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民辦初中“剛需”觸底反彈?學位連續5年下跌,報名今年增1296人 雋言教育

日前,廣州民辦初中電腦派位結束,7月17日-21日將進行第一次補錄。今年156所民辦初中總招生計劃34642個,填報志願的人數爲37128人。情理之中的是,學位數量減少1620個延續5年來的收縮態勢;但意料之外的是,報名人數一改過去幾年的“跌跌不休”的頹勢“觸底反彈”,增加1296人。意味着,民辦初中的辦學信心不足,但由於學位需求高峰向初中傳導,民辦初中報名人數反而增加。但是,民辦初中報名人數不可能無限上升,供給和需求必然會形成“平衡點”,選擇民辦教育依然需要謹慎。

學位供給

白雲、黃埔學位減少較多

2024年廣州民辦初中,九年制學校等按本區規定已錄取的計劃17950個,本區招生計劃12012個,跨區招生計劃4680個。

相比2023年,招生學校減少2所,學位減少1620個。

廣州11區民辦初中學位數量從高到低排列分別是:白雲區19所學校提供8446個學位、番禺區30所學校提供6053個學位、花都區19所學校提供4713個學位、增城區26所學校提供4349個學位、天河區24所學校提供4119個學位、海珠區7所學校提供1930個學位、荔灣區12所學校提供1530個學位、從化區4所學校提供1100個學位、黃埔區6所學校提供920個學位、南沙區5所學校提供894個學位、越秀區4所學校提供588個學位。

白雲和番禺區提供的民辦初中學位最多,最少的是越秀區。

相比2023年,荔灣、天河分別減少1所民辦初中,黃埔減少2所民辦初中;增城和花都分別增加1所民辦初中。

全市減少的1620個學位,分別減在哪些區?荔灣減100個、越秀減50個、海珠減180個、天河減111個、白雲減859個、黃埔減444個、南沙減57個、增城減110個。

此外,3個區民辦初中學位有所增加:番禺149個、從化增10個、花都增132。

情理之中:5年來“跌跌不休”

2020年-2024年民辦初中學位數量與報名人數對比:2020年49046人報名競爭47940個學位;2021年48236人競爭46281個學位;2022年,民辦初中學位和報名人數雙雙“斷崖式”下跌,學位少10127個跌至36154個,報名人數少9820人跌至38416人,但依然是報名人數多於學位數量;而2023年,36262個學位、招收35832名學生,多出430個學位,首年出現學位數量大於報名人數;但2024年,報名人數再次反超學位數量,37128人競爭34642個學位。

再分類分析,招生計劃方面,5年來減少了13298個,總體處於下降趨勢。尤其是2022年,“斷崖式”下跌減少10127個,2023年基本持平,今年再減1620個學位。

民辦初中學位數量的穩定減少,在情理之。2020年以來,公民同招、“公參民”脫鉤、義務教育階段壓縮民辦學校等政策密集出臺,極大壓縮了民辦初中的生源空間和生存空間。因此,近5年民辦初中的退出和收縮,是理所當然。

學位需求

意料之外:報名人數止跌上揚

令人意外的是報名人數方面,5年報名人數減少11918人。前幾年報名人數大幅下跌,但今年卻小幅上揚1296人。

具體分析:2021年減少810人,2022年“斷崖式”減少9820人,2023年雖然報名人數依然減少,但降幅收窄,只少了2584人;2024年止跌轉升增1296人。

前幾年報名人數的減少容易理解,源於民辦學校生源優勢不再、沒有公辦民校加持、生存空間壓減等導致家長對民校的前景和信心不足,減少了對民校的選擇。

今年爲何止住跌勢,而且小幅上揚?2024年的觸底反彈,可能是由於市場對初中學位的“剛需”。

2023年之前,廣州一年級新生人數一直處於連年上漲狀態,每年都創下“歷史新高”,2023年達到了27萬的高峰。小學的學生人數高峰必然逐漸向初中傳導,初中學位壓力一年大過一年。2023年的小學學位需求高峰將在2030年轉化爲初中入學需求“高峰”,未來7年初中學位需求都將逐年大幅增加。因此民辦初中的學位需求量也會水漲船高。

選擇民辦仍需謹慎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部門在大力加大對公辦初中學位的供給,而且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的壓減是國家大政方針。因此民辦初中報名人數不可能無限上升,學位供給和需求必然會形成“平衡點”,但這個平衡點在哪裡,還需要繼續觀察事態發展。

對於家長來說,選擇民辦教育仍然需要謹慎。

去年,民辦初中首次出現供大於求——學位數量多於報名人數。民辦初中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拐點”,今年依然延續了家長端更有市場話語權的態勢。

未來幾年初中學位的剛需,可能會讓民辦初中行情向好,但從資本方角度看來,持續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投入可能會趨於保守,因此家長還是要擦亮眼睛、全面考察、慎重考慮,選擇有特色、口碑好、質量高、發展可持續的民校。

對“嫡系”小學生源依賴度上升

從生源類別來看,民辦初中的生源分爲九年制直升、跨區招生、區內報名招生三種。政策規定,九年一貫制學校可以提前錄取部分直升學生,有剩餘招生計劃向社會招生。

今年九年制學校等按本區規定已錄取的計劃爲17950個,佔總招生學位的比例高達51.8%。而2023年這一比例是46.1%,

可見,民辦初中對“嫡系”小學生源的依賴度持續上升,用九年制辦學培養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度”與“忠誠度”。

跨區招生計劃4680,只佔總招生計劃的12.6%,而去年跨區招生比例是15.5%。5年來,各區跨區招生比例不斷縮減,也清楚顯示政府部門對於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的定位,是保障區域內學位供給。

背景鏈接

2020年“公民同招”首年,民辦初中不能掐尖密考、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學校電腦搖號派位。

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門發文要求“公參民”脫鉤——“公參民”學校,要麼轉爲公辦學校,若繼續爲民校,須切割與公立學校在名字、教師、財務、招生、行政、辦學等方面的關係——“名校辦民校”成爲歷史。

2022年,全國多個省市公佈的“規範民辦”文件細則要求:壓減民校在校生佔比,省域範圍控制在5%以下。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空間進一步壓減。

文|記者 蔣雋海報|李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