化推進,世界500強企業已經邁出了一線城市的門檻,在廣闊二三四線城市的土地上,正在孕育大批新產業。呼叫中心、數據中心、鞋服中心、物流中心等都向着偏遠的城市聚攏。一方面縣城具有廉價的土地資源,可以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生產要素成本,另一方面縣城人均工資低,聚集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與縣城“廉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二線的“昂貴”。大城市土地貴、人力資源貴。以前企業們不願意向縣城靠攏,主要因素是交通不便,物流成本昂貴。但是近些年來,高鐵、航空、水運、高速公路基本實現了每個縣城的互通,在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同時,起到了人才相互輸出的串聯作用。所以說,產業纔是縣城房價逆風而漲的支撐點。

話題:你願意在大城市購房,還是回縣城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