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博物館迎來遊客迴歸
5月18日,人們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卡皮託林博物館外休息。 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爲“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隨着意大利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寬鬆,意大利大部分地區的博物館和文化場所重新開放,而素有“露天博物館”之稱的羅馬也迎來遊客迴歸。
當天上午,新華社記者在位於羅馬市區的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看到,雖是工作日,展館內卻有不少參觀者,售票處也不乏排隊等候的人羣。遊客中既有成羣結伴的年輕人,也有一些老年人,踱步欣賞着展出的藝術品。
前來參觀的遊客米爾塔告訴記者,再次回到這裡的感覺很奇妙。“就我個人而言,經過一年的間隔再次來到博物館,我既感到陌生,又感覺好像從沒離開過。”從事藝術行業的她表示,雖然疫情期間一直在以其他方式接觸藝術,“但都比不上實實在在地站在藝術品面前”。
5月18日,一名工作人員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卡皮託林博物館內值班。 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疫情封鎖給各大博物館帶來極大考驗,遊客迴歸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對此,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藝術總監侯瀚如告訴記者,與其將疫情看作一個“生存考驗”,不如把它當作一次積極創新的機遇。
“實驗精神是我們展館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因此面對新形勢,我們也在不斷嘗試新的行事方法。疫情閉館期間,我們鼓勵策展團隊和工作人員將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帶到線上,舉辦線上展覽、講座和藏品講解等,並很快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對話網絡。”他說。
“我們從未與世界有這麼廣泛的聯繫。通過線上活動和社交媒體,我們獲得了超過1500萬名線上遊客。這是我們通往世界的一次機遇。”侯瀚如說。
這是5月18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卡皮託林博物館拍攝的一處展廳。 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據他介紹,去年6月,爲慶祝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開館十週年,博物館舉辦了一場“線上馬拉松”對話活動,邀請了約50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策展人、設計師、建築師和評論家等參與線上討論。“我們在線上成功舉辦了這次活動,這種形式甚至更富成效,內容也更加密集。”侯瀚如說。
但他也表示,網絡無法替代現實生活。藝術感知僅通過屏幕來傳遞是不夠的,人們需要當面切實地感受。他一方面希望遊客能儘快迴歸,同時也表示博物館會利用這段時間做好準備,包括對展館硬件環境進行改善、加強對展品的保護等,同時對後疫情時代當代藝術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創新思考和探討。
5月18日,人們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卡皮託林博物館參觀。 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當天,在羅馬市中心的博爾蓋塞博物館門口,剛參觀完博物館的路易莎告訴記者,她這次的參觀體驗與以前不同,有入場體溫檢測、保持安全距離和相對減少的參觀人數等。“但這一切對我來說都不重要。”路易莎說,“博爾蓋塞博物館是我最喜歡的博物館之一,我曾在學校集體參觀中來過這裡。經歷過疫情衝擊後做一些讓生活迴歸正常的事情感覺非常好,再次走進這裡我激動得快哭了。”
這是5月18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卡皮託林博物館拍攝的一處展廳。 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40歲的安東尼奧是一名銀行職員,新冠疫情以來他每週只有一天去辦公室工作,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帝國廣場是他每次上班的必經之地。他告訴記者,能夠走出家門欣賞他所在城市的歷史古蹟,有助於以一種新的方式看待意大利當前面臨的挑戰。
“我們對疫情帶來的一切變化很容易感到沮喪,但當我們走出家門看到這些歷經數千年風霜洗禮的古蹟,我們能深刻體會到,羅馬曾經遭遇過瘟疫、自然災害和戰爭,但這個城市仍然屹立於此,而我們也將戰勝這次疫情。”安東尼奧說。
5月18日,一名男子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卡皮託林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