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張懷民”火了,網友追捧的友誼是什麼?
這兩天“尋找張懷民”這個梗又重新有了熱度。
這個梗起源於人教版語文課本八年級上冊蘇軾的一篇短文《記承天寺夜遊》,當然,這也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共同記憶。網友產出了各種表情包模仿張懷民被蘇東坡半夜叫醒時的樣子,而使這篇經典文本重新在當下的互聯網中流行起來。
該文開篇第一句便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農曆換算成公曆,就是今年的11月12日,恰好是941週年。“尋找張懷民”紀念日也因此成爲一個梗,每年的此時在網絡中流行。
蘇軾像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的原文,很容易讓人聯想兩位志趣高雅的君子在月下賞月散步的場景。網友用“懷民剛要睡”來解讀“懷民亦未寢”,消解了古文的嚴肅氛圍,也拉近了古代大文豪與當下重讀經典的當代人之間的距離。這麼看來,紀念二人賞月的日子,似乎也順理成章。
稍微瞭解這篇文章成文時的背景便可知,原文中這二人的境遇和心境要複雜得多。張懷民是蘇軾的朋友,二人同樣被貶謫,此時張懷民初到承天寺不久,而此時,已經是蘇軾被貶至黃州的第四年。蘇軾“以己度人”知道被貶的滋味不好受,便在這天邀請張懷民賞月,看似是張懷民被“硬拉”過去的,但多少也帶有一種體諒和開導的情緒。
當然,紀念文學中兩個睡不着的人一起賞月的日子,這屬於玩梗,但從網友這股玩梗情緒中也可一窺經典文本在當代重新流行背後的社會情緒。一條高贊評論是“月色常有,而懷民不常有”,多多少少在這股玩梗風潮背後道出了當代人對於擁有古人那樣珍貴友誼的渴望。
這樣的友誼典範之所以能穿越千年時光喚起當代人的共鳴,是因爲這不僅是一段故事,也是人類情感的永恆主題,更是一種超越時代、境遇和文化的精神象徵。這種友誼所承載的價值和情感,在當代社會依然能找到契合點。
學生們在大學校園裡。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當下互聯網中關於友誼的雞湯和段子繁多,前幾年流行的“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說的是朋友之間因爲小矛盾而關係破裂的場景,該梗的流行也反映了人們對於社交破裂的焦慮。也有不少網友在論壇上交流“這段友誼該不該降級”,這體現的是人們對於社交的困惑,這些梗的流行其實都反映了當代人友誼的脆弱性。
當代社會,人們普遍處於高壓和快節奏的生活狀態,學習、工作、家庭佔據了大量時間,留給社交和維繫友誼的時間越來越少。在有限的時間裡,人們更傾向於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更直接的利益關係中。社交壓力與功利化趨勢讓人際關係更加複雜,以至於純粹的情誼越來越罕見。蘇軾與張懷民這種建立在相似價值觀與共同志趣上的“高質量友誼”屬實是友誼的典範。
說到底,“尋找張懷民”是網友對於理想化的、純粹的人際關係的寄託。在當下,一段“高質量友誼”難得而可貴。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