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富的墜落:曾身價1655億,現退市停牌、官司纏身、破產審查

廣東,一箇中國富豪最多的省份。

這裡是每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夢開始的地方~

見過即將臨盆的孕婦每天早上擠公交......

看完電影,11點,打車路過商務樓還能看見一半的辦公室仍然亮着燈......

有人騎電動車上班突然下雨,因爲害怕遲到扣錢也不敢停下來避雨......

有人被領導當衆指罵也不敢輕易辭職,畢竟房租水電不能斷。

這麼難,也有人願意在這裡繼續打拼下去,因爲這裡“遍地是黃金,處處是機會。”

在廣東一夜暴富是常有的事,瞬間化爲虛有也不足爲奇。

初顯商業頭腦

還記得當年的他嗎?

只用了兩年時間,就登上內地富豪榜榜首,然而不過短短數月,就從富豪榜上消失,再沒出現過。

他就是漢能控股集團老闆——李河君。

李河君,前中國首富,出生於廣東河源農村家庭的他,從小就格外早熟,並且堅信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可以說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的優異。

哪怕是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他還是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並在本校讀研深造。

在那個時代,他的同學都心心念念地想要當上一名工程師,端上“鐵飯碗”時,李河君卻不這樣想。

他從一個貧窮的小村莊一步步進入繁華的北京都市,難道只是爲了過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嗎?

如果不能掙大錢,那這些年的辛苦不是白費了?

滿腦子被賺大錢充斥的李河君,漸漸開始相信讀書無用論,他的聰明勁,就一點點地“跑偏”了。

大二下學期,緊跟時代潮流的他,花幾塊錢僱了20多個同學,在學校門口賣膠捲,不過三天時間,竟然賺了有12多元。

那個時代的錢可比現在值錢太多了,10就可以說是當時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

對於得到一筆“鉅款”的李河君來說,更是堅定了做生意要比讀書賺錢快的想法。

於是剩餘在校的時間,可以說是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賺錢上,什麼來錢快就做什麼,倒騰各種能掙錢的東西,一度到了瘋魔的程度。

他早就把學習拋之腦後,自己也說“那個時候哪有時間看書啊,時間都用到去中關村倒賣東西了。”

到最後,原本能繼續讀研究生的李河君,主動放棄學業,紮根到中關村掙錢去了。

畢業時,李河君也算是小有成就,然而,社會不比學校,李河君折騰了一番後,不但沒賺到錢,反倒是把老底賠了個精光。

走投無路的他不甘心就這麼失敗,無奈之下,李河君找大學時對他青睞有加的老師,借了5萬元的創業資金,再次投入商場廝殺。

這一干就是五年光景,這五年中,李河君嘗試過很多行業,像電子產品、玩具、礦泉水、運輸、礦業等等。只要是能賺錢,李河君就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

可以這麼說,但凡是出現在李河君人生中的每一次機遇,他拼盡全力牢牢把握。終於,時來運轉的他,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千萬。

“千萬富翁”,李河君的野心隨着他的身價大了起來

當時,我國證券市場剛剛起步,很多人都在證券市場上賺了大錢。

但李河君覺得炒股風險太大容易虧損,不願讓自己有朝一日陷入被動的局面,經過到處考察後,他決定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水電站。

無疑,他的決定很正確,當時的李河君回到家鄉花了將近1000萬的資金,收購了一座小型水電站,同時也正式成立華睿投資集團。

那年不過27歲的李河君,鬥志滿滿地踏入了能源行業的大門。

不得不說李河君天生就是賺大錢的人,投資的水電站雖然規模不大,裝機容量也僅僅只有1500千瓦,可卻和當初他設想的幾乎一模一樣,一個小時能發1500度點,光這一天就能帶來近1.5萬的利潤,滿打滿算3年時間絕對回本。回本過後的收益,可不就是李河君當初的“躺賺收益”嘛。

掌握到財富密碼的李河君,立馬行動起來,除了家鄉之外,隨後在浙江、廣東、寧夏等地併購了多個水電站,還因此得了個“中國十大併購人物”的頭銜。

隨着併購水電站的數目增加,李河君的身價嗖嗖嗖往上竄,到2003年,以身價20億上了《新財富》排行榜,23名。

就這樣,李河君可以說是在水電產業,獨孤求敗,一騎絕塵!

