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專欄 | 這個世界,分心和渙散纔是吃苦
編者按:
巴黎奧運在即,衆多體育明星成爲大熱討論對象。
而當我們觀察運動員,總會發現他們身上的共同特質,那就是數十年如一日,在同一個領域、把同一種訓練做上成千上萬遍。
對於運動員來說,訓練本身就是意義。在反覆訓練後,「熟稔」和「專業」方能從「枯燥」中出現,擁有「庖丁解牛」的最終震撼。
多少日的訓練,只爲了賽場上發號槍響後的勢如破竹。頂尖的田徑運動員,在衝出去的那一刻,確乎是近似於「神」的。因爲那一瞬,凝結着他此前生命所有的專注。
這也造就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體育的賽場之上永遠不存在「拖延」,只存在「搶跑」。因爲反覆的訓練和極度的專注之下,人會生髮出一種超強的能量。待機會到來,便能噴薄而出。
人生的賽場亦是如此。
當你反覆訓練、當你極度專注,你方能感受到什麼叫做宛若離弦之箭的「行動力」。
而這樣的訓練,正是瀟灑姐二十多年來所一直研究、踐行的。在剛過去的這周,瀟灑姐不僅繼續在爲同學們示範如何進行每日的高質量輸出,還針對「拖延症」進行了深度的拆解。
本週瀟灑專欄,就爲你帶來瀟灑姐的最新創作,有關拖延症主題的第三篇至第五篇。
願你有所啓迪、願你能獲得更多勇氣,就從今天起對拖延症「趁早遠離」。
《給腦子多吃點好的》
王瀟
之前我講拖延症,幾乎每次都提到前額葉,還會提到前額葉這部分腦子掌管着計劃、自控、專注等等能力。壞消失是前額葉的發達程度每個人天生有區別,好消息是前額葉像肌肉一樣,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從弱到強加以訓練。
但是這個比喻其實不好,因爲大家一聽好傢伙,練前額葉竟然跟健身一樣,那豈不是更可怕了;本來健身就累就苦,就是少數人才能做到常乾的事;本來健身就沒做成,結果前額葉訓練還跟健身一樣,那是不是從身材到前額葉還都不行了?
其實還可以這麼說,但凡一個人正在把渴望達成的事規劃了一番並開始落實,就是在調動前額葉,這類事不是非健身和學習工作不可,這類事實際上非常廣泛。每個人只要有這樣的事並且花費功夫希望去贏得,也都是在無意中鍛鍊着前額葉。或者說,有事要辦的人只要豎立了目標,正在想辦法達成的路上,他的大腦前額葉都在塑造當中。不管幹什麼,凝神專注都是在增強大腦,反過來,分心和渙散都會吃苦。
如果說腦子有食物,如果說我們每天都在飼養自己的腦子,那麼深度持久地做一件事,都是在用自產的優質多巴胺和其他神經遞質循環滋補。
從這個立場出發,去理解滋養腦子的世界,其實就要是給我們的腦子少吃廉價多巴胺,多吃高檔多巴胺。這樣進行每天每件事,就可以稍微想想,此刻自己正在如何餵養自己的腦子。專心致志的生活就是在給腦子吃高檔多巴胺,那麼吃高檔多巴胺絕對不等於吃苦,等於吃點好的。
再強調一遍,真心的,這個世界,分心和渙散纔是吃苦。
《舒適區的拖延》
王瀟
有一種拖延,類似於重要不緊急的拖延,很多人在描述的時候會形容成是落在舒適區的拖延。
好比A說“我有一天一定會寫一本書”,這件事對A在人生體驗上和意義上很重要,重要到寫進了遺願清單。但五年又十年過去了,A並沒有開始寫這本書。因爲對A來說,這件事始終是落在“未來”的,如果找原因,可能是時間和準備工作都還匱乏,總之都不足以召喚這個未來的到來。但A會在某天驚覺,十年前那個期許從未開始兌現,再次準備着手,環境時機和當年的心氣已經過去了,於是A想着已經這麼晚了要不就算了,後來漸漸地就真算了。十年的拖延變成了畢生的從未啓動,這本書成了A白髮蒼蒼的遺憾。
像這樣的事,如果做到了是個重要的人生躍升和體驗圓滿,但不做又不影響當下的生活質量,到底是不是要改善的拖延呢?
這還要回到一箇舊討論上:要不要離開舒適區,到底什麼是舒適區?如果人在一個地方已經不能體驗到發展、進化和改變,這個地方能不能算作舒適?然後才能回答,爲了離開這裡,是不是要做些改變?如果遲遲沒做這些改變,我是不是正在拖延?
要我說,一旦出現了“我要不要離開舒適區“的念頭,就說明這個地方一定是哪裡已經不舒適了。真舒適的地方,是又有現在又有未來,因爲人性天然要朝向希望。一旦閃現過離開舒適區的念頭,就意味着有契機出現,人可以開始做面向未來的事情;也只有展開這樣的行動,才能解除舒適區的焦慮,給自己正在走向未來的暗示。
結論就是,若隱若現的走出舒適區的困惑,需要有正在走出的動作去匹配,做不同以往的事,改變秩序,尤其啓動那些重大而不緊急的項目,讓未來的事件現在就到來。
如果你有困守在舒適區的不適感,但你依然沒有啓動那個未來中的行動,是的,你就是在拖延。
《開始的時機》
王瀟
對於有挑戰的事,就不存在完全準備好的時候。真的完全準備好了,就說明這事沒難度,完全勝任,也就不存在什麼進階、升級、躍遷、跨越,只能算在原地重複。沒做新事,就無法變成一個新人,也不能驗證具備了新能力,腦子裡想過再多也等於沒想,世間種種,論跡不論心。
但往往越是精細準備,就越難開始。尤其當人處在收集信息的路上,觸及大量前輩大神的信息,很可能會越研究越慌,越學習越絕望——前人都探索到這個份兒上了,難道還缺我這點兒蒼白淺顯的東西嗎?於是自卑感油然而生,心力陡然下降,這是完美主義拖延症患者的典型歷程。
人一定是動態成長的,越高密度吸收學習,就越體會到自己的不足,於是謙虛下來,決定再積累積累再開始,這邏輯本身沒毛病,但結果就會讓人一直不敢開始。想要一個超能力大結果,於是就失去了呈現階段性小結果的機會。但對個人的成長來說,階段性小結果本來極具價值。
也許就算你做了,你的這點東西也會迅速淹沒在廣袤的世界裡;也許世界從來不缺你這點東西,但是在你唯一一次的生命中,你本來可以記取下這段道路,寫上你的名字。其實世界是慷慨的,只要你願意,隨便你結出新的果實;別人已經在做了又怎樣呢?果實人人都可以結,別人的收穫也不是你的失去。
爲了避免完美主義拖延,我每段寫作期間,是一定要忍住收集信息和繼續學習的,我想好了,這十萬字期間,我知道什麼,懂得多少,就交代給這個階段的自己;反正無論怎麼寫都是有限的,那就讓它好歹是有限而真誠的。世界上不缺我這本書,但我自己缺我這本書。對全世界來說我這點破事很渺小,但對我自己來說,它們就是體驗的全部。
當一件事開始,它不會爲完美而開始,是爲還能擁有開始的衝動而開始;當你還能坐下來,深吸一口氣,如同縱身一跳。這裡面沒有什麼完美,只有激盪的生命力。