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爲榮的鄭和寶船--從傾向浮誇的媒體推波助瀾開始
孫亨利
2005年7月12日至19日北美洲《世界日報》的「上下古今」版上有八天連載的文章,把當時才被人多加了三面帆到九桅十二帆的鄭和寶船,乾脆再說大些,又多加了三根桅杆,改說成有十二道桅杆的平底大沙船。
那年是鄭和下西洋的600週年,在上述這篇大作刋出之前,我曾鑑於鄭和寶船早已被各方宣揚得太大了,投稿該報,說明不論根據史料或自然科學,木造的船不可能有如此大者。但當我久久不見拙文刋出時,發現該報選中了這篇有史以來最誇大鄭和寶船的大作,該報寧取虛誇而不納務實,與我意見相左,想必這就是拙稿被石沉大海的原因了。
長久以來廣爲流傳的鄭和船隊的船隻共有下列五種:
寶船:長44丈4尺 闊18丈 9 道桅馬船:長37丈 闊15丈 8 道桅糧船:長28丈 闊12丈 7 道桅坐船:長24丈 闊9丈4尺 6 道桅戰船:長18丈 闊6丈8尺 5 道桅
若依中國舊時營造業慣用的舊尺來換算,一舊尺等於0.32 公尺(米),鄭和船隊中最大型的寶船級相當於142.1米 (466呎)長、57.6米(189呎)寬;最小型的戰船級也有57.6米(189呎)長、21.8米(71.5呎)寬。
鄭和寶船如果與龍應臺《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筆下第47節巖裡政男(李登輝)於1946年春天從日本抵達基隆港所搭的「又老又舊的美軍貨輪『自由輪』」來比較一下:這種「自由輪」載重量10,856噸、重排水量14,245噸、總長135米(443呎)、寬17.3米(56呎9吋)1946年代剛出廠不久,還不至於成爲「又老又舊」。鄭和寶船比自由輪長7.1米(23呎),寬是自由輪的三倍還多5.7米(18呎8.41吋),也就是說鄭和寶船比左右並排在一起的三艘萬噸級自由輪還要大一圈,真是很不可思議。
二戰時美國爲運補大量戰略物資至大西洋及太平洋上兩個戰區,於1941至1945年間由全美18所大造船廠共建造了同一型號名爲「自由」(Liberty)的萬噸級運輸艦2,710艘,計劃中要建2,751艘,因大戰結束而叫停。中華民國招商局在戰後向美國購得10艘自由輪,當時是中國最王牌的船隊。「又老又舊」是自由輪後來快被報廢時得來的名聲,但在「口述歷史」中卻被用來追述爲早先的摸樣,與事實相去甚遠。
大家都不顧木材的物理性質在材料結構上與鋼鐵大不相同的事實,要造466呎(142米)長的木船根本是違反自然物性的事,猶如用豆腐去做籃子,和《聖經:創世紀》故事裡的「諾亞方舟」一樣,在真實的世界裡是不可能見到的。聖經所記,上帝叫諾亞用木造的方舟,長450呎,寬75呎,鄭和寶船,長466呎,寬189呎比諾亞方舟更長更寬。
不少人以訛傳訛,都說鄭和船隊五種船(寶船、馬船、糧船、坐船、戰船)的資料來源是《明史:兵志》,跟着傳說此話的人恐怕並未查過《明史:兵志》,因爲《明史:兵志》里根本沒有這五種船的任何記載。由於媒體的背書,使大多數手頭無《明史》可查的人信以爲真,不會去設法找《明史》來求證了。本文將在後段說明這五種船另有其來歷,《明史:兵志》祇是被人借名用以增強謠言的可信度而已,現爲便於讀友查考,將《明史:兵志》內有關明代舟船的全部記載摘錄如下:
《明史:兵志》對船的記載
《明史》 卷九十二 志第六十八 兵四〈清理軍伍、訓練、賞功、火器、車船、馬政〉篇中有關「船」的記載如下:
「舟之制,江海各異。太祖於新江口設船四百。永樂初,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二十七,又命江、楚、兩浙及鎮江諸府衛造海風船。濟川衛楊渠獻《槳舟圖》,皆江舟也。」
