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的“期車”玩法,程維學不會
作者 / 任婭斐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高手玩鬥地主,就是不管手上爛牌還是好牌,都可以嚇唬忽悠,讓大家信以爲真。
善於此道的許家印近日成就了一個神話,沒有賣出一輛汽車的恆大汽車,竟成爲中國第一大市值車企。按照4月1日收盤價,恆大汽車每股61.5港元,總市值近5900億港元,超過比亞迪近900億港元。
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其微博直接調侃稱“恆大汽車就差汽車了”。
恆大汽車這一輪的暴漲,源於1月24日恆大汽車宣佈引入260億元戰略投資,這是新能源汽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之一,也是恆大汽車第二次引入戰略投資。至今不足三個月,恆大股價已經翻倍。
作爲恆大集團掌門人,許家印一直以來都是習慣燒大錢辦大事。不管是做恆大地產、恆大足球俱樂部,還是恆大冰泉,許家印已經習慣性的以一種近乎野蠻的姿態闖入一個個陌生領域,並且豪立Flag。
“恆大足球俱樂部的目標就是三到五年內拿亞冠冠軍”,“今年100億、明年200億、後年300億”2014年,許家印給當時的恆大冰泉定下死目標,並強調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殺入造車領域後,許家印爲恆大汽車定的目標是,“3-5年成爲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計劃三年內實現50萬-100萬輛的產能建設”。
按照許家印一貫的操盤方式,簡單歸納就是,花最多的錢,找最好的人,提供最優質的資源,快速併購,快速拿地,快速賣車。這種方式曾在恆大地產上獲得成功,許家印要做的,就是把這種模式複製到造車這件事情上。
看起來,汽車簡直是爲恆大量身定製的一條賽道:因爲需要錢、野心和速度,但這還不足以讓它贏。
4月6日, 據《晚點LatePost》報道稱,滴滴也正式啓動了造車項目,不造車,似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線公司。
前有特斯拉,後有蘋果、百度、華爲、小米和滴滴,再加上蔚來、小鵬和理想,這條賽道突然變得擁擠。但是恆大彪悍的打法,能讓這輛車比剛進入的科技公司更快駛下PPT嘛?
“一味追求規模的恆大已經過去了,對今後的恆大來說,利潤的重要性高於規模”。2018年初,在恆大2017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許家印提出,要改變恆大先大後恆的規模論。
此後在短短半年時間,一個多元產業集團構架就落了地,速度一如當年從立項到面世只用了三個月時間的恆大冰泉。
然而,在接近20年的時間裡,恆大一直以規模擴張,產業轉型的模式,在其他版塊多次實驗成功,這種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轉變。從目前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的鋪設來看,許家印一貫延續着房地產式的造車思維:規模擴張、資金爲王。
我們來看恆大造車的幾個重大時間點。
2018年,許家印豪擲67億港元收購賈躍亭創辦的美國電動車初創公司Faraday Future(簡稱FF),而當時FF尚未量產。與賈躍亭決裂後,恆大放棄FF,但未放棄汽車夢。
自2019年開始,恆大一路狂飆。其中,僅在當年6月,廣州和瀋陽的新能源項目簽約儀式上,恆大在5天時間就投資了2800億元,用於建設南北兩大汽車基地。
2020年,恆大更是瘋狂開啓買買買的節奏,先後斥巨資收購電動公司NEVS、動力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國能電動車、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德國汽車動力工程公司hofer、輪轂電機公司荷蘭e-Traction及英國Protean等相關企業。
這一場景似曾相識。
早在2006年,恆大第一次謀求上市時,許家印就開始了瘋狂擴張的戰術:在短短一年多時間,恆大土地儲備極速膨脹了7倍,從600萬平米一躍到4580萬平。
此後,許家印的規模擴張之術,不斷出神入化。
2015年,恆大曾先後公佈了6筆收購事項,中渝置地、華人置業、信合置業旗下的重慶和成都物業、香港萬通大廈、新世界物業,累計金額爲611億元,當時甚至刷新了中國房地產收購最高歷史記錄。其中僅收購新世界的9個項目,就花費了339億元。