狀告發改委

他的暴富並不足以讓他出名,真正讓李河君出名的,是他的勇氣!

敢於狀告發改委的勇氣!

雲南規劃的8座百萬級千瓦水電站,他一口氣簽下牢牢6座,早早簽了合同,然而到了審批環節,負責批項目的發改委卻想要交給國企。

李河君豈會任人擺佈,隨後拿着和雲南省簽訂的合同,就把發改委告上了法庭!

意想不到的是,這一仗李河君不光漂亮,還拿到所有水電站中最好的資源——金安橋水電站。

雖說是個好事,但金安橋水電站前期投資就要200億,而當時李河君的全部身家纔不過20億。考慮之下,李河君覺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這也成爲李河君成功的原因!

他不僅沒有放棄,還爲此變賣手上“正在盈利”的水電站,就這樣東牆補西牆,還經歷了意外叫停(項目工程違反節能減排等一系列環境協議)、資金鍊出問題、以及股東變動等問題,幸運的是,項目最終得以完工。

雖然說期間發生了不少驚心動魄的小插曲,但李河君還是憑藉金安橋水電站帶來的經濟效益,成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千億王國!

整個過程,讓人覺得心驚肉跳!

李河君就像是名賭徒,將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在了金安橋水電站,這份魄力收穫應得的回報。

胡潤榜單顯示,2013年李河君的身家是130億,2014年就達到了1250億,2015年2月3號公佈1655億,成爲中國首富。

這可以說是他有史以來,達到的最高巔峰,哪怕是馬雲和王健林,也只能屈居他之下!

然而大廈倒塌,從來只是!

人生從來都不會按照理想來,一帆風順也只是說說而已。自古以來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在李河君 “封神”的2015年,有一本圖書進入我們眼中。

當時大街小巷,哪怕是對投資不感興趣的人,也都有聽說他的大名,認爲他就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人。

可惜啊,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信心爆棚,認爲自己“無所不能”的李河君,決定要創造一個行業。

到了2011年,李河君把目光放在當時炙手可熱的太陽能光伏產業。

剛開始李河君並不看好太陽能,覺得它又貴又沒有效率,因爲當時水利發電的成本也才8分一度,而光伏的成本竟然高達3塊一度。

然而,李河君從長遠的角度考察,發現光伏成本雖然高,卻也在慢慢下降,一通計算下來,他覺得這塊市場很有潛力,這才放開手腳施展。

當時李河君的身家已經到達了上千億,在不差錢的前提下,決定“要搞就搞高端的”,選擇了薄膜發電這個方向。

這個方向相比當時的多晶硅發電,不僅門檻高,後期的投入也相對巨大,轉換效率低。李河君還是義無反顧地走上這條道路。

經過幾番周折,李河君把漢能光伏產業基地和一家新入股的公司連在一起,用利益的網巧妙編織了起來。就這樣左手倒右手,直接就把一個公司給做大了!

他是怎麼規劃的呢?

仔細研究後不難發現,從公司鉑陽太陽能出來的生產線,直接轉到老家的漢能光伏產業基地,之後漢能薄膜生產出的產品,供應自己家的水電站使用。

整個一自產自銷,根據這完美的關係鏈,漢能集團的業績,始終是名列前茅。

到了2012年年底,已經在香港上市的鉑陽太陽能,正式改名爲“漢能薄膜發電”,漢能集團如李河君所願終於上市了。

2015年3月,漢能集團的市場價值突破了3000億元。

李河君的身價也蹭蹭蹭往上漲,達到了1500億元,可以說是迅速趕超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等人,成爲2015年的中國首富。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李河君的好運戛然而止。

2015年5月,李河君人生的轉折點——漢能股東大會舉行。

股東們前後不過商討了15分鐘左右,漢能集團的股票就突然開始瘋跌,半小時跌了47%。

一個小時後,漢能緊急停牌。

此時,公司已經虧損了將近1440億港元,而李河君的身價,也在這一小時的時間裡暴跌了1000多個億!