「海舟以舟山之烏槽爲首。福船耐風濤,且御火。浙之十裝標號軟風、蒼山,亦利追逐。廣東船,鐵慄木爲之,視福船尤巨而堅。其利用者二,可發佛郎機,可擲火球。大福船亦然,能容百人。底尖上闊,首昂尾高,舵樓三重,帆桅二,傍護以板,上設木女牆及砲牀。中爲四層:最下實土石;次寢息所;次左右六門,中置水櫃,揚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臺,穴梯而登,傍設翼板,可憑以戰。矢石火器皆俯發,可順風行。海蒼視福船稍小。開浪船能容三五十人,頭銳,四槳一櫓,其行如飛,不拘風潮順逆。艟橋船(筆者按:其中「橋」字原文爲左舟右喬,我的文字處理系統無此字,康熙字典亦無此字,故在此權宜以橋字代之)視海蒼又小。蒼山船首尾皆闊,帆櫓並用。櫓設船傍近後,每傍五枝,每枝五跳,跳二人,以板閘跳上,露首於外,其制上下三層,下實土石,上爲戰場,中寢處。其張帆下碇,皆在上層。倭舟甚小,一入裡海,大福、海蒼不能入,必用蒼船逐之,衝敵便捷,溫州人稱之謂蒼山鐵也。沙、鷹二船,相胥成用。沙船可接戰,然無翼蔽。鷹船兩端銳,進退如飛。傍釘大茅竹,竹間窗可發銃箭,窗內舷外隱人以蕩槳。先駕此入賊隊,沙船隨進,短兵接戰,無不勝。漁船至小,每舟三人,一執布帆,一執槳,一執鳥嘴銃。隨波上下,可掩賊不備。網梭船,定海、臨海、象山俱有之,形如梭。竹桅布帆,盡容二三人,遇風濤輒舁入山麓,可哨探。蜈蚣船,象形也,能駕佛朗機銃,底尖面闊,兩傍楫數十,行如飛。兩頭船,旋轉在舵,因風四馳,諸船無逾其速。」
以上是《明史:兵志》關於船的全部記載,根據所記,明代最大型的海上戰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闊,首昂尾高,舵樓三重,帆桅二」,比傳說中有九根桅杆,能容上千人的鄭和寶船,小得多。傳說中的鄭和船隊裡最小型的戰船也有五根桅杆,比《明史:兵志》中最大型的戰船還大。
多數人對鄭和超大的寶船都寧可信其有,在此心理下認爲如此纔可發揚中國古代光榮的史蹟,頗可作爲中國人擡頭挺胸的本錢。可是不懂中國帆船的人,祇知大即是強,一味把船說大,卻弄巧成拙把鄭和寶船說成是「平底大沙船」。他們說此話之前總應該先了解一下明朝的沙船是什麼樣的船吧!
從《明史:兵志》所記:「倭舟甚小,一入裡海,大福、海蒼不能入,…沙、鷹二船,相胥成用 。沙船可接戰,然無翼蔽。鷹船兩端銳,進退如飛。傍釘大茅竹,竹間窗可發銃箭,窗內舷外隱人以蕩槳。先駕此入賊隊,沙船隨進,短兵接戰,無不勝。」可見明代海船中的「沙船」並非大船,而是可以航入淺海的中小型戰船。所以若說鄭和寶船是明代的沙船,不啻把寶船說小了。
《明史:兵志》上海船底尖上闊的作用
船舶在水中要靠浮力托起,根據阿基米得原理,浮力的大小等於船體浸在水裡的體積換成同體積水的重量,這也是我們常聽到的「排水量」(船體浸到水中所排開水的量)。以海水每35立方呎重一噸計,若船體排開224,000 立方呎海水,則該船的浮力有就有6,400噸。也就是說船有6,400噸壓在水上,水也有6,400噸託在船下。重量有一個重心,往下拉;浮力也有一個浮力中心,往上拉。重心在下,浮力中心在上,兩心間的連線因相拉的作用,形成一組力矩,此線必隨時保持垂直,若有外力使浮體搖擺,因此使此線傾斜,則必受此兩心相拉之力恢復到原來的垂直狀態。兩心間的距離越大,力矩的臂越長,恢復力也越大;反之,兩心間的距離小,恢復力也小。
若重心與浮力中心接近在同一點上,就如一段圓木的兩心,圓木在水上滾動,無固定的上下;若船的重心移到浮力中心上方,則上面的重心往下拉,下面的浮力中心往上拉,船必翻覆。帆船揚高帆會提高重心,會使重心更接近上面的浮力中心,再加風力將兩心相連之線推斜,便更不利於穩定,調整的法是設法降低船的重心和提高船的浮力中心,使下面的重心與上面的浮力中心之間的距離加大,以抵消揚高帆所產生的不利因素,通常在尖的船艙底部放壓艙石,使重量集中固定在最下層,造成重心下移;再用船體「上闊」的造形使浮力中心趨向上方,這就是《明史:兵志》上所說的海船「底尖上闊」的設計用意。(文長未完,三之一)
●作者孫亨利,電腦程式師,曾在臺灣任教於大學,赴美后從海運船務主管退休,現居加州。個人部落格爲http://sunhenry.blogspot.com/。文章版權爲作者所有,以上言論不代表ETtoday.net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