一個細節是,當年爲了完成擴張任務,許家印甚至給集團上下開綠燈:“無論一手項目還是二手項目,不要在付款、價格等一些細節方面猶豫,要迅速拿下優質項目,不要等到形勢變化了乾瞪眼。要求簡政放權,權限要下放到地區公司董事長,董事長要把好關,投資中心快速審批,之後直接上報董事局審批。”
到了2016年,恆大收購的腳步還在加速,並先後收購了人和集團哈爾濱4個項目、廊坊發展以及嘉凱城等項目。
雖然,這種高負債的規模擴張之路,一度受到外界質疑,但也正是得益於高負債,恆大集團才快速超越萬科,成爲全球第一大房企。
就像併購中小房企,恆大選擇的項目大多都處在已開發或者正在開發的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縮短了恆大地產的開發週期,加快週轉速度。從恆大先後收購FF、電動公司NEVS、動力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柯尼塞格以及輪轂電機公司等操作來看,恆大這一地產式併購思維,在造車上也再次重現。
一系列佈局之下,許家印的造車之路已經十分清楚:砸重金買入核心技術,找最好的人,快速將技術進行整合,然後再快速賣車。
“我宣佈,恆馳首期六款車同時發佈。”許家印一聲令下,恆馳揭開了神秘面紗。
2020年8月3日,恆大汽車以265天的速度,在上海、廣州兩地一口氣發佈了6款恆馳汽車,產品覆蓋A級到D級各級別車,包括轎車、SUV、MPV三類車型。而對比特斯拉,後者用了17年,才推出了4款車型。
按照恆大的說法,他們通過高舉高打短短兩年,就完成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從0到1”的全過程。有媒體甚至評論:“連豐田大衆這種百年車企,都不敢這麼玩。”
今年3月份,恆大公佈了旗下9款車型售價區間,價格從20萬以下到50萬元以上,而這個價格區間,相當於與BBA、特斯拉、蔚來、別克等車型貼身肉搏,恆大幾乎以一家之力,挑戰了當前整個豪華車市場。如此膽大,怕是連一向任性且狂妄的馬斯克都不敢想象。
目標如此之大,許家印到底會如何賣這些還未生產的車?會不會借用賣期房的方式,賣“期車”?
“期房”,簡單來說就是預售的房子,購房者會先付款給開發商,等房子建好了,購房者再進戶。買新房時,很多人會選擇期房交易,因爲期房比現房便宜10%-20%。一直以來,房地產企業都是採取“高週轉”的開發模式,比如拿地3個月就開盤銷售,4個月就資金回籠,5個月資金再次投資。在商品房預售制的情況下,房地產商基本上只需投入有限的資金,就能運作一個項目。
2013年,恆大召開集團年度大會,制定了“到2020年實現銷售額5500億、土地儲備超過3億平方米、解決就業超過200萬人”的目標。而當時,恆大的銷售額只有923億,距離實現5500億的銷售額目標,無異於天方夜譚。
在此背景下,許家印選擇了一條極爲冒險的道路。恆大通過大規模舉債獲得資金,把舉債獲得的資金,再轉化成土地儲備,然後再把土地儲備快速轉化爲物業,最後通過高週轉將物業回籠爲現金。這就是恆大著名的“三高一低”戰略,即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低成本。
2017年,恆大集團實現年銷售額5010億,土地儲備達到3.12億平方米,總資產17618億,解決就業220多萬人,提前3年實現了2013年初制定的2020年奮鬥目標。
而巧打特價牌的銷售策略,更是許家印多年以來的必殺技。
“恆大全國樓盤75折!”今年2月,恆大集團發佈公告,全國樓盤75折促銷,同時推出秒殺活動,秒殺到恆大房源的買家將在75折基礎上再打93折。公告還稱,恆大2021年的合約銷售目標是7500億,有息負債目標再降1500億。
而在一個月前,恆大剛剛發佈公告,其2020年實現銷售7232.5億元,同比增長20.3%,而有息負債在短短9個月內,就下降了1578億元。
去年3月份,恆大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核心是大幅降低負債,保證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元。爲了完成目標,許家印給出的對策是,瘋狂打折賣房。
這距離其上次7折促銷,不過5個月時間。去年9月,許家印親自主持,連夜召開集團營銷工作會議。並正式下達了九月、十月的目標:“金九銀十”要賣2000億,單月銷售額要衝刺1000億。
不單打折,恆大還玩出了“買樓送車”的新花樣。早在2019年,中國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就表示,恆大在各地借造車項目拿地,是爲了覆蓋建廠投資帶來的虧損。另外他還強調,恆大未來將推出“買樓送車”,以帶動地產銷售,“這是恆大造車的獨有優勢”。