股東大會不過纔開了一小時,投資就虧了將近一半。

大家都懵了,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李河君是最先反應過來的,說道:有人做空!過不了多久,股價還會恢復回來。

儘管這樣安慰大家,可李河君臉上的表情卻不容樂觀。

英國《金融時報》發文提出質疑:認爲漢能集團的股價不真實,不僅如此,漢能的股價在一年內暴漲1048%,這樣的漲幅不是不行,但卻需要有相應的業績做支撐。

可光看那來回折騰的關係鏈,又有誰會把其稱之爲成功呢?

2016年,無法接受失敗的李河君又成立了漢能移動能源公司。

他先是推出太陽能汽車,接着漢能牆、漢能瓦、漢能傘等一系列新能源產品一個個接踵而來。

這只不過是李河君的一場。

這場自救,最終也成了泡影。

2019年,一個和往常並沒有什麼區別的年度,對於李河君來說,卻可以說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年。

這一年,漢能薄膜發電在港股市場玩成私有化後,卻並未如李河君的願會“A”。登陸科創板或主板,直接造成的結果是,整個漢能集團陷入了資金鍊吃緊的局面。

到2019年10月時,多家媒體跟蹤報道了漢能持續很久的欠薪風波,有漢能集團的員工告訴記者:

正因爲如此,員工們自發的組織了一場維權活動,然而還是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

甚至在維權活動後,漢能集團還直接開除了參與維權的23名員工,對此次開除時間,漢能集團監察部聲稱這些員工“觸碰和喪失了職業道德底線”。

被開除的員工對着記者大肆吐苦水,由於漢能在外名聲不好等各個原因,導致他們這些即使是想找份新工作,也頗爲不順。

不管員工怎麼折騰,甚至有普通員工鬧到總部天台威脅跳樓,李河君因此多次列爲國家失信人員,可事情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而在2020年2月26日,胡潤髮布了2020年全球富豪榜,在這張排行榜上,再次出現漢能集團李河君的大名。

只不過,他這個富豪已經今非昔比,與巔峰時期的1655億元相比,他的身價直接縮水到300億元,在總榜也處於一個490名這一中等的位置。

看到李河君的事業有所起色,本以爲他能厚積薄發,以另一種成功的形式出現在大衆目光。

2020年7月,漢能移動能源公司突然宣佈破產,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當大家對漢能集團進行破產清算時才發現,這個龐然大物竟然只剩下了一具空殼,內部早已被掏空,可嘆可嘆啊。

李河君,從身家千億首富,再到身陷千億債務困局,他的傳奇經歷,真是應了那句話: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賓客宴,眼看他高樓塌。

在感慨李河君那跌宕起伏的創業經歷的同時,不免會對漢能集團的企業文化的灌溉感到驚歎。

員工要佔用上班的時間來背誦所謂的司訓18條、五大心經、三強三塊等內容。

並且還有所謂的企業文化官來檢查抽背誦。而漢能的內部企業文化紙質版,公司總部的所有人可以說是人手三本,並且所使用的紙張都快趕上企業宣傳冊的那種紙張質量了。

讓人驚歎不已!

李河君之所以能稱之爲傳奇,在於他的成功無法複製也無法借鑑,當然中國每一個“非陽光”富豪的發家史都無法複製。

而每個成功者身上,都有一股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倔勁兒”。

你覺得他不行?他不要“你覺得”,只要“他覺得”。

不行?在他們那是絕對不存在的,不行也得行!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拼命想辦法,或者曲線救國。

在他們那裡,根本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他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但凡他們想做一件事,就必須做成——遇山開山,遇水架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有了這股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倔勁兒”,堅持不懈,不成功,你覺得可能嗎?

可野心歷來都是把雙刃劍,它能夠成就你的同時,也擁有着摧毀你的能力。

李河君享受着那個時代所帶來的紅利,卻依舊不滿足,水電產業達到頂峰,還想要投身光伏行業,這本沒有錯。

可是急功近利,劍走偏鋒的他,爲了躋身於世界首富,竟然敢在香港股票市場涉嫌坐莊,操控自家股票!!!

野心也好,志向也罷,終歸是逐步把自己暴露於聚光燈下,一朝冬窗事發,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