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象數量百年內下降90% 我國爲何不降反增?

人民網北京6月3日電 (記者何淼)近期,雲南省原棲息於西雙版納的15頭亞洲象北上“遠足”引發社會持續廣泛關注。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發佈消息:6月2日21時55分,北遷象羣沿玉溪市紅塔區春和街道老光箐村北側前進,進入昆明市晉寧雙河鄉。

“亞洲象爲何北遷且引發廣泛關注”“中國全球亞洲象保護情況如何”“亞洲象國際保護交流重點問題在哪裡”,圍繞這一系列問題,人民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師範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宏新教授

圖爲2020年8月9日,王宏新教授(左一)團隊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與當地亞洲象監測員一起用無人機監測亞洲象活動受訪者供圖

記者:亞洲象爲何“出圈”北遷且引發廣泛關注?

王宏新:亞洲象是我國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棲息的熱帶雨林所發揮的生態服務功能及價值是極爲重要的。

由於人類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片面森林保護政策、外來物種入侵等原因導致亞洲象食物減少,亞洲象逐漸走出棲息地進入人類活動區域,人象活動空間重疊,人象衝突問題愈發明顯。

此次象羣北遷引發廣泛關注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象羣持續北移,時間長、距離遠。以前也偶爾會有野象(主要是獨象)誤入城市的,這次不同,是羣體進城,而且從小城市一路逛到大城市。

二是經濟社會破壞性。最新數據顯示,象羣一路“肇事”400多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00餘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700多萬元。這些數據還會隨着象羣北遷而不斷刷新。

三是與發生地點有關。雲南所轄三個州(市)是我國野生亞洲象的棲息地,這次公衆聚焦“大象到昆明”,與正在準備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15”)舉辦地重合,因而也倍受關注。

記者:我國亞洲象保護情況如何,開展了哪些國際交流合作

王宏新: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維護生物多樣性是衡量一個國家生態文明的核心尺度。

亞洲象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被列入的瀕危物種,從全球範圍來看,由於非法獵殺、棲息地減少等原因,亞洲象的數量在過去的一百年裡下降了90%。

我國十分重視亞洲象保護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採取有力政策行動推進生物多樣性治理,其結果是在全球亞洲象總量不斷減少的形勢下,中國亞洲象數量逐漸增加,在中國境內的的亞洲象數量從1976年的146頭逐步回升到現今的300頭左右,這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着成效的有力證明。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加入亞洲象專家組會議(AsESM)起,我國就亞洲象生境保護、種羣保護、人象衝突等問題與亞洲象棲息地國家開展起廣泛交流與合作。尤其是近年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自然保護區、亞洲象分佈區的林業與森林公安部門等多層次、多部門都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在亞洲象分佈的南亞東南亞13個國家中,我國與老撾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交流關係和中老跨境聯合保護制度。同時,我國與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也建立了良好關係。

記者:亞洲象國際保護交流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重點是哪些?

王宏新:亞洲象保護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存在一些問題,如交流內容主要是信息共享,合作對象以非政府組織(NGO)爲主,合作行動則集中在社區/村寨層面,省級、地市層面合作還不多。

此外,由於東南亞國家普遍缺少國家層面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我國與除老撾以外的其他國家交流較少,尚未建立正式合作關係。

不過,我們相信這次亞洲象的關注熱度,也會引起COP15參會相關國家的重視,進一步促進亞洲象保護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希望亞洲象保護交流能以COP15召開爲契機,推動構建南亞、東南亞13國亞洲象聯合保護戰略框架,以進一步拓寬亞洲象保護的國際交流範圍、提高交流層次,增強我國在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話語權

針對這一問題,有四個建議:一是建議我國加入《遷徙物種公約》,爲亞洲象掃除遷徙障礙,推動亞洲象活動範圍內各個國家的協同保護,積極推動形成全球共同保護亞洲象的良好國際環境。

二是建議設立亞洲象保護國際基金會,積極吸納各方投入和社會捐助,深入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活動。

三是建議在亞洲象羣會議的基礎上,積極促成南亞、東南亞13國簽署“跨境亞洲象聯合保護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推動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務實合作,能夠達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執行的行動框架。

四是加強與老撾、泰國、緬甸、印度等亞洲象主要分佈國的保護管理工作經驗與學術交流,尤其是結合重新荒野化等國際前沿科學的研究,展開“退地還荒工程”國際合作試點,爲促進跨境象(“國際象”)種羣交流打通跨國生態走廊,積極推動亞洲象棲息地整體質量根本改善。

亞洲象保護是國際廣泛關注的生態問題和政治問題,未來亞洲象保護必將成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名片、負責任大國形象展示的窗口以及野生動物保護國際合作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