至今一輛車沒賣出去的恆大,計劃2025年實現產銷100萬輛,2035年實現產銷500萬輛。
產銷500萬輛銷量,是什麼概念?就是把市面上所有能看到的上汽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包括五菱、大衆、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等,全部換成恆大汽車。作爲對比,自主品牌老大吉利汽車成立至今,年銷量最高時纔不過200萬輛。
“動作特別大,在汽車圈引起動靜特別大。” 2019年11月,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在廣州召開,一位參加了該活動的人感慨道。
這場峰會來自全球共計206家汽車產業龍頭企業的CEO及高管1100多人出席峰會,加上媒體等,整個發佈會的規模小2千人。會上,恆大一次性與60家汽車零部件巨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些企業包括博世、麥格納、大陸、採埃孚、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
有媒體報道是這樣形容: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影響之廣,堪稱世界汽車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史詩級“聚會”。
許家印出席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
確認多元化戰略後,2019年下半年開始,許家印開始發力新能源汽車,那場發佈會僅僅是發力的表現之一。
從地產到多元化,許家印做事一直有這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發展速度迅猛,從一家區域開發商迅速擴展爲全國性的大型地產開發商;二是地產開發重點在三、四線城市,在全國大量囤積土地,以開發精品房產項目著稱;三是多元化擴張十分迅猛,繼造車之後,恆大集團旗下子公司和相關業務,已高調宣佈進入酒店管理、文化產業、足球等多個領域。
如2007年之後,恆大進入文化產業,先後成立了恆大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恆大影視發行有限公司、恆大院線管理有限公司、恆大文化經濟有限公司、恆大音樂有限公司、恆大動漫產業有限公司。
激進,一直是恆大的底層性格,不論是在房地產領域、恆大足球,還是如今的新能源汽車,許家印一直沒變。
許家印的大手筆,除了敢砸錢買技術,對引進人才的激進,也是一脈相承。恆大組建足球團隊時,許家印花了1.5億請來了世界盃冠軍主教練擔任國足主帥。
在造車這一重要事項上,許家印也絲毫不吝嗇。從研發中心的佈局來看,恆馳目前在全球擁有11大專業研究院,3200多名科研人員,幾乎覆蓋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
其中包括鋰電池之父小澤和典、原韓國SK集團電池研究院院長李浚秀、原美國福特汽車高級技術專家徐性怡、美國通用汽車安全專家伍戰平等不少於20位豪華科研天團。
而在2019年11月,許家印還曾在恆大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上說,“我們造車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經驗,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如今的恆大,要人有人,要技術有技術,但恆大的房地產造車模式,到底能否走通?動力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超曾在離職後,在朋友圈發文稱,恆大的“房地產造車”模式與汽車產業發展規律多有碰撞之處,若不徹底改變行爲方式、造車理念,則很難成功。
“它的問題就是跨界組合,磨合過程長,短時間無法以汽車產業爲核心進行思考”,業內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在所有的牌局中,勝負關鍵往往不在乎你手上有什麼牌,而是對手相信你手上有什麼牌。
作爲鬥地主高手的許家印,當然明白只要還有觀衆在看他的戲,恆大就有希望撐過眼前的困難,等待史無前例的資本海嘯,把它送上另一個臺階。至於下半年能否量產恆馳電動車,那是長期目標,更不用說年產百萬輛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