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廣州總體城市設計 東進南拓向着大海方向
位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南沙再添利好:100公里“廣州最美之路”途經南沙明珠灣區。王荔珏攝
向南
謀劃建設市民親近大江大海的廣州景觀一號公路,連接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和南沙新區。自國際金融城臨江大道起至龍穴島尖,全程100公里,設計時速60公里。將途經番禺化龍、蓮花山板塊以及南沙明珠灣區等板塊。
建100公里“廣州最美之路”
番禺南沙與金融城無縫連接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荔珏)日前,新一輪廣州總體城市設計專項的終期成果通過專家評審,根據最新的城市設計,廣州將塑造依山沿江濱海的、特色鮮明的城市風貌。在南部,將突出濱海新城風貌特色,謀劃建設市民親近大江大海的廣州景觀一號公路,連接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和南沙新區。自國際金融城臨江大道起至龍穴島尖,全程100公里,設計時速60公里。位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南沙因此更受矚目。
廣州景觀一號公路途經70公里濱水岸線、200平方公里桑基魚塘和濱海溼地、4座大跨度地標式跨江橋樑、26處歷史文化點、9個傳統水鄉村落,規劃建成串聯沿途大地景觀、讓市民親近大江大海、向世界展現廣州的最美之路。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何鏡堂指出,廣州要有一些東西能拿到世界上去,“外國人一來就是要看它,這就是城市特色,就像去巴黎就要到埃菲爾鐵塔。”
從該線路的大致走向我們不難發現,其始於廣州東部的金融城,然後沿珠江邊南下,最終直抵龍穴島,此間,將途經番禺的化龍、蓮花山板塊以及南沙的明珠灣區等板塊。可以說,這條“廣州最美之路”的建設,既串起了廣州中心城區的核心金融城,也連接了番禺東部的發展新區,並令南沙的核心區與國際金融城形成無縫連接。業界人士認爲,此條道路的建設,無疑還將促進沿線的濱水板塊建設進一步提速。番禺化龍、蓮花山板塊已有思科等產業進駐帶動,南沙明珠灣區已經成爲南沙的核心居住區之一。伴隨着“廣州最美之路”的規劃出臺,將令南部區域的濱水板塊發展前景再添新的利好。
向東
包括琶洲地區、國際金融城、黃埔臨港經濟區、長洲島在內的59平方公里納入東部沿江發展帶,建設世界級濱水區。
廣州東部沿江發展帶展開規劃
黃埔琶洲擬建世界級濱水區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樑紅舉)近日,廣州東部沿江發展帶規劃諮詢(前期研究)項目展開招標,包括琶洲地區、國際金融城、黃埔臨港經濟區、長洲島在內的59平方公里納入東部沿江發展帶,其面積相當於6個琶洲島。涉及黃埔臨港經濟區、國際金融城、琶洲地區、國際創新城、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長洲島等重點發展功能區,以建設世界級濱水區爲目標。
從東部沿江發展帶的研究範圍看,招標公告要求進行規劃整合,已有的國際金融城、黃埔臨港經濟區、琶洲地區、開發區西區,規劃定位以金融、航運、現代服務、會展博覽、創新產業等爲主。東部沿江發展帶中江心島長洲島,將定位爲“珠江國際慢島”,未來重點發展文化教育、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時尚創意等。
向南
連接大學城與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南岸起步區的主要通道——金光東隧道已動工,起點位於新造鎮金光大道與興業大道路口以北,沿金光東大道向北,至華工南路路口接大學城外環路。最近,廣州國際創新城將新推111公頃高等院校用地和36公頃商業商務兼二類居住用地。
國際科技創新城金光東隧道動工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樑紅舉)10月13日,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金光東隧道工程動工,這個隧道工程是連接珠江兩岸大學城與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南岸起步區的主要通道。總投資約22億元的金光東隧道,起點位於新造鎮金光大道與興業大道路口以北380米,沿金光東大道向北,至華工南路路口接大學城外環路,計劃於2020年12月底前竣工。
記者在現場看到,金光東隧道起點就在新造思科智慧城的南面,附近暨南大學、廣州醫學院已經進駐,華南理工大學也在建設中,這標誌着在不久的將來,“智核”廣州大學城和廣州南部創新樞紐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將通過這條隧道無縫銜接。
在大學城工作的陳老師告訴記者:“由於生活配套不太完善,很多老師都住在島外。”他自己住在華南碧桂園,有同事住在廣州雅居樂和錦繡香江花園,“近兩年,在亞運城買房的老師也很多。”在大學城某樓盤居住的廣工黃老師則說:“每週去市區,只能走官洲隧道經過科韻路,或者經過南沙快速上華快,交通不太方便。”思科智慧城的一家企業高管馮先生告訴記者:“如果金光東隧道開通,華南板塊和大學城的業主出市區就方便很多。”
10月25日,廣州市國土資源規劃委員會掛出廣州國際創新城BB0204、BB0301、BB0302三塊地的最新規劃,規劃顯示,廣州國際創新城將新增111公頃高等院校用地和36公頃商業商務兼二類居住用地。從國際創新城最新的規劃中可以看出,此次規劃地塊有三部分,位於廣州國際創新城西南部、市新路東側和廣明高速路北側,就在思科智慧城的南邊。記者在現場看到,思科智慧城的建設已全面啓動。廣州國際創新城南岸起步區的定位從原來規劃的大學城延伸區變成了“廣州思科智慧城”;規劃人口從原來的9000人增加到2.5萬人,地塊內的總建築面積增加58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