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建治管”並進探索科技創新賦綠新路徑

今年,新泰市以改善生態環境環境質量爲核心,堅持“建、治、管”並舉,因地制宜、標本兼治,系統施策,探索科技創新賦綠新路徑,爲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在“建”字上出實招,牢牢守住環境安全底線。一是督查整改能力建設。建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重點任務現場覈查督導推進機制,圍繞各級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信訪、日常檢查等方面問題,梳理建立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突出問題清單,開展現場覈查督導、跟蹤調度工作。同時,適時組織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堅決防止已整改的問題死灰復燃。二是推進環境分區管控建設。按照《泰安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要求,將新泰市環境管控單元劃定爲:8個優先保護單元(主要是自然保護區、水源地、地質公園等)、7個重點管控單元(主要是工業園區和工業集聚區等)、一般控制單元13個(除優先保護和重點控制單元以外的其他區域)。三是推進創新重點項目建設。圍繞強化能源結構協同、產業結構協同、運輸結構協同、生態環境協同等生態環境重點領域,謀劃儲備推進重大項目19個。重點推進6大領域項目建設:大氣污染防控工程(包括:大氣治理環保設備、NOx、VOCs綜合整治工程),投資5.8億元;水生態環境提升重點工程(包括:鄉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規改造、雨污改造、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總投資25.5億元;國家儲備林資源循環發展項目,總投資21億元;新能源利用項目,投資10億元;節能降耗示範區項目,總投資5億元;光伏發電、儲能、微電網項目,總投資6.7億元。

在“治”字上注成效,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一是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開展臭氧污染防治,檢查4家有機化工企業、31家加油站,對羊流起重機產業集羣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已檢查涉噴塗起重機企業8家,發現問題14個,立案調查11起。組織有關起重機行業企業學習考察水性漆項目、召開座談會,加大低揮發性原輔材料替代宣傳力度,現已完成28家企業原輔材料替代。二是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開展河道和入河排污口大排查,以人工徒步巡查爲主的方式,對柴汶河及各主要支流逐一排查,共排查問題96條,其中,30條爲入河排污口問題,66條爲河湖“四亂”問題,排查問題逐一移交相關責任單位進行整改。三是全力打好“淨土保衛戰”。動態更新2024年11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狠抓土壤污染防治,督促監管單位依法向社會公開自行檢測數據,完成43個“一住兩公”地塊調查,全部納入“山東省土壤環境管理信息服務平臺”。嚴格把關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

在“管”字上建長效,不斷鞏固工作成效。一是強化污染防治執法監管力度。對存在的違法行爲依法依規予以查處,保持嚴厲打擊惡意環境違法行爲的高壓態勢。嚴格落實信訪查處期限,提高信訪查處質量,降低重複訪頻次。2024年以來,共使用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智慧監管系統檢查企業432家,填報污染源現場檢查記錄表130份,立案處罰42件,收繳罰款232萬元。二是打造“線上+線下”協同管理模式。積極推動建設安裝智能用電監控設施,推行“非現場”執法方式,提升環境監管效能,截至目前,新泰市環保用電自動監控系統已接入企業284家,共計安裝監測點位990個。三是推行包容審慎柔性執法。遵循包容審慎原則,對11種情節輕微、危害不大並及時改正的輕微違法行爲,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給予企業更多的容錯糾錯空間,今年已累計辦理不予處罰案件17起。努力做到變執法爲服務、變監管爲指導,以優質的執法服務,護航企業綠色發展。

(大衆新聞記者 劉濤 通訊員 伊馨)

(大衆日報及所屬“大衆新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文字投稿務必配上照片、短視頻,請投大衆日報泰安記者站電子郵箱dzrbta@126.com,熱線電話:05388011909。來稿請務必註明作者、手機,以便進一